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2928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不管车辆行驶中的车辆行为的变化如何都能够将从电动机的上方喷出的制冷剂向电动机的定子线圈的适当的部位喷洒的电动机的冷却装置。由于形成于冷却管的喷出孔构成为能够根据制冷剂的流量而调整制冷剂的喷出方向,基于车辆的加速度信息(前后加速度、左右加速度、上下加速度)来变更向冷却管供给的制冷剂的流量,所以通过根据加速度信息而适当地调整制冷剂的流量,不管车辆行为的变化如何,都能够将制冷剂的喷出方向始终维持为适当的状态,将制冷剂向定子线圈的适当的范围喷洒。洒。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机的冷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驱动力源而搭载于车辆的电动机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作为驱动力源而搭载于车辆的电动机的冷却装置,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电动机的铅垂上方配置冷却管且从形成于冷却管的喷出孔朝电动机的定子线圈喷出制冷剂的电动机的冷却装置。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2091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6]然而,若在车辆行驶中前后加速度、左右加速度、上下加速度变化,则从冷却管喷出的制冷剂的喷出方向会改变,从喷出孔喷出的制冷剂可能会不向定子线圈的适当的部位喷洒。
[0007]本专利技术以以上的情形为背景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不管车辆行驶中的车辆行为的变化如何都能够将从电动机的上方喷出的制冷剂向电动机的定子线圈的适当的部位喷洒的电动机的冷却装置。
[0008]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09]第一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a)一种电动机的冷却装置,应用于作为驱动力源而搭载于车辆且具备定子芯及卷绕于上述定子芯的定子线圈的电动机,上述电动机的冷却装置朝上述定子线圈喷出制冷剂,上述电动机的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b)冷却管,在车辆搭载状态下在铅垂线的方向上设置于比上述电动机靠上方处,且形成有供制冷剂喷出的喷出孔;(c)加速度信息取得部,检测或推定车辆的加速度信息;及(d)制冷剂流量调整部,基于上述加速度信息来调整向上述冷却管供给的制冷剂的流量,(e)上述冷却管的喷出孔形成为能够根据制冷剂的流量而调整从上述喷出孔喷出的制冷剂的喷出方向。
[0010]第二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在第一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出孔形成为在车辆搭载状态下上述喷出孔的朝向相对于铅垂线倾斜。
[0011]第三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在第一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向上述冷却管供给从电动油泵喷出的制冷剂。
[0012]第四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在第一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动机是设置于车辆的车轮的轮毂电机。
[0013]专利技术效果
[0014]根据第一专利技术,由于形成于冷却管的喷出孔构成为能够根据制冷剂的流量而调整制冷剂的喷出方向,基于车辆的加速度信息来变更向冷却管供给的制冷剂的流量,所以通过根据加速度信息而适当地调整制冷剂的流量,不管车辆行为的变化如何,都能够将制冷
剂的喷出方向始终维持为适当的状态,将制冷剂向定子线圈的适当的范围喷洒。
[0015]根据第二专利技术,由于喷出孔形成为在车辆搭载状态下喷出孔的朝向相对于铅垂线倾斜,所以通过调整向冷却管供给的制冷剂的流量,能够适当调整制冷剂的喷出方向。
[0016]根据第三专利技术,由于构成为对冷却管供给从电动油泵喷出的制冷剂,所以通过调整从电动油泵喷出的制冷剂的喷出量,能够调整向冷却管供给的制冷剂的油量。
[0017]根据第四专利技术,由于电动机是设置于车辆的车轮的轮毂电机,所以通过针对设置于车轮的每个电动机调整冷却管的油量,能够根据各车轮的行为而适当地调整从各冷却管喷出的制冷剂的喷出方向。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的概要的整体图。
