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沉测定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2148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血沉管领域,提供一种血沉测定管。包括血沉管,血沉管的外侧壁设有刻度线,血沉管的底部水平套接并滑动有上手持部,上手持部的底部中间相对设有一对支撑座,支撑座的底部插接固定有活塞,血沉管的底部插接固定于活塞的中间,活塞滑动于试管,血沉管与试管连通,试管的底部连通有吸管,吸管的底部套有底套帽,血沉管的顶端套有顶套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血沉测定管中具有活塞结构,血沉管通过滑动于试管中的活塞来将血液和抗凝血剂先吸入试管中,再通过活塞压缩试管中的血液和抗凝血剂来将混合后的测试血液压入血沉管中。可在一吸一压血液的过程中,既可以完成血液与抗凝血剂的混合,又可以更清洁的通入待测试的血液。又可以更清洁的通入待测试的血液。又可以更清洁的通入待测试的血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沉测定管


[0001]本技术涉及血沉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沉测定管。

技术介绍

[0002]血沉是指,将抗凝血放入血沉管中垂直静置,红细胞由于密度较大而下沉。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
[0003]目前,用于血沉的检测方法有魏氏法和温氏法,魏氏法采用两端开口的魏氏血沉管,将血液用洗耳球吸入血沉管后放在专用血沉架检测或将一端用橡胶泥密封后放在血沉仪上进行计时检测,这种方法需要一个将血液转移到血沉管的过程,应用中用采血管采血,再将血液加入到血沉测定管测定血沉,其过程需用二支管进行二步操作,过程繁琐,并且很容易将血液泄漏,污染环境,造成生物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沉测定管,主要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血沉管通入血液及抗凝血剂时操作不便,易泄漏,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包括血沉管,所述血沉管的外侧壁设有刻度线,所述血沉管的底部水平套接并滑动有上手持部,所述上手持部的底部中间相对设有一对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插接固定有活塞,所述血沉管的底部插接固定于所述活塞的中间,所述活塞滑动于试管,所述血沉管与所述试管连通,所述试管的底部连通有吸管,所述吸管的底部套有底套帽,所述血沉管的顶端套有顶套帽。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血沉管通过滑动于试管中的活塞来将血液和抗凝血剂先吸入试管中,再通过活塞压缩试管中的血液和抗凝血剂来将混合后的测试血液压入血沉管中。在一吸一压过程中,既可以完成血液与抗凝血剂的混合,又可以更清洁的通入待测试的血液。
[0008]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有防脱钩。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座具有防脱钩可提高支撑座与活塞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上手持部的底部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试管的外侧壁滑动连接。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套管与试管之间滑动,可提高血沉管与活塞之间的垂直度,保证提拉上手持部时,活塞不会发生倾斜,提高活塞与试管间的气密性。
[0012]作为优选,所述活塞的底部中间设有通孔,所述血沉管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试管连通。
[0013]作为优选,所述血沉管的底部设有凸圈。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凸圈的血沉管,可与活塞配合的更加紧密。
[0015]作为优选,所述试管的底部设有下手持部。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手持部为试管提供了更方便的着力点,更方便操控。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优点:
[0018]血沉测定管中具有活塞结构,血沉管通过滑动于试管中的活塞来将血液和抗凝血剂先吸入试管中,再通过活塞压缩试管中的血液和抗凝血剂来将混合后的测试血液压入血沉管中。可在一吸一压血液的过程中,既可以完成血液与抗凝血剂的混合,又可以更清洁的通入待测试的血液。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记说明:
[0022]1、血沉管;2、试管;3、套管;4、吸管;5、底套帽;6、顶套帽;7、下手持部;8、上手持部;9、刻度线;10、支撑座;11、活塞;12、防脱钩;13、通孔;14、凸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血沉测定管技术方案:
[0025]包括血沉管1,血沉管1的外侧壁设有刻度线9,血沉管1的底部水平套接并滑动有上手持部8。
[0026]上手持部8的底部中间相对设有一对支撑座10,血沉管1穿行于支撑座10的中间。
[0027]支撑座10的底部插接固定有活塞11,血沉管1的底部插接固定于活塞11的中间,活塞11滑动于试管2,血沉管1与试管2连通,活塞11的底部中间设有通孔13,血沉管1通过通孔13与试管2连通。
[0028]上手持部8的底部设有套管3,套管3与试管2的外侧壁滑动连接。通过套管3与试管2之间滑动,提高血沉管1与活塞11之间的垂直度,保证提拉上手持部8时,活塞11不会发生倾斜,提高活塞11与试管2间的气密性。
[0029]试管2的底部连通有吸管4,吸管4的底部套有底套帽5,血沉管1的顶端套有底套帽6。
[0030]其中,支撑座10的底部设有防脱钩12。支撑座10具有防脱钩12可提高支撑座10与活塞11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0031]其中,血沉管1的底部设有凸圈14。具有凸圈14的血沉管1,可与活塞11配合的更加紧密。
[0032]其中,试管2的底部设有下手持部7。下手持部7为试管2提供了更方便的着力点,更方便操控。
[0033]使用时,先取下底套帽5,按压上手持部8,将活塞11向下压,压出试管2中空气。然
后先将吸管4深入抗凝血剂中,缓缓提拉上手持部8,吸取一定量的抗凝血剂。本实施例中,抗凝血剂充满吸管4即可达到要求的抗凝血剂量。然后将吸管4再深入带检测的血液中,继续提拉上手持部8,将血液先吸入试管2中。试管2的外侧壁也可增设刻度线或标示线,当试管2中液体容积达到要求值时,再度将底套帽5套在吸管4的底部,并取下底套帽6。然后按压上手持部8,活塞11压缩试管2中血液,血液被压入血沉管1中。当血沉管1中血液到达要求值时,停止按压底套帽6,然后垂直放置本实施例的血沉测定管,观察并记录血液的沉降率。
[00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沉测定管,包括血沉管(1),所述血沉管(1)的外侧壁设有刻度线(9),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沉管(1)的底部水平套接并滑动有上手持部(8),所述上手持部(8)的底部中间相对设有一对支撑座(10),所述支撑座(10)的底部插接固定有活塞(11),所述血沉管(1)的底部插接固定于所述活塞(11)的中间,所述活塞(11)滑动于试管(2),所述血沉管(1)与所述试管(2)连通,所述试管(2)的底部连通有吸管(4),所述吸管(4)的底部套有底套帽(5),所述血沉管(1)的顶端套有底套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沉测定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永胜杨元锋夏永兵吴银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夏瑞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