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262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安装搅拌罐,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搅拌罐转动,进而制备混凝土;搅拌罐,所述搅拌罐位于底座的上侧,所述搅拌罐在底座上能够转动,所述搅拌罐的内侧设置有螺旋搅拌片,当搅拌罐转动时,螺旋搅拌片能够对搅拌罐腔体内的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搅拌,达到制备混凝土的目的;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缠绕在搅拌罐的周侧,所述电加热丝的两端与供电端电性连接。在搅拌罐的表面缠绕有电加热丝,电加热丝通电能够对搅拌罐以及混凝土原料进行加热,使混凝土的搅拌处于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满足了冬季搅拌加工混凝土的需要。满足了冬季搅拌加工混凝土的需要。满足了冬季搅拌加工混凝土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混凝土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搅拌装置
,具体是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混凝土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搅拌装置是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机械。传统的混凝土搅拌机主要是一种带有叶片的轴在圆筒或槽中旋转,将多种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使之成为一种混合物或适宜黏度的机器,传统的混凝土搅拌机主要是一种带有叶片的轴在圆筒或槽中旋转,将多种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使之成为一种混合物或适宜黏度的机器。在混凝土配制和搅拌的过程中具有严格的技术要求,例如:冬期搅拌混凝土时,骨料不得带有冰雪和冻结团块。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投料顺序为骨料、水,搅拌,再加水泥搅拌,时间应较常温时延长50%。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0003]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7344843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机构、物料机构、传送机构以及混合机构,所述物料机构通过所述传送机构与所述搅拌机构连接;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搅拌罐以及一根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多个搅拌单元,且该多个搅拌单元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混合机构包括初级混合罐以及二级混合罐,该初级混合罐的输出端与二级混合罐的输入端连接,该二级混合罐的输出端与搅拌罐的输入端连接。
[0004]现有的搅拌装置及上述装置均不具有加热功能,在冬季,工厂制备混凝土模具过程中,则无法满足搅拌混凝土对温度的需要。现有的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采取的措施通常为在室内进行搅拌,但是这种搅拌方式增加了混凝土的运输距离,降低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混凝土搅拌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搅拌装置无法加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
[0007]底座,所述底座转动安装有搅拌罐,对搅拌罐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0008]搅拌罐的内部具有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布置有电加热丝;
[0009]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的两端与旋转供电结构电性连接,所述电加热丝用于对搅拌罐以及搅拌罐腔体内混凝土物料进行加热。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旋转供电结构包括接线柱和电极片组件,所述接线柱的一端与电极片接触。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极片组件包括电极片,两个电极片之间具有间隔,间隔内设置有绝缘材质,两个电极片的外表面和绝缘材质的外表面之间形成
圆形结构。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两个所述电极片的外侧共同连接有导向体,所述导向体内具有环形腔体。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接线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均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的一端与电加热丝连接,另一端通过触头结构与电极片接触。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触头结构包括金属片,所述金属片的两侧均设置有导电弹簧,所述导电弹簧的一端与金属片连接,另一端与触点连接。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搅拌罐的壳体呈双层结构,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套接于内壳体的外侧,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同轴设置,
[0016]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设置有支撑件,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通过支撑件连接从而形成加热腔,所述电加热丝位于加热腔内,缠绕在外壳体的表面。
[0017]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在底座上呈矩形阵列设置,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与搅拌罐接触,转动轮对搅拌罐起到支撑的作用。
[0018]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搅拌罐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环和驱动环,所述第一连接环与转动轮接触;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驱动环接触。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在搅拌罐的表面缠绕有电加热丝,电加热丝通电能够对搅拌罐以及混凝土原料进行加热,使混凝土的搅拌处于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满足了冬季工厂制备混凝土模具过程中搅拌加工混凝土的需要。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搅拌罐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电加热丝缠绕状态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接线柱与电极片连接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触头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驱动电机;2、转动轮;3、支撑架;4、接线柱;5、支架;51、圆柱端;6、电极片;7、搅拌罐;8、驱动环;9、第一连接环;10、底座;11、电加热丝;41、壳体;42、导电柱;43、触头结构;431、金属片;432、导电弹簧;44、限位板;421、球形端;61、连接柱;71、外壳体;72、内壳体;73、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8]实施例一
[0029]如图1

5所示,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
[0030]底座10,所述底座10上安装有搅拌罐7,对搅拌罐7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所述搅拌罐7内镶嵌具有电加热丝11,所述电加热丝11缠绕在搅拌罐的周侧,所述电机热丝11的两端与旋转供电结构电性连接,所述电加热丝11用于对搅拌罐7以及搅拌罐腔体内混凝土物料进行加热,满足冬季工厂制备混凝土模具时对温度的需要。
[0031]所述底座10上设置有支架5,所述支架5上设置有两个电极片64,两个电极片64组成圆形结构,两个所述电极片64通过连接柱61与市电连接。所述电加热丝11的两端延伸至搅拌罐7远离进料口的一端,并处于罐体的中心位置,电加热丝1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接线柱4,一个所述接线柱4与其中一个电极片64电性接触,另一个所述接线柱4与另外一个电极片64接触,所述电加热丝11通电能够对搅拌罐7以及混凝土原料加热。
[0032]所述搅拌罐7的壳体呈双层结构,包括外壳体71和内壳体72,所述外壳体71套接于内壳体72的外侧,且所述外壳体71和内壳体72同轴设置,具体地,所述外壳体71和内壳体72之间设置有支撑件73,外壳体71和内壳体72之间通过支撑件73连接从而形成加热腔,所述电加热丝11位于加热腔内,缠绕在内壳体72的表面,对内壳体进行加热。
[0033]所述支架55靠近搅拌罐7的一端具有圆柱端51,所述圆柱端51的轴线与搅拌罐7的轴线重合,圆柱端51上贴合有两个弧形的电极片64,两个弧形的电极片64共同形成一圆环状,从而使得两个电极片64以套装的状态安装在圆柱端51上,两个电极片64端部之间具有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10)转动安装有搅拌罐(7),对搅拌罐(7)起到了支撑的作用;搅拌罐(7)的内部具有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布置有电加热丝(11);电加热丝(11),所述电加热丝(11)的两端与旋转供电结构电性连接,所述电加热丝(11)用于对搅拌罐(7)以及搅拌罐腔体内混凝土物料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转供电结构包括接线柱(4)和电极片组件(6),所述接线柱(4)的一端与电极片(64)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极片组件(6)包括电极片(64),两个电极片(64)之间具有间隔,间隔内设置有绝缘材质,两个电极片(64)的外表面和绝缘材质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圆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是,两个所述电极片(64)的外侧共同连接有导向体(63),所述导向体(63)内具有环形腔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接线柱(4)包括壳体(41),所述壳体(41)的内侧均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导电柱(42),所述导电柱(42)的一端与电加热丝(11)连接,另一端通过触头结构(43)与电极片(64)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兵周俊唐静
申请(专利权)人:光山县众鑫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