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2963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诊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呈门形结构,所述机架内设置可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方设置有施力板,所述活动块下方设置有辅助按压机构,所述辅助按压机构与施力板传动连接,所述辅助按压机构下端安装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下端安装有软垫;所述辅助按压机构包括有沿铅锤方向运动的按压杆,所述按压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活塞,当按压杆向下运动时,所述辅助按压机构用于向活塞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助力活塞向下运动,随后辅助按压机构向活塞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加速活塞向上运动复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辅助按压机构用于助力医生进行心肺复苏的按压操作,减少医生的体力消耗。减少医生的体力消耗。减少医生的体力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急诊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急诊心肺复苏术在临床的重要作用正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其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而且,还能够避免各种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急诊科中,心肺复苏(CPR)术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较为常用也较有效的方法。
[0003]急救心肺复苏对于心脏部位的勃起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对心脏骤停的恢复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的概率。一般在心脏停止跳动几分钟以内,做心肺复苏可以促使心脏功能的恢复,能够降低对患者产性的影响。在心肺复苏期间,需要掌握好正确的方法,一般需要对患者的胸腔部位做有规律的按压。
[0004]公开号为CN114469695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急诊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包括横架、安装底块、安装顶块、伺服电缸和可充电式蓄电池,所述横架下表面右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下端部表面固定安装有弧形口夹持块A,所述安装底块固定安装于横架下表面左侧。该专利通过伺服电缸带动按压端头沿铅锤方向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对患者胸部区域的有规律按压,但伺服电缸的运动行程为固定值,虽然心肺复苏的按压深度一般为5

6厘米,当遇到不同体重的患者时,需要对按压的深度进行调整,因此,在急救时一般采用手动按压的方式。
[0005]公开号为CN113967165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急诊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一端顶面设有立板,底板的顶面设有能测量压力的压力传感垫;立板远离底板的一端侧面设有横板,立板靠近底板的一端侧面设有控制箱;横板的另一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另一端设有遥控接收装置,安装板的侧面设有显示装置与电源开关,安装板的底面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连接设有按压板,按压板的底部设有按压缓冲件,按压板板的侧面设有测距仪。该专利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共同带动按压板沿铅锤方向往复运动,可根据患者调整按压的深度,但是急救的黄金时间短,调整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的行程需要时间,很可能耽误了治疗的黄金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现有的电动的按压装置不适合在急救时使用,而手动的按压装置又会耗费医生大量的体力,给后续医生的治疗操作带来困难,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急诊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用于辅助医生手动进行心肺复苏,减少医生的体力消耗。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一种急诊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呈门形结构,所述机架
内设置可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方设置有施力板,所述活动块下方设置有辅助按压机构,所述辅助按压机构与施力板传动连接,所述辅助按压机构下端安装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下端安装有软垫;
[0010]所述辅助按压机构包括有沿铅锤方向运动的按压杆,所述按压杆上端与施力板相连,所述按压杆下端与按压板相连,所述按压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活塞,当按压杆向下运动时,所述辅助按压机构用于向活塞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助力活塞向下运动,随后辅助按压机构向活塞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加速活塞向上运动复位。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首先移动机架的位置,使得辅助按压机构位于患者的胸腔部分的正上方,医生根据患者的体型判断按压的深度,然后医生对施力板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施力板通过辅助按压机构带动按压板向下运动,通过按压板挤压患者的胸腔区域,且施力板向下运动时,辅助按压机构对按压板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助力医生进行按压操作,按压至合适深度后,再通过辅助按压机构加速施力板的向上运动,便于进行下一次的按压操作。
