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断电的电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06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断电的电刀,包括主控机、内窥镜与刀体,所述内窥镜与刀体均与主控机电性连接,所述内窥镜的探头由光学镜头与红外探头组成;所述刀体由导线、刀柄结构与刀体结构组成;所述刀柄结构包含:外壳、拇指按压槽、食指按压槽、伸缩套A、伸缩套B、复位弹簧A、复位弹簧B、定位柱A、定位柱B。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断电的电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自动断电的电刀。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临床上常用的医疗器械之一,主要用于检查消化道、呼吸道等内部器官,以及进行病变的切除和治疗。目前,内窥镜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在手术诊疗使用电刀上则需要操作人员有丰富的经验,能很稳定的操作电刀来确保不对患者的健康组织造成伤害;现在大多数电刀为单杆状,在使用的时候,医生主要抓取电刀的外壳部位不具有抓取结构,导致运刀与行刀都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够掌握电刀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可自动断电的电刀。
[0004]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自动断电的电刀,包括主控机、内窥镜与刀体,所述内窥镜与刀体均与主控机电性连接,所述内窥镜的探头由光学镜头与红外探头组成;所述刀体由导线、刀柄结构与刀体结构组成;所述刀柄结构包含:外壳、拇指按压槽、食指按压槽、伸缩套A、伸缩套B、复位弹簧A、复位弹簧B、定位柱A、定位柱B;所述拇指按压槽、食指按压槽分别设置在外壳上,且处于相邻面,所述外壳的上端部位具有虎口接触凹入部位;所述伸缩套A装配在拇指按压槽中,所述伸缩套B装配在食指按压槽中;所述定位柱A设置在拇指按压槽中,所述定位柱B设置在食指按压槽中;所述复位弹簧A、复位弹簧B分别套装在定位柱A、定位柱B上,在定位柱A、定位柱B上分别插装有可上下滑动的按压柄A与按压柄B;所述刀体结构包含:电极、放电头、内鞘腔、三个内导槽、三个导电片、接触片、内套件;所述内套件由套管以及等角度分布在套管上的三个滑动片组成;所述内导槽为条形状的,且端部具有滑槽结构;所述内鞘腔设置在外壳中,在三个内导槽设置在所述内鞘腔底端内壁上,电极的上端部位插装在内套件的套管上,并从内鞘腔端部伸出至外壳,三个滑动片可以在内导槽上的滑槽结构中滑动,内导槽与内套件之间具有调整机构;所述接触片由接触柱以及等角度分布在接触柱外部的三个接触片组成;所述三个导电片等角度设置在内鞘腔的内壁靠近上端部位,所述接触片通过限制结构与导电片接触,所述导线位于导电片与主控机的电流输出端,在导线上设置有继电器,
该继电器由主控机控制。
[0005]优选的,所述调整机构包含:若干复位弹簧C、若干限位片、三条四棱状接触腔体;所述导电片端部为n型,导电片端部位一体成型有相对的一对弯折的卡片部、若干限位片一体成型在内鞘腔内壁上,并分别位于导电片的两侧,所述限位片与卡片部之间通过复位弹簧C进行连接,所述四棱状接触腔体设置在接触片的末端,并且四棱状接触腔体加入到卡片部内。
[0006]优选的,所述限位片的高度大于导电片的高度。
[0007]优选的,所述限制结构包含:若干限位柱以及若干限位弹簧;在所述外壳与内鞘腔上均开设有开孔,所述限位柱通过限位弹簧装配在开孔内,在所述内套件的外壁上具有若干等距离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柱可插入到限位孔内,进而对内套件上的电极的位置进行限制。
[0008]优选的,所述伸缩套A、伸缩套B均为绝缘橡胶材料。
[0009]优选的,所述按压柄A与按压柄B上均开设有若干防滑楞。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片为绝缘体。
[0011]优选的,所述四棱状接触腔体为一成型的金属材质。
[0012]优选的,所述外壳为医用级材质。
[0013]一种电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S1:利用内窥镜前端的红外探头观测电刀温度,并锁定患病部分;S2:通过主控机设置电刀前端温度值;S3:当电刀前端温度值高于设定值后或电刀偏离患病部位时,内窥镜可以及时监控,并反馈信号到主机端,主控机控制电刀进行断电。
