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填土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184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杂填土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其包括插入基坑边坡的多排花管和覆盖于边坡表面并与花管经混凝土连接的支护网,异排花管之间交错间隔布置呈梅花形,同排花管之间经水平向连接杆连接,异排花管之间经纵向连接杆连接,花管内部填充固结物,花管上开有供固结物溢出的孔洞,支护网上喷盖有混凝土挂网喷浆面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杂填土基坑边坡支护结构,施工简单,支护效果显著。支护效果显著。支护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杂填土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杂填土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城市建筑物密度越来越大,同时伴随着城市中心老旧建筑物的拆迁改造、重建等活动,建筑施工中经常遇到各种复杂的施工环境及地质条件,各种复杂环境下深基坑的支护难度也逐渐加大。
[0003]当工程遇到土质松散,渗透性较大的杂填土回填层,开挖过程中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加固或者支护措施极易出现涌水、边坡失稳、坍塌等问题,对邻近的建筑物构成安全隐患。目前,基坑边坡加固技术已相对成熟,但是,传统的支护结构施工周期长,工艺复杂且成本较高。传统的杂填土基坑边坡支护形式常采用搅拌桩、连续墙等刚度较大的支护结构进行支护,例如采用三轴搅拌桩支护或锚杆支护,采用三轴搅拌桩支护时,三轴搅拌机械及附属设施安装时间长,大型设备、人工、材料投入大,成本高,机械及附属设施需要工作场地较大,需水泥储存量大,同时用电量大,施工难度大;采用锚杆支护时,传统锚杆工艺流程复杂,效率低,且容易与周围地下管线碰撞。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杂填土基坑边坡支护结构,施工简单,投入少,支护效果显著。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杂填土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其包括插入基坑边坡的多排花管和覆盖于边坡表面并与花管经混凝土连接的支护网,异排花管之间交错间隔布置呈梅花形,同排花管之间经水平向连接杆连接,异排花管之间经纵向连接杆连接,花管内部填充固结物,花管上开有供固结物溢出的孔洞,支护网上喷盖有混凝土挂网喷浆面层。
[0006]进一步地,单排花管沿着基坑边坡顶部开挖边线分布,花管例如可以设置为2

4排,优选为2排,各个花管之间的横向间距与纵向间距一致,例如可以为300

1000mm,优选约为600mm。
[0007]进一步地,花管的底端封闭,顶端开放,顶端用于注入固结物,花管直径例如可以为25

80mm,优选为40

60mm,例如可以为Φ48
×
3.0钢管。
[0008]进一步地,花管漏出边坡的长度不超过30cm,例如可以为10

30cm,优选为15

25cm,花管插入基坑边坡的深度例如可以为6

9m。
[0009]进一步地,孔洞为圆形孔,孔洞均匀分布于花管上,例如在水平及垂向上均有分布,孔洞直径例如可以为5

10mm,优选约为8mm,在长度方向的孔洞间距例如可以为200

500mm,优选约为300mm,孔洞开始于花管的上部,直至花管底端,与花管顶端之间的距离例如为300

800mm,优选约为500mm时开设孔洞。
[0010]进一步地,支护网从坡顶延伸至坡底,支护网例如可以为钢板网,支护网经挂网土钉固定于边坡表面。
[0011]进一步地,多个同排花管之间经一根或多根水平向连接杆连接,例如每10个同排花管之间使用一根水平向连接杆连接,多个纵向连接杆之间相互平行,水平向连接杆或纵向连接杆为钢管,例如可以为Φ48
×
3.0钢管,花管与水平向连接杆或纵向连接杆之间例如经焊接连接。
[0012]进一步地,固结物例如为水泥浆液,优选为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6~1.0。
[0013]进一步地,边坡上分布有插入固结杂填土的泄水管,泄水管例如可以为PVC管,泄水管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度例如可以为20

40度,优选约为30度,当遇到水位较高或在雨季时,泄水管用于排出杂填土内的水。
[0014]进一步地,混凝土挂网喷浆面层的厚度例如可以为5

15cm,优选约为10cm。
[0015]进一步地,边坡顶部开设有坡顶排水沟,用于引导坡顶雨水。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杂填土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其中,花管的梅花形设置使得花管在注入固结物时,一个花管溢出的固结物可以同时与多个相近的花管溢出的固结物连结,从而多排花管相互之间经固结物形成整体,大大增加边坡的稳固性;另一方面,纵向连接杆与其连接的花管构成的“门”型结构能够有效抵抗土体的剪切变形,大大提高基坑支护系统整体稳定性,本技术的支护结构能够简化施工工艺,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杂填土基坑边坡支护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2为花管分布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1、固结杂填土,2、花管,3、泄水管,4、混凝土挂网喷浆面层,5、挂网土钉,6、纵向连接杆,7、水平向连接杆,8、坡顶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0023]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杂填土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其包括插入基坑边坡的多排花管2和覆盖于边坡表面并与花管2经混凝土连接的支护网,异排花管之间交错间隔布置呈梅花形,同排花管之间经水平向连接杆7连接,异排花管之间经纵向连接杆6连接,花管2内部填充固结物,花管2上开有供固结物溢出的孔洞,支护网上喷盖有混凝土挂网喷浆面层4。
[0024]单排花管沿着基坑边坡顶部开挖边线分布,花管2例如可以设置为2

4排,优选为2排,各个花管之间的横向间距与纵向间距一致,例如可以为300

1000mm,优选约为600mm。
[0025]花管2的底端封闭,顶端开放,顶端用于注入固结物,花管2的直径例如可以为25

80mm,优选为40

60mm,例如可以为Φ48
×
3.0钢管。
[0026]花管2漏出边坡的长度不超过30cm,例如可以为10

30cm,优选为15

25cm,花管2插入基坑边坡的深度例如可以为6

9m。
[0027]孔洞为圆形孔,孔洞均匀分布于花管2上,例如在水平及垂向上均有分布,孔洞直径例如可以为5

10mm,优选约为8mm,在长度方向的孔洞间距例如可以为200

500mm,优选约为300mm,孔洞开始于花管的上部,直至花管底端,与花管顶端之间的距离例如为300

800mm,优选约为500mm时开设孔洞。
[0028]支护网从坡顶延伸至坡底,支护网例如可以为钢板网,支护网经挂网土钉5固定于边坡表面,支护网覆盖于坡面后喷射混凝土,混凝土凝结后支护网与花管连结。
[0029]多个同排花管之间经一根或多根水平向连接杆7连接,例如每10个同排花管之间使用一根水平向连接杆7连接,多个纵向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填土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插入基坑边坡的多排花管(2)和覆盖于边坡表面并与花管(2)经混凝土连接的支护网,异排花管之间交错间隔布置呈梅花形,同排花管之间经水平向连接杆(7)连接,异排花管之间经纵向连接杆(6)连接,花管(2)内部填充固结物,花管(2)上开有供固结物溢出的孔洞,支护网上喷盖有混凝土挂网喷浆面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填土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单排花管沿着基坑边坡顶部开挖边线分布,花管(2)设置为2

4排,各个花管之间的横向间距与纵向间距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杂填土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花管(2)的底端封闭,顶端开放,顶端用于注入固结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填土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花管(2)插入基坑边坡的深度为6

9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世飞李胜滔刘熙媛王林张振禹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六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