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封式微压稳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264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封式微压稳压阀,应用于储油罐浮盘,包括稳压座、外壳、导气管、液体密封层、阀芯浮筒;外壳固定于稳压座上,导气管的一端与稳压座连通,另一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外壳内,且该导气管的外周壁与外壳内周壁之间形成一放置空腔;液体密封层位于所述放置空腔内,阀芯浮筒底部位于所述液体密封层上,且该阀芯浮筒的底部与所述导气管连通,阀芯浮筒的顶部向上延伸至所述外壳内,该阀芯浮筒相对于所述外壳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使用便捷灵敏,通过液体密封减少阀体内部气体外漏的一种液封式微压稳压阀。液封式微压稳压阀。液封式微压稳压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封式微压稳压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储运
,尤其涉及一种液封式微压稳压阀。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微压稳压阀是用于保证储油罐浮盘在使用时内部压力值稳定的装置,该微压稳压阀主要结构包括有阀盖和阀腔,其使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阀腔上方的阀盖本身自重实现的:当阀腔内的气体压强乘以阀盖面积大于阀盖自重时,阀盖打开,向外排放气体;当阀盖受到的向上推力小于或等于阀盖自重时,阀盖落回到阀腔上方,盖住阀腔出口,用此方式平衡掉阀腔内压向上的推力后,通过阀盖自重作为微压稳压阀的密封力,阻止阀腔内部气体外泄,保持阀腔内部压强。
[0003]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阀盖的设置能够有效排出储油罐浮盘内部增加的气体,维持储油罐内部压力值的稳定,但是在储油罐中增加的气体较少时,则需要尽可能保证容器的密封性,而上述微压稳压阀存在如下的问题:
[0004]阀盖与阀腔的密封效果不佳,一方面,由于阀盖为了保证换气的时能够被顶开,其基本是采用轻质材料制成,以确保换气的流畅性但其也导致本身阀盖的压覆力不足,即存在密封不严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即将换气的压力状态时(即阀盖将开未开时),阀腔压力抵消部分自重,会进一步使得阀盘无法提供足够的压力保证密封效果,也会导致阀腔长时间与外界连通;因此在无需排气时无法保证微压稳压阀的密封问题。
[0005]上述微压稳压阀主要通过阀体自重约束阀体内部压力,阀体自重为定值,无法满足多种工况下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封式微压稳压阀,通过在阀体内设置液体密封,从而有效规避压力变化导致密封失效的问题。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封式微压稳压阀,包括稳压座、外壳、导气管、液体密封层和阀芯浮筒;所述外壳固定于所述稳压座上,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稳压座连通,另一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外壳内,且该所述导气管的外周壁与所述外壳内周壁及外壳内壁之间形成一放置空腔;所述液体密封层位于所述放置空腔内,所述阀芯浮筒底端设置于所述液体密封层内部,且该所述阀芯浮筒的底部与所述导气管连通,所述阀芯浮筒的顶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外壳内,且该所述阀芯浮筒相对于所述外壳上下移动。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芯浮筒下端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提升阀芯浮筒稳定性的导气孔。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阀芯浮筒上端与外壳用导线连接。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芯浮筒的外周还套设有一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阀芯浮筒活动连接于所述导向件内部,并相对于所述导向件上下
移动。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件包括有一呈圆筒形设置的导向立柱,所述导向立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稳压座上,另一端向上延伸至外壳内,并与该所述外壳顶部的内壁相互抵触,且该所述导向立柱上还开设有多个条形孔。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芯浮筒上还设置有一配重件。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阀芯浮筒上端与外壳内部之间还设置有一用于连接的导线。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体密封层为抗蒸发液体密封层。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的外周壁上还设置有一溢流管,且该所述溢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外壳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外部。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稳压座包括有稳压腔、盖板和进气管,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稳压腔上端,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稳压腔一侧,并与该所述稳压腔连通。