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式多车型切换驾驶室总成测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27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式多车型切换驾驶室总成测量支架,包括底座、支座滑轨机构、升降机构、压紧机构、定位机构及控制机构,底座上端设有支座滑轨机构及控制机构,支座滑轨机构设有升降机构及压紧机构,升降机构上端设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基准面及定位基准销,升降机构上端设有定位基准面,定位基准面上端设有定位基准销;支座滑轨机构、升降机构及压紧机构与控制机构控制连接。通过定位机构对实现驾驶室总成进行定位,通过升降机构使驾驶室总成升降,通过支座滑轨机构进行调整并通过滑轨限位机构对支座滑轨机构进行限位,从而实现对不同长度、不同宽度多款驾驶室总成内、外和底部尺寸特征的三坐标测量。外和底部尺寸特征的三坐标测量。外和底部尺寸特征的三坐标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式多车型切换驾驶室总成测量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式多车型切换驾驶室总成测量支架。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国内各大商用重型卡车企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为保证其市场竞争力,均加快新一代车型产品的开发,为了满足不同细分市场,需要开发长/短/宽/窄款等多种驾驶室,不同尺寸的多款驾驶室需要同时开发多个测量支架进行尺寸特征的检测,开发费用高,存放面积过大。同时驾驶室底部需要安装驾驶室悬置、举升支架等零部件,对安装孔及面等尺寸特征精度要求较高,而一般的测量支架由于下部空间较小,三坐标无法测量,无法及时获取驾驶室底部的精准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一种升降式多车型切换驾驶室总成测量支架,通过定位机构对驾驶室总成进行定位,通过升降机构使驾驶室总成升降,通过支座滑轨机构进行调整并通过滑轨限位机构对支座滑轨机构进行限位,从而实现对不同长度、不同宽度多款驾驶室总成内、外和底部尺寸特征的三坐标测量。
[0004]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升降式多车型切换驾驶室总成测量支架,包括底座、支座滑轨机构、升降机构、压紧机构、定位机构及控制机构,底座上端设有所述支座滑轨机构及控制机构,所述支座滑轨机构设有所述升降机构及压紧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端设有所述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基准面及定位基准销,所述升降机构上端设有所述定位基准面,所述定位基准面上端设有所述定位基准销;所述支座滑轨机构、升降机构及压紧机构与所述控制机构控制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支座滑轨机构为6组;所述支座滑轨机构包括滑轨安装板、滑轨、滑轨气缸及升降机构支架;所述滑轨为两组,两组所述滑轨及滑轨气缸设于所述滑轨安装板上端,且所述滑轨气缸位于两组所述滑轨之间,所述滑轨安装板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滑轨均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上端设有所述升降机构支架,所述升降机构支架设有所述升降机构及压紧机构;所述滑轨气缸设有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板下端连接;所述升降机构支架上端与所述升降机构及压紧机构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滑轨安装板还设有滑轨限位机构;所述滑轨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气缸、缓冲器及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一侧设有所述缓冲器,所述限位块上端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气缸通过安装座与所述滑轨安装板连接;所述限位气缸设有的动力输出端设有限位压头,所述限位压头设有与所述限位孔配合的限位销安装孔,所述限位销安装孔内设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穿过所述限位销安装孔及限位孔,用于对所述支座滑轨机构进行限位。
[0008]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为升降气缸,所述压紧机构为压紧气缸,所述升降气缸及所
述压紧气缸分别与所述升降机构支架连接;所述升降气缸设有的动力输出端设有定位机构安装板,所述定位机构安装板设有升降机构限位块及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通过L型安装板与所述定位机构安装板连接,所述L型安装板上端设有所述定位基准面,所述定位基准面上端设有所述定位基准销;所述压紧机构动力输出端设有压紧支架,所述压紧支架设有压紧块,且所述压紧块位于所述定位基准面上方。
[0009]优选的,所述底座为235钢,所述底座上端拐角处还设有吊环。
