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IN灌浆记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255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记录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GIN灌浆记录仪,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通过隔片承载设置有记录仪本体,隔片与壳体内底之间,以及记录仪本体周侧壁与壳体内侧壁之间均设置有散热流道,壳体内底贯通设置有散热孔,散热孔内设置有散热器;壳体的对向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进风结构,进风结构内部设置有除湿结构与除尘结构,除湿结构位于除尘结构上方,除尘结构用于拦截进入进风结构内的灰尘,除湿结构用于拦截预进入到散热流道的湿气,用于解决现今的灌浆记录仪由于壳体上设置的散热孔结构简单,使得在实现通风散热的过程中,外部的灰尘以及水汽也容易进入记录仪壳体内部,很容易造成壳体内部的元器件损坏的问题。造成壳体内部的元器件损坏的问题。造成壳体内部的元器件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GIN灌浆记录仪


[0001]本技术属于记录仪
,具体涉及一种GIN灌浆记录仪。

技术介绍

[0002]GIN灌浆法也称为灌浆强度值灌浆法,在一个灌浆段全部灌浆过程中保持GIN是一常数值,实现帷幕灌浆施工,只要做到各个灌浆段的GIN值大体一致,就可以建造一道均匀连续的防渗帷幕,而为了保证灌浆的质量,就需要使用灌浆记录仪对施工的信息进行记录;
[0003]而由于灌浆记录仪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因此就需要在记录仪的壳体上设置一些散热孔,用于保持壳体内外空气流通而实现通风散热;但是由于壳体上设置的散热孔结构简单,使得在实现通风散热的过程中,外部的灰尘以及水汽也容易进入记录仪壳体内部,很容易造成壳体内部的元器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GIN灌浆记录仪,用于解决现今的灌浆记录仪由于壳体上设置的散热孔结构简单,使得在实现通风散热的过程中,外部的灰尘以及水汽也容易进入记录仪壳体内部,很容易造成壳体内部的元器件损坏的问题。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GIN灌浆记录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隔片承载设置有记录仪本体,所述隔片与壳体内底之间,以及记录仪本体周侧壁与壳体内侧壁之间均设置有散热流道,所述壳体内底贯通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内设置有散热器;
[0007]所述壳体的对向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进风结构,所述进风结构内部设置有除湿结构与除尘结构,所述除湿结构位于除尘结构上方,除尘结构用于拦截进入进风结构内的灰尘,除湿结构用于拦截预进入到散热流道的湿气。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做了如下改进:
[0009]进一步,所述进风结构包括扣板,所述扣板通过凹槽卡扣在壳体的外侧,所述扣板内侧与凹槽槽底之间构成有若干个进风流道,所述进风流道的上半部呈竖立状,下半部呈向外倾斜状,每个所述进风流道的顶部均设置有与散热流道贯通的进风孔。
[0010]进一步,所述除湿结构包括组装板,所述组装板设置有两块,两块所述组装板对向设置在进风流道的上半部两侧壁上,两块所述组装板的对向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挡片,两块所述组装板上的对应挡片呈相互交叠分布。
[0011]进一步,所述除尘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进风流道的下半部一侧壁上,所述安装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网片。
[0012]进一步,所述扣板一侧设置有多个连接柱,每个所述连接柱分别插接在凹槽上对应的连接孔内,所述连接柱与连接孔接触处设置有防滑套。
[0013]进一步,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有盒盖。
[0014]进一步,所述记录仪本体上设置有电源开关、USB插口、打印插口、显示屏以及多个连接头。
[0015]进一步,所述记录仪本体通过数据线连接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流量传感器、密度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
[0016]所述记录仪本体上还设有控制器与监测模块,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检测模块的运行状态,控制器用于接受监测模块信息并控制记录仪本体。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1、通过在进风结构的上半部设置除湿结构,能对进入到进风流道内的空气中的水汽实现拦截滤除,减少空气中的水汽,使得干燥的空气进入到散热流道,能避免壳体内部的记录仪本体的元器件受潮损坏;
[0019]2、通过在进风结构的下半部设置除尘结构,使得在外部空气进入到进风流道内前能实现预先除尘处理,避免灰尘进入到散热流道内,对记录仪本体造成污染;
[0020]3、通过设置的连接头可与多台灌浆泵信号连接,实现对多个通道的密度值、压力值、进浆流量以及回浆流量监测;