[0019]图2是说明图1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构造的剖视图。
[0020]图3是示出从图2的冷却管的喷出孔喷出的冷却油的喷出方向的图。
[0021]图4是示出相对于图3而向冷却管供给的冷却油的油量少的情况的图。
[0022]图5是示出相对于图3而向冷却管供给的冷却油的油量多的情况的图。
[0023]图6是说明从冷却管的喷出孔喷出的冷却油的喷出方向的另一图。
[0024]图7是说明从冷却管的喷出孔喷出的冷却油的喷出方向的又一图。
[0025]图8是说明电子控制装置的控制工作的主要部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图适当被简化或变形,各部分的尺寸比及形状等未必被准确地描绘。
[0027]【实施例】
[0028]图1是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10的概要的整体图。车辆10是通过驱动分别作为驱动力源而内置于前轮12L、12R及后轮14L、14R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16FL、16FR、16RL、16RR来驱动前轮12L、12R及后轮14L、14R的四轮驱动形式的电动汽车。关于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16FL、16FR、16RL、16RR(以下,记为各电动机驱动装置16)后述。
[0029]各电动机驱动装置16经由前变换器18F(FrINV)或后变换器18R(RrINV)而连接于蓄电池20,利用经由前变换器18F或后变换器18R而从蓄电池20供给的电力来产生行驶用的动力。
[0030]前变换器18F及后变换器18R基于来自电子控制装置22的控制指令信号Smfl、Smfr、Smrl、Smrr来控制设置于各电动机驱动装置16的后述的各电动机MG的工作状态。
[0031]电子控制装置22根据车辆10的行驶状态来控制设置于各电动机驱动装置16的各电动机MG的驱动状态和控制设置于各电动机驱动装置16的电动油泵24FL、24FR、24RL、24RR(以下,记为各电动油泵24)的驱动状态。
[0032]对电子控制装置22供给例如由分别设置于各车轮(前轮12L、12R及后轮14L、14R)的各加速度传感器28FL、28FR、28RL、28RR检测出的各车轮的加速度信息Afl、Afr、Arl、Arr等。需要说明的是,各加速度信息Afl、Afr、Arl、Arr分别包括各车轮的前后加速度Gfr、左右加速度Glr及上下加速度Gud。
[0033]另外,电子控制装置22例如基于由各种传感器检测出的各种信息来算出设置于各电动机驱动装置16的电动机MG的要求输出,以使算出的要求输出从电动机MG输出的方式向前变换器18F及后变换器18R输出控制指令信号Smfl、Smfr、Smrl、Smrr。
[0034]图2是说明作为行驶用的驱动力源而搭载于车辆10的各电动机驱动装置16的构造的剖视图。电动机驱动装置16在未图示的壳体内具备电动机MG及齿轮减速机构32。从电动机MG的转子轴34输出的驱动力经由齿轮减速机构32而向轮轴36传递,而且经由轮轴36与轮毂38的花键嵌合而向紧固于轮毂38的各车轮(在图2中未图示)传递。电动机MG作为设置于各车轮且使各车轮驱动的所谓轮毂电机发挥功能。
[0035]电动机MG及齿轮减速机构32收容于壳体。在本实施例中,电动机MG的旋转中心即旋转轴线C1以与车辆10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即,电动机MG相对于车辆10的行进方向横置地配置。
[0036]电动机MG以旋转轴线C1为中心而配置。电动机MG具备定子40和转子42。定子40具备通过层叠多张电磁钢板而构成为圆筒状的定子芯46及卷绕于定子芯46的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机的冷却装置,应用于作为驱动力源而搭载于车辆且具备定子芯及卷绕于所述定子芯的定子线圈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冷却装置朝所述定子线圈喷出制冷剂,所述电动机的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冷却管,在车辆搭载状态下在铅垂线的方向上设置于比所述电动机靠上方处,且形成有供制冷剂喷出的喷出孔;加速度信息取得部,检测或推定车辆的加速度信息;及制冷剂流量调整部,基于所述加速度信息来调整向所述冷却管供给的制冷剂的流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稻野宏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