[0010]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盒、气源箱、阀岛箱,所述气源箱通过所述阀岛箱与所述控制盒连接;所述支座滑轨机构、升降机构、滑轨限位机构及压紧机构分别通过气管与所述阀岛箱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2]将待测量驾驶室总成放置在定位机构,通过定位基准面及定位基准销进行定位,通过控制机构对支座滑轨机构、升降机构及压紧机构进行控制动作,使待测量驾驶室总成实现多方向移动,并通过压紧机构进行压紧,从而实现一套测量支架完成不同长度、不同宽度多款驾驶室总成内、外和底部尺寸特征的三坐标测量,减少了测量支架数量,降低了开发费用,解决驾驶室总成底部尺寸特征无法检测的问题,提升驾驶室的检测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升降机构及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滑轨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注
[0017]100、底座;101、吊环;103、控制盒;104、气源箱;105、阀岛箱;200、支座滑轨机构;201、滑轨安装板;202、滑轨;203、滑轨气缸;204、升降机构支架;205、连接板;210、滑轨限位机构;211、限位气缸;212、缓冲器;213、限位块;214、安装座;215、限位压头;300、升降机构;301、定位机构安装板;302、升降机构限位块;400、压紧机构;401、压紧支架;402、压紧块;500、定位机构;501、定位基准面;502、定位基准销;503、L型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

图3所述,一种升降式多车型切换驾驶室总成测量支架,包括底座100、支座滑轨机构200、升降机构300、压紧机构400、定位机构500及控制机构,底座100上端设有支座滑轨机构200及控制机构,支座滑轨机构200设有升降机构300及压紧机构400,升降机构300上端设有定位机构500;定位机构500包括定位基准面501及定位基准销502,升降机构300上端设有定位基准面501,定位基准面501上端设有定位基准销502;支座滑轨机构200、升降机构300及压紧机构400与控制机构控制连接。将待测量驾驶室总成放置在定位机构500,通过定位基准面501及定位基准销502进行定位,通过控制机构对支座滑轨机构200、升降机构300及压紧机构400进行控制动作,使升降机构300可进行上下动作,实现待测量驾驶室总成底部特征的尺寸测量;支座滑轨机构200可进行左右动作,使待测量驾驶室总成实现多方向移动,并通过压紧机构400进行压紧,实现不同长度及不同宽度的驾驶室总成内、外部尺寸的测量;减少了测量支架数量,降低了开发费用,解决驾驶室总成底部尺寸特征无法检测的
问题,提升驾驶室的检测质量和效率。
[0019]支座滑轨机构200为6组;所述支座滑轨机构200包括滑轨安装板201、滑轨202、滑轨气缸203及升降机构支架204;滑轨202为两组,两组滑轨202及滑轨气缸203设于滑轨安装板201上端,且滑轨气缸203位于两组滑轨202之间,滑轨安装板201与底座100固定连接;两组滑轨202均设有滑块,滑块与连接板205连接;连接板205上端设有升降机构支架204,升降机构支架204设有升降机构300及压紧机构400;滑轨气缸203设有的动力输出端与连接板205下端连接;升降机构支架204上端与升降机构300及压紧机构400连接。通过滑轨气缸203推动滑轨202设有的滑块动作,继而带动连接板205动作,使升降机构支架204随之动作,进而使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式多车型切换驾驶室总成测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支座滑轨机构(200)、升降机构(300)、压紧机构(400)、定位机构(500)及控制机构,所述底座(100)上端设有所述支座滑轨机构(200)及控制机构,所述支座滑轨机构(200)设有所述升降机构(300)及压紧机构(400),所述升降机构(300)上端设有所述定位机构(500);所述定位机构(500)包括定位基准面(501)及定位基准销(502),所述升降机构(300)上端设有所述定位基准面(501),所述定位基准面(501)上端设有所述定位基准销(502);所述支座滑轨机构(200)、升降机构(300)及压紧机构(400)与所述控制机构控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多车型切换驾驶室总成测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滑轨机构(200)为6组;所述支座滑轨机构(200)包括滑轨安装板(201)、滑轨(202)、滑轨气缸(203)及升降机构支架(204);所述滑轨(202)为两组,两组所述滑轨(202)及滑轨气缸(203)设于所述滑轨安装板(201)上端,且所述滑轨气缸(203)位于两组所述滑轨(202)之间,所述滑轨安装板(201)与所述底座(100)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滑轨(202)均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连接板(205)连接;所述连接板(205)上端设有所述升降机构支架(204),所述升降机构支架(204)设有所述升降机构(300)及压紧机构(400);所述滑轨气缸(203)设有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板(205)下端连接;所述升降机构支架(204)上端与所述升降机构(300)及压紧机构(40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式多车型切换驾驶室总成测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安装板(201)还设有滑轨限位机构(210);所述滑轨限位机构(210)包括限位气缸(211)、缓冲器(212)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刚张文博李军正王亮李运成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