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稳压座的一侧还设置用一个用于检测稳压座内部压强大小的测量压力测量件;所述压力测量件为压力表或U型管压力计。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外壳的一端连通有一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还设置有活动密封件。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出气管,所述上壳体固定于所述下壳体上部,所述出气管连通于所述上壳体的外周壁上,且该所述出气管远离所述上壳体的一端还设置有活动密封件。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一补液装置。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3](1)由于设置有稳压座、外壳、导气管、液体密封层和阀芯浮筒,并通过阀芯浮筒和液体密封层的配合使用,将阀芯浮筒倒扣于导气管上,且阀芯浮筒底部位于液体密封层内,不仅实现了对阀芯浮筒的液态密封,而且还将阀芯浮筒内部气压和其外部气压进行隔离,保证阀体内部的密封性
[0024](2)由于在阀芯浮筒上端设置有一配重件,可以通过调整配重件的自重来调整开启压力,扩大了适用压力范围。
[0025](3)由于在阀芯浮筒下端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多个导气孔,通过在该阀芯浮筒下端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多个导气孔,使得阀芯浮筒在排气过程中,可以使得气压可以先通过排气匀向四周均匀排出,避免气压过大瞬间排出的气泡将阀芯浮筒顶翻,也减少了阀芯浮筒轴向的偏移,保证阀芯浮筒的使用稳定性,具有排气效果好、排气状态稳定的优点。
[0026](4)由于在阀芯浮筒的外周套设有一导向件,通过设置在阀芯浮筒外侧的导向件,从而对该阀芯浮筒上下浮动的方向进行限定,避免阀芯浮筒在受力上移的过程中位置发生位置偏移,影响阀芯浮筒的使用,具有使用效果好、结构简洁的优点。
[0027](5)由于该液体密封层为抗蒸发液体密封层,使得液体密封层在使用时具备极佳的抗蒸发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微压稳压阀的使用时间,避免液体密封的长期补充,具有使用周期长的优点。
[0028](6)由于在壳体一侧设置有一溢流管,使得液体密封层的高度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若液体密封层的高度升高(例如:当气体携待水分进入到壳体内部时,气体中的水分会累积
于液体密封层内,进而提高了液体密封层高度)至限定值时,会顺着溢流管流出壳体内,避免液面过高,影响微压稳压阀的使用;具有灵活控制液体密封层高度、稳压阀使用稳定的优点。
[0029](7)由于在稳压座一侧设置有一压力测量件,且该压力测量件为压力表或U型管压力计,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实时监测稳压座内部的压力值情况,并进行有效记录和读取,具有使用方便、检测便捷的优点。
[0030](8)由于设置有上壳体和下壳体,使得微压稳压阀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同时配合设置在出气管上的活动密封件的使用,当出气管内部有气体气压排出时,气体气压推动活动密封件开启,将壳体内部的气体气压排出,当出气管内部有气体气压排完时,活动密封件根据自身重力转动,并将出气管进行密封,不仅避免外部杂质和气体等顺着出气管进入到壳体内,而且还能避免液体密封层中的液体蒸发流失,具有拆装方便、保护性强、密封性好的优点。
[0031](9)由于设置了补液装置,在密封液面因为液体蒸发下降时及时补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封式微压稳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座、外壳、导气管、液体密封层和阀芯浮筒;所述外壳固定于所述稳压座上,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稳压座连通,另一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外壳内,且该所述导气管的外周壁与所述外壳内周壁及外壳内壁之间形成一放置空腔;所述液体密封层位于所述放置空腔内,所述阀芯浮筒底端设置于所述液体密封层内部,且该所述阀芯浮筒的底部与所述导气管连通,所述阀芯浮筒的顶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外壳内,且该所述阀芯浮筒相对于所述外壳上下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封式微压稳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浮筒下端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提升阀芯浮筒稳定性的导气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封式微压稳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浮筒的外周还套设有一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阀芯浮筒活动连接于所述导向件内部,并相对于所述导向件上下移动;所述导向件包括有一呈圆筒形设置的导向立柱,所述导向立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稳压座上,另一端向上延伸至外壳内,并与该所述外壳顶部的内壁相互抵触,且该所述导向立柱上还开设有多个条形孔。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封式微压稳压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崇勇李歧曾伟力向海陵刘富华张广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环境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