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式能见度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215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图像式能见度检测系统,包括响应终端组件、减震组件、调节组件、调控处理组件、检测靶标、工作站、交换机和控制主机本体,所述检测道路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终端组件中的支撑底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控处理组件对采集的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计算当前道路中的能见度数值,并通过响应终端组件向司机发出示警,便于在公路沿线密集布设,实现了公路能见度的全程监测,提高了检测系统的实用性,利用设置的减震组件提高了检测系统的抗震性能,避免调控处理组件因震动而损坏,延长了系统的使用寿命,利用设置的调节组件在检测过程中调节摄像头本体的高度和位置,避免摄像头本体受到植被的遮挡导致图像采集失败,提高了检测系统的工作稳定性。作稳定性。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图像式能见度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预警
,具体为一种图像式能见度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公路具有点多、线长等特点,特别是团雾天气、视线不良等情况具有很强的偶发及地域的不确定性,在其影响下,局部范围内极易出现能见度突然急剧降低的情况,如不能连续布设能见度检测仪进行实时观测,极易诱发重特大交通事故,因此需要使用能见度检测系统实时检测道路中的能见度数据,并为司机提供情报示警,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现有的能见度检测系统多采用红外线技术进行检测,虽然能实现检测效果,但受检测原理影响导致精度不足,无法在公路沿线密集布设,难以实现公路能见度的全程监测,不能够为交通提供有效的参考,因此降低了检测系统的实用性;同时检测终端大多固定安装在检测支架上,难以在检测的过程中调节终端的位置,容易受到路边植被的遮挡而导致信息采集失败,从而影响了检测系统的工作稳定性;且现有检测系统的抗震性能差,在使用的过程中调控系统容易因震动而产生损坏,进而影响了检测系统的使用寿命,因此设计一种图像式能见度检测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式能见度检测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图像式能见度检测系统,包括响应终端组件、检测终端组件、减震组件、调节组件、清洁组件、调控处理组件、检测靶标、工作站、交换机和控制主机本体,所述检测道路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终端组件中的支撑底座,且检测道路安装支撑底座的一侧布置有检测靶标,检测道路上设置有响应终端组件中的龙门支架,且支撑底座位于龙门支架与检测靶标之间,所述响应终端组件由龙门支架、情报板和高增益广播本体组成,龙门支架上设置有情报板,且情报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高增益广播本体。
[0005]优选的,所述检测终端组件由支撑底座、终端外壳、摄像头本体和防护罩组成,支撑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终端外壳,终端外壳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检修盖和控制盒,且终端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信号发送器本体。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调节组件中的安装支架,所述调节组件由安装支架、L型支架、丝杠电机、升降丝杠、轴承支架、连接块、滑移片、调节支架、调节气缸、调节块和连接支架组成,安装支架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L型支架,且L型支架上设置有丝杠电机,丝杠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升降丝杠的底端,且升降丝杠转动连接在轴承支架中,轴承支架固定安装在终端外壳的内部顶端。
[0007]优选的,所述升降丝杠上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内部嵌入安装的滚珠螺母与升降丝杠相互配合连接,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滑移片,且滑移片滑动连接在终端外壳一侧顶
部开设的滑槽中,滑移片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支架,且调节支架上通过转轴配合连接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滑槽,且连接滑槽中滑动连接有调节块,调节块转动连接调节气缸的输出端,且调节气缸固定在调节支架上。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支架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清洁组件中的连接台,所述清洁组件由连接台、清洁电机、传动齿轮、转动轴、连接齿轮和清洁支架组成,连接台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摄像头本体,且连接台的底部设置有防护罩,摄像头本体位于防护罩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罩上对称开设的通孔中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上固定套接有清洁支架,清洁支架与防护罩相互贴合,转动轴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连接齿轮,且连接齿轮与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传动齿轮固定在清洁电机的输出端上,且清洁电机对称安装在连接台的顶部。
[0010]优选的,所述控制盒的一侧设置有封闭盖,且控制盒顶部开设的凹槽中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盖,顶盖顶部对称开设的通孔中滑动连接有减震组件中的第一导柱,所述减震组件由第一导柱、支撑弹簧、减震支架、减震弹簧、第二导柱和限位台组成,第一导柱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调控处理组件中的调控板上,所述调控处理组件由图像采集模块、靶标识别模块、灰度化处理模块、滤波处理模块、亮度检测模块、图像分割模块、灰度值计算模块、能见度转化模块、能见度输出模块和调控板组成,且调控板滑动连接在减震支架上,调控板的顶部对称设置有支撑弹簧,且第一导柱位于支撑弹簧的内部,支撑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顶盖的底部,减震支架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在限位台上,限位台固定在控制盒的内壁上,且限位台上开设的通孔中滑动连接有第二导柱,第二导柱位于减震弹簧的内部,且第二导柱的底端固定在减震支架的顶部。