[0012]优选的,所述辅助按压机构还包括有密封筒,所述密封筒上端与活动块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筒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腔与密封筒内腔相通,所述按压杆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塞,所述活动塞位于活塞的上方,所述活动塞和活塞之间共同设置有助力弹簧,所述活塞下端面和密封筒内腔下壁之间共同设置有复位弹簧。当活塞向下运动时,活塞挤压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医生撤销对施力板施加的按压力后,复位弹簧带动活塞向上运动并复位。
[0013]优选的,所述活动塞上端面和密封筒内腔上壁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活动塞和活塞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活塞下端面和密封筒内腔下壁之间形成第三腔体,所述连接管将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导通,且连接管的内腔、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内填充满液体。当活塞向下运动时,活塞将第三腔体中的液体推入第一腔体中,使得活动塞向下运动,活动塞向下挤压助力弹簧,助力弹簧向下挤压活塞,增大按压杆向下的作用力;当医生停止对施力板按压后,复位弹簧对活塞提供向上的推力,助力弹簧对活动塞提供向上的推力,活动塞使得第一腔体中的液体通过连接管流入第三腔体,使得活塞向上运动,活塞对按压杆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加速施力板的复位。
[0014]优选的,所述密封筒内壁中部开始有阶梯槽,所述活塞与阶梯槽滑动连接,所述密封筒内壁上部开始有数个限位槽,所述活动塞与每个限位槽均滑动连接。通过阶梯槽限制活塞的运动行程,通过设置限位槽限制活动塞的运动行程。
[0015]优选的,所述按压杆上端安装有球头。
[0016]优选的,所述施力板下端安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腔与球头活动卡接。球头和连接套用于按压杆和施力板的连接,使得施力板可自由偏转,便于医生向施力板施加按压力。
[0017]优选的,所述施力板上端设置有凹陷区域,所述凹陷区域下壁安装有两个仿形垫,所述仿形垫上端面刻有防滑纹路。通过设置凹陷区域对医生的手部起到一定的阻挡,避免对施力板施加按压力时脱离施力板,通过仿形垫和防护纹路增大施力板与医生手部的摩擦力。
[0018]优选的,所述机架包括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下端安装有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下
端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横板上端开有上下贯通的滑槽。通过设置滑槽便于活动块进行水平方向的运动,通过设置万向轮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
[0019]优选的,所述活动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滑槽左端活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螺纹贯穿活动块,所述丝杆右端贯穿滑槽右壁并安装有蜗轮,所述蜗轮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一端安装有手轮。通过手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活动块在滑槽内进行水平方向的运动。
[0020]优选的,所述蜗轮和蜗杆外套设有防护罩,所述手轮位于防护罩外侧,所述蜗杆另一端与防护罩活动连接。通过防护罩对蜗轮和蜗杆提供保护。
[0021]有益效果
[0022]1、通过设置辅助按压机构用于助力医生进行心肺复苏的按压操作,减少医生的体力消耗,其中,医生通过施力板向按压杆施力向下的作用力,按压杆带动活塞向下运动,活塞将第三腔体中的液体推入第一腔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所述机架(1)呈门形结构,所述机架(1)内设置可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活动块(2),所述活动块(2)上方设置有施力板(3),所述活动块(2)下方设置有辅助按压机构(4),所述辅助按压机构(4)与施力板(3)传动连接,所述辅助按压机构(4)下端安装有按压板(5),所述按压板(5)下端安装有软垫(6);所述辅助按压机构(4)包括有沿铅锤方向运动的按压杆(43),所述按压杆(43)上端与施力板(3)相连,所述按压杆(43)下端与按压板(5)相连,所述按压杆(43)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活塞(44),当按压杆(43)向下运动时,所述辅助按压机构(4)用于向活塞(44)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助力活塞(44)向下运动,随后辅助按压机构(4)向活塞(44)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加速活塞(44)向上运动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按压机构(4)还包括有密封筒(41),所述密封筒(41)上端与活动块(2)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筒(41)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管(42),所述连接管(42)内腔与密封筒(41)内腔相通,所述按压杆(43)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塞(46),所述活动塞(46)位于活塞(44)的上方,所述活动塞(46)和活塞(44)之间共同设置有助力弹簧(47),所述活塞(44)下端面和密封筒(41)内腔下壁之间共同设置有复位弹簧(4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塞(46)上端面和密封筒(41)内腔上壁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活动塞(46)和活塞(44)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活塞(44)下端面和密封筒(41)内腔下壁之间形成第三腔体,所述连接管(42)将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导通,且连接管(42)的内腔、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瑶林张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