[0014]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可自动断电的电刀,在医疗过程中,当使用电刀等器械时,内窥镜可以观测电刀温度,并锁定患病部分。当医生在操作时因某些不可抗力,如地震或其他因素造成手术台不稳定,或因操作者手抖等异常原因使电刀偏离患病部位时,内窥镜可以及时监控,并反馈信号到主机端,及时将电刀断电,防止电刀伤害正常身体组织,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减低患者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可自动断电的电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刀体结构表面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可自动断电的电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可自动断电的电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可自动断电的电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刀体结构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刀体结构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图9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图8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控机;2、导线;3、外壳;4、拇指按压槽;5、食指按压槽;6、伸缩套A;7、伸缩套B;8、复位弹簧A;9、复位弹簧B;10、定位柱A;11、定位柱B;12、电极;13、放电头;14、内鞘腔;15、内导槽;16、导电片;17、接触片;18、内套件;19、复位弹簧C;20、限位片;21、四棱状接触腔体;22、限位柱;23、限位弹簧;24、光学镜头;25、红外探头。
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

10所示,一种可自动断电的电刀。
实施例
[0017]一种可自动断电的电刀,包括主控机1、内窥镜与刀体,所述内窥镜与刀体均与主控机1电性连接,所述内窥镜的探头由光学镜头24与红外探头25组成;所述刀体由导线2、刀柄结构与刀体结构组成;本技术方案为了对现有手术电刀的监控设计了此方案,本案采用红外探头25时刻的监控电刀的问题,并通过光学镜头24实现电刀切割画面的监控;具体的,本案提供一种便于对电刀进行抓取的结构,这种结构能够让使用者使用电刀更加稳定;具体是采用在外壳3的外部增加按压柄A与按压柄B,同时为了增加按压柄A与按压柄B的按压触感,在其下方设置了通过定位柱A10与定位柱B11进行定位的复位弹簧A8、复位弹簧B9;上述设计的目的在于解决让刀柄具有一定的向外张力,进而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使用感受与稳定度,当使用者对按压柄A与按压柄B按压后,由于复位弹簧A8与复位弹簧B9的反作用力,因此让使用者感觉到手指紧贴在刀柄上,进而增加稳定度;在外壳3的内部装有内鞘腔14,在内鞘腔14的内部设置有三个内导槽15用于内套件18的滑动,内套件18上插装有电极12,并且电极12的前端伸出外壳3,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伸缩的电极12,进而满足不同手术需求;内套件18由套管以及等角度分布在套管上的三个滑动片组成;内导槽15为条形状的,且端部具有滑槽结构;通过滑动片在滑槽结构中滑动而实现对电极12的伸缩;考虑到由于电极12进行伸缩,所以导线2就需要跟进,而使用者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如果导线2也需要变换,比较影响手术,特别是在手术中,如果导线2的长度发生变换,使用者在操作电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断电的电刀,包括主控机、内窥镜与刀体,所述内窥镜与刀体均与主控机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的探头由光学镜头与红外探头组成;所述刀体由导线、刀柄结构与刀体结构组成;所述刀柄结构包含:外壳、拇指按压槽、食指按压槽、伸缩套A、伸缩套B、复位弹簧A、复位弹簧B、定位柱A、定位柱B;所述拇指按压槽、食指按压槽分别设置在外壳上,且处于相邻面,所述外壳的上端部位具有虎口接触凹入部位;所述伸缩套A装配在拇指按压槽中,所述伸缩套B装配在食指按压槽中;所述定位柱A设置在拇指按压槽中,所述定位柱B设置在食指按压槽中;所述复位弹簧A、复位弹簧B分别套装在定位柱A、定位柱B上,在定位柱A、定位柱B上分别插装有可上下滑动的按压柄A与按压柄B;所述刀体结构包含:电极、放电头、内鞘腔、三个内导槽、三个导电片、接触片、内套件;所述内套件由套管以及等角度分布在套管上的三个滑动片组成;所述内导槽为条形状的,且端部具有滑槽结构;所述内鞘腔设置在外壳中,在三个内导槽设置在所述内鞘腔底端内壁上,电极的上端部位插装在内套件的套管上,并从内鞘腔端部伸出至外壳,三个滑动片可以在内导槽上的滑槽结构中滑动,内导槽与内套件之间具有调整机构;所述接触片由接触柱以及等角度分布在接触柱外部的三个接触片组成;所述三个导电片等角度设置在内鞘腔的内壁靠近上端部位,所述接触片通过限制结构与导电片接触,所述导线位于导电片与主控机的电流输出端,在导线上设置有继电器,该继电器由主控机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断电的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含:若干复位弹簧C、若干限位片、三条四棱状接触腔体;所述导电片端部为n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盛杨普刘必达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智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