[0011]优选的,所述调控板控制连接信号发送器本体,且信号发送器本体控制连接交换机,交换机分别控制连接工作站、情报板和高增益广播本体,且工作站控制连接控制主机本体,调控板的一侧顶部分别设置有图像采集模块、靶标识别模块和灰度化处理模块,且调控板的一侧中心处分别设置有滤波处理模块、亮度检测模块和图像分割模块,调控板的一侧底部分别设置有灰度值计算模块、能见度转化模块和能见度输出模块。
[0012]优选的,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控制连接靶标识别模块,且靶标识别模块控制连接灰度化处理模块,灰度化处理模块控制连接滤波处理模块,且滤波处理模块控制连接亮度检测模块,亮度检测模块控制连接图像分割模块,且图像分割模块控制连接灰度值计算模块,灰度值计算模块控制连接能见度转化模块,且能见度转化模块控制连接能见度输出模块。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图像式能见度检测系统,通过设置摄像头本体来采集道路中的图像信息,随后通过调控处理组件依次对采集的图像进行识别处理、灰度化处理、滤波处理、亮度检测、图像分割、灰度值计算和能见度转化,计算当前道路中的能见度数值,并通过响应终端组件向司机发出示警,便于实现公路能见度的全程监测,能够为交通提供有效的参考,从而提高了检测系统的实用性,利用设置的减震组件对调控处理组件进行支撑,将调控处理组件固定在控制盒中,受到震动时利用设置的支撑弹簧和减震弹簧对产生的冲击进行缓冲,提高了检测系统的抗震性能,避免调控处理组件受到震动损坏,从而延长了系统的使用寿命,在检测的过程中,利用设置的丝杠电机带动升降丝杠转动,进而带动连接块、滑移片和调节支架沿着升降丝杠的方向上下移动,同时调节气缸带动调节块移动,利用调节块与连接支架的相互配合,带动连接支架绕着转轴转动,调节摄
像头本体的高度和位置,避免因摄像头本体受到路边植被的遮挡而导致图像采集失败,从而提高了检测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的放大图;
[0016]图3为图1中B区域的局部的放大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0018]图5为图4中C区域的局部的放大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图6中D区域的局部的放大图;
[0021]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流程图;
[0022]图9为本专利技术响应终端组件的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式能见度检测系统,包括响应终端组件(1)、检测终端组件(2)、减震组件(4)、调节组件(5)、清洁组件(8)、调控处理组件(9)、检测靶标(12)、工作站(13)、交换机(14)和控制主机本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道路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终端组件(2)中的支撑底座(201),且检测道路安装支撑底座(201)的一侧布置有检测靶标(12),检测道路上设置有响应终端组件(1)中的龙门支架(101),且支撑底座(201)位于龙门支架(101)与检测靶标(12)之间,所述响应终端组件(1)由龙门支架(101)、情报板(102)和高增益广播本体(103)组成,龙门支架(101)上设置有情报板(102),且情报板(10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高增益广播本体(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像式能见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终端组件(2)由支撑底座(201)、终端外壳(202)、摄像头本体(203)和防护罩(204)组成,支撑底座(201)的顶部设置有终端外壳(202),终端外壳(202)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检修盖(3)和控制盒(6),且终端外壳(202)的顶部设置有信号发送器本体(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图像式能见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201)的顶部设置有调节组件(5)中的安装支架(501),所述调节组件(5)由安装支架(501)、L型支架(502)、丝杠电机(503)、升降丝杠(504)、轴承支架(505)、连接块(506)、滑移片(507)、调节支架(508)、调节气缸(509)、调节块(510)和连接支架(511)组成,安装支架(50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L型支架(502),且L型支架(502)上设置有丝杠电机(503),丝杠电机(5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升降丝杠(504)的底端,且升降丝杠(504)转动连接在轴承支架(505)中,轴承支架(505)固定安装在终端外壳(202)的内部顶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图像式能见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丝杠(504)上设置有连接块(506),且连接块(506)内部嵌入安装的滚珠螺母与升降丝杠(504)相互配合连接,连接块(506)的一侧设置有滑移片(507),且滑移片(507)滑动连接在终端外壳(202)一侧顶部开设的滑槽中,滑移片(507)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支架(508),且调节支架(508)上通过转轴配合连接有连接支架(511),连接支架(511)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滑槽,且连接滑槽中滑动连接有调节块(510),调节块(510)转动连接调节气缸(509)的输出端,且调节气缸(509)固定在调节支架(508)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图像式能见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511)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清洁组件(8)中的连接台(801),所述清洁组件(8)由连接台(801)、清洁电机(802)、传动齿轮(803)、转动轴(804)、连接齿轮(805)和清洁支架(806)组成,连接台(801)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摄像头本体(203),且连接台(801)的底部设置有防护罩(204),摄像头本体(203)位于防护罩(204)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图像式能见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04)上对称开设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前方辛冠林化高伟刘珍吕东卫陈威达栗振兴杨凯闫超郭晓雷张平刘宗泽崔凯杨军闫成聪柳王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智慧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