[0021]4、通过设置的检测模块,检测模块中的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灌浆流量与回浆流量,密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灌浆水泥浆密度,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灌浆压力;
[0022]5、通过设置的监测模块可用于监测各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并将监测到的检测模块中的异常信息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分析后能第一时间对记录仪本体进行控制保护,避免记录仪本体受到损害。
附图说明
[0023]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一种GIN灌浆记录仪的结构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一种GIN灌浆记录仪的爆炸图;
[0026]图3为本技术一种GIN灌浆记录仪的剖视图;
[0027]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
[0028]附图标注如下:
[0029]1、壳体;101、盒盖;102、隔片;103、凹槽;104、连接孔;2、记录仪本体;3、电源开关;4、USB插口;5、打印插口;6、连接头;7、显示屏;8、散热器;9、检测模块;10、控制器;11、监测模块;12、扣板;1201、连接柱;1202、防滑套;13、进风结构;1301、进风流道;1302、进风孔;14、除湿结构;1401、组装板;1402、挡片;15、除尘结构;1501、安装板;1502、网片;1601、散热流道;1602、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如图1~图4所示,一种GIN灌浆记录仪,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通过隔片102承载设置有记录仪本体2,隔片102与壳体1内底之间,以及记录仪本体2周侧壁与壳体1内侧壁之间均设置有散热流道1601,设置的散热流道1601可容积记录仪本体2工作时散发出来的热量;壳体1内底贯通设置有散热孔1602,散热孔1602内设置有散热器8,设置的散热器8工作时扇叶转动,使得将散热流道1601内的热量经散热孔1602抽排出去;
[0031]参阅图2至图4,壳体1的对向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进风结构13,进风结构13包括扣板12,扣板12一侧设置有多个连接柱1201,每个连接柱1201分别插接在凹槽103上对应的连接孔104内,进而使得将扣板12可拆卸地卡扣在凹槽103内,连接柱1201与连接孔104接触处设置有防滑套1202,设置的防滑套1202能增强连接柱1201与连接孔104之间的紧密度,避免连接柱1201从连接孔104内滑脱导致扣板12从凹槽103内脱离;
[0032]扣板12内侧与凹槽103槽底之间构成有若干个进风流道1301,进风流道1301的上半部呈竖立状,下半部呈向外倾斜状,每个进风流道1301的顶部均设置有与散热流道1601贯通的进风孔1302,外界的空气可经进风流道1301进入然后从进风孔1302进入到散热流道1601内,使得壳体1内部与外侧保持空气流通状;
[0033]参阅图4,进风结构13内部设置有除湿结构14与除尘结构15,除湿结构14位于除尘结构15上方,除尘结构15包括安装板1501,安装板1501设置在进风流道1301的下半部一侧壁上,安装板150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网片1502,设置的安装板1501可从进风流道1301的下半部侧壁上卸下,而通过设置的网片1502,在空气经进风流道1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GIN灌浆记录仪,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通过隔片(102)承载设置有记录仪本体(2),所述隔片(102)与壳体(1)内底之间,以及记录仪本体(2)周侧壁与壳体(1)内侧壁之间均设置有散热流道(1601),所述壳体(1)内底贯通设置有散热孔(1602),所述散热孔(1602)内设置有散热器(8);所述壳体(1)的对向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进风结构(13),所述进风结构(13)内部设置有除湿结构(14)与除尘结构(15),所述除湿结构(14)位于除尘结构(15)上方,除尘结构(15)用于拦截进入进风结构(13)内的灰尘,除湿结构(14)用于拦截预进入到散热流道(1601)的湿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IN灌浆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结构(13)包括扣板(12),所述扣板(12)通过凹槽(103)卡扣在壳体(1)的外侧,所述扣板(12)内侧与凹槽(103)槽底之间构成有若干个进风流道(1301),所述进风流道(1301)的上半部呈竖立状,下半部呈向外倾斜状,每个所述进风流道(1301)的顶部均设置有与散热流道(1601)贯通的进风孔(13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GIN灌浆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结构(14)包括组装板(1401),所述组装板(1401)设置有两块,两块所述组装板(1401)对向设置在进风流道(1301)的上半部两侧壁上,两块所述组装板(1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胜杨雄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鸿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