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364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在沿水平方向层叠层压型单电池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层压型单电池在与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偏移。电池组(1)具备:多个层压型单电池(21),它们在水平方向中的第一方向上层叠;以及电池壳体(3)。各层压型单电池(21)包括单电池主体部(211);以及单电池端子(212),其从单电池主体部(211)沿着水平方向中的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电池壳体(3)具有在第二方向上与单电池端子(212)相对配置的框架部件(33、34、35)。在单电池端子(212)的上方和下方中的至少一方的空间、且在单电池主体部(211)与框架部件(33、34、35)之间配置有止动部件(7)。配置有止动部件(7)。配置有止动部件(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搭载于电动车辆等的电池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为了能够确保更多的人获取适合自身状况、可靠、可持续且先进的能源,正在积极地进行对能源的效率化有贡献的二次电池的研究开发。
[0003]作为二次电池,已知有层压型单电池、方形单电池。例如,在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电池组中,层叠有多个层压型单电池。多个层压型单电池容纳于壳体而被模块化。另外,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电池组中,层叠有多个方形单电池。多个方形单电池被一对端板和连接该一对端板的连接杆在水平方向上包围而模块化。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59088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

138268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9/0391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0]为了节省空间,考虑不将多个电池模块化而将多个单电池层叠于电池组。在将多个单电池固定于电池组时,在将多个单电池模块化的情况下,如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那样利用螺栓等将电池模块固定于电池组即可,但在不将多个单电池模块化的情况下,需要将多个单电池以别的方式固定于电池组。
[0011]在不将多个单电池模块化而将多个电池层叠的情况下,仅通过在层叠方向上进行约束则在与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也称为层叠正交方向)上不作用约束力,存在各单电池在层叠正交方向上偏移的风险。特别是在将多个层压型单电池沿水平方向层叠的情况下,由于各层压型单电池薄且轻,因此容易引起向层叠正交方向的偏移。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在将层压型单电池沿水平方向层叠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层压型单电池在与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偏移。而且,进而有助于能源的效率化。
[0013]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4]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电池组,其具备:
[0015]多个层压型单电池,它们在水平方向中的第一方向上层叠;以及
[0016]电池壳体,其容纳所述多个层压型单电池,其中,
[0017]各层压型单电池包括:
[0018]单电池主体部;以及
[0019]单电池端子,其从所述单电池主体部沿着所述水平方向中的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且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单电池主体部短,
[0020]所述电池壳体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单电池端子相对配置的框架部件,
[0021]在所述单电池端子的上方和下方中的至少一方的空间、且在所述单电池主体部与所述框架部件之间配置有止动部件。
[0022]专利技术效果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将层压型单电池沿水平方向层叠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层压型单电池在与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偏移。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示出电池组1的内部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0025]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电池组1的电流动的概略俯视图。
[0026]图3是层压型单电池21的立体图。
[0027]图4是层叠的多个层压型单电池21的立体图。
[0028]图5是示出单电池端子212与单电池间连接部件4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9]图6是示出在多个层压型单电池21上安装了止动部件7的状态的立体图。
[0030]图7是示出配置在中间横框架35附近的止动部件7的立体图。
[0031]图8是止动部件7的立体图。
[0032]图9是示出配置在中间横框架35附近的止动部件7的局部俯视图。
[0033]图10是图9的A

A剖视图。
[0034]图11是将变形例的止动部件7配置在中间横框架35附近时的与图10对应的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 电池组
[0037]21 层压型单电池
[0038]211 单电池主体部
[0039]212 单电池端子
[0040]3 电池壳体
[0041]33 前框架(框架部件、电池壳体的侧壁部)
[0042]34 后框架(框架部件、电池壳体的侧壁部)
[0043]35 中间横框架(框架部件、横梁)
[0044]4 单电池间连接部件(导电连接部件)
[0045]41 开口部
[0046]7 止动部件
[0047]71 抵接部
[0048]711 上侧抵接部
[0049]712 下侧抵接部
[0050]72 连结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以下,参照图1~图10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是沿附图标记的方向观察的,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简化说明,方便起见,设定前后、左右、上下,
在附图中将前方表示为Fr,将后方表示为Rr,将左方表示为L,将右方表示为R,将上方表示为U,将下方表示为D。
[0052](电池组)
[0053]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构成为具备沿水平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右方向)层叠的多个层压型单电池21和容纳多个层压型单电池21的电池壳体3,并配置于例如车辆(未图示)的底板下(地板的下方)。
[0054]层压型单电池21例如是固态电池。如图3所示,由固态电池构成的层压型单电池21具有连结有正极极耳21a的正极、连结有负极极耳21b的负极、配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固态电解质、以及容纳它们的层压膜21c,通过经由固态电解质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锂离子的授受来充电和放电。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也将层压型单电池21中的设置于正极极耳21a与负极极耳21b之间的部分称为单电池主体部211。另外,在不区分正极极耳21a和负极极耳21b的情况下,也将其统称为单电池端子212。
[0055]作为固态电解质,只要具有锂离子传导性和绝缘性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通常用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材料。可以是例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含锂盐等无机固态电解质、聚环氧乙烷等聚合物系固态电解质、包含含锂盐或锂离子传导性的离子液体的凝胶系固态电解质等。作为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例如粒子状。
[0056]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层压型单电池21被分割为多个单电池组2A~2D。例如,分割为配置于电池壳体3的左侧后部的第一单电池组2A、配置于电池壳体3的左侧前部的第二单电池组2B、配置于电池壳体3的右侧前部的第三单电池组2C、以及配置于电池壳体3的右侧后部的第四单电池组2D。多个单电池组2A~2D在水平方向上隔着规定的间隔分离地配置。
[0057]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各单电池组2A~2D中,多个层压型单电池21在多个层压型单电池21层叠的方向(以下,也称为层叠方向)上被捆扎带等约束手段约束。由此,限制了多个层压型单电池21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其具备:多个层压型单电池,它们在水平方向中的第一方向上层叠;以及电池壳体,其容纳所述多个层压型单电池,其中,各层压型单电池包括:单电池主体部;以及单电池端子,其从所述单电池主体部沿着所述水平方向中的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且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单电池主体部短,所述电池壳体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单电池端子相对配置的框架部件,在所述单电池端子的上方和下方中的至少一方的空间、且在所述单电池主体部与所述框架部件之间配置有止动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框架部件是所述电池壳体的侧壁部、或者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内部的横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止动部件具有绝缘性。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电池组还具备:将所述多个层压型单电池相互电连接的板状的导电连接部件,所述止动部件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配置在所述空间、且在所述单电池主体部与所述框架部件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本英树武富春美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