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射频识别装置、无线网络平台及其运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1888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装置、无线网络平台及其运作方法,可大幅降低其结构复杂度及生产成本,以提升市场上的竞争力。该无线射频识别装置包含传收模块及判断模块。当传收模块接收到无线射频讯号且该无线射频讯号包含转送指令时,判断模块判断转送指令之目的地信息是否对应于该无线射频识别装置并选择性地透过传收模块发射无线射频讯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射频识别,尤指一种无线射频识别(RFID)装置、无线网络平台及其运 作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相关的研究领域 发展得相当迅速,并且应用RFID的相关产品亦逐渐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所谓的「RFID 技术」,简言之,即是由标签(tag)及读取器(reader)所组成的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 术。一般而言,RFID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将一块极小的RFID标签芯片放置或内嵌 于产品之中,RFID标签芯片中储存的产品数据能够透过射频讯号被发送到RFID标签读取 器以做为追踪之用。由于RFID技术在进行识别工作时 并不需人工操作,因此,RFID技术可 适用于工厂自动化、货品销售、收费系统或车辆身分识别等方面。举例而言,一种最新发展的EPC(电子产品码)ClG2(Class 1,Generation 2)超高 频RFID技术,其主要用途仍在于无线识别的应用。其与前一代技术的最大区别在于第二代 超高频RFID标签的数据储存容量大幅增加。当RFID标签读取器欲读取某一 RFID标签上 的信息时,RFID标签读取器将会发射标签读取讯号至该RFID标签。当该RFID标签接收到 标签读取讯号后,该RFID标签即会产生一响应讯号并将其传送至该RFID标签读取器。然而,当许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欲于彼此之间互相传递讯息时,每个RFID标签 读取器可能就需要额外配置网络单元以透过网络进行讯息的传输,这样将使得每一个RFID 标签读取器均成为复杂且高成本的终端设备,亦连带影响其市场竞争力。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范畴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装置、无线网络平台及其运 作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装置、无线网络平台及其运 作方法,可大幅降低其结构复杂度及生产成本,以提升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RFID装置。实际上,该RFID装置可以是超高频RFID标签读取 器。于此实施例中,该RFID装置包含传收模块及判断模块。传收模块的功用在于传送及接 收符合无线射频识别通讯协议的一无线射频讯号。至于判断模块则用以根据该无线射频讯 号来决定由该无线射频识别装置处理该无线射频讯号的内容,或是不处理该无线射频识别 讯号的内容,而是将该无线射频识别讯号透过传收模块转送至一目标无线射频识别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RFID装置运作方法。首先,当RFID装置接收到无线射频讯 号时,该方法判断无线射频讯号是否包含转送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无线射频讯号包含转送 指令,该方法判断转送指令的目的地信息是否对应于该RFID装置。若判断结果为转送指令的目的地信息并未对应于该RFID装置,则该方法将会发射该无线射频讯号。最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由复数个RFID装置所组成的无线网络平台。其中每一个RFID装置均包含传收模块及判断模块。传收模块的功用在于传送及接收符合无线射频识别 通讯协议的一无线射频讯号。至于判断模块则用以根据该无线射频讯号来决定由该无线射 频识别装置处理该无线射频讯号的内容,或是不处理该无线射频识别讯号的内容,而是将 该无线射频识别讯号透过传收模块转送至一目标无线射频识别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其中,RFID装置能 够藉由其既有的无线传输特性建构无线网络平台,并透过转送(relay)的方式于各个RFID 装置间进行讯息的相互传递。此外,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RFID装置并不需要额外配置网络单 元即可达到彼此传输讯息的功能,故可大幅降低其结构复杂度及生产成本,以提升市场上 的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 (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RFID装置的功能方块图。图1 (b)为指令帧的一范例。图2(a)及图2(b)系分别绘示网络模块自控制模块与判断模块接收到讯息的不同 讯号处理流程。图3(a)为当判断模块接收到讯号时的讯号处理流程。图3(b)及图3(c)系分别绘示判断模块自控制模块及判断模块接收到讯息的不同 讯号处理流程。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RFID装置运作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具体实施例的无线网络平台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SlO S82:流程步骤1、21 24 =RFID 装置 13 数据库2:无线网络平台10:传收模块12 判断模块 14 读取模块16 标签模块 18 控制模块15:网络模块 120:冲突防止单元211、221、231、241 讯号发射范围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RFID装置、无线网络平台及其运作方法。根据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RFID装置。于此实施例中,该RFID装置可以是一超高频 RFID标签读取器。请参照图1 (a),图1 (a)为该RFID装置的功能方块图。如图1 (a)所示,RFID装置1包含传收模块10、判断模块12、数据库13、读取模块 14、网络模块15、标签模块16及控制模块18。其中判断模块12还包含冲突防止单元120 ; 判断模块12耦接至传收模块10、数据库13、读取模块14、网络模块15及标签模块16 ;控制 模块18则耦接至读取模块14、网络模块15及标签模块16。RFID装置1包含以下三种模式标签模式、读取模式、及网络模式。一般情况下, 预设的模式为标签模式,以随时准备接收来自其它RFID装置的指令。 传收模块10系用以传送及接收符合无线射频识别通讯协议的无线射频讯号;判 断模块12根据该无线射频讯号决定由RFID装置1处理该无线射频讯号的内容,或是不处 理该无线射频识别讯号的内容而是将该无线射频识别讯号透过传收模块10转送至目标无 线射频识别装置。当传收模块10接收到一无线射频讯号时,判断模块12将会先判断该无线射频讯 号是否包含转送指令。若判断模块12的判断结果为该无线射频讯号包含转送指令,判断模 块12将RFID装置的模式设定为网络模式,并进一步判断转送指令所指的目的地。若转送 指令所指的目的地为RFID装置1,这代表着该无线射频讯号所包含的信息即是要传给RFID 装置1,故判断模块12将会传送该无线射频讯号至网络模块15。网络模块15于接收到无 线射频讯号后,会先对该讯号所包含的已封装(capsulated)的指令帧(command frame)进 行解封装(decapsulate),以及将解封装后的指令传送给控制模块18,进行后续的处理。于此实施例中,所谓的「封装」即是将欲传送的指令加上目的地信息(例如转送目 的地的EPC)、来源信息(例如转送来源的EPC)及检验指令(例如checksum指令),以形成 已封装的指令帧,如图1(b)所示。相反地,所谓的「解封装」即是将如图1(b)的指令帧除 去目的地信息、来源信息及检验指令等项目,以得到欲传送的指令。若转送指令所指的目的地并非RFID装置1,这代表着该无线射频讯号转送的最终 目的地并不是RFID装置1。因此,判断模块12将会进行转送的动作,以将该无线射频讯号 转送至下一级的RIFD装置。于实际应用中,由于数据库13记录并储存有复数个转送路径,判断模块12即可藉 由转送指令中的目的地信息(例如转送目的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传收模块,用以传送及接收符合无线射频识别通讯协议的一无线射频讯号;以及一判断模块,耦接至该传收模块,用以根据该无线射频讯号来决定由该无线射频识别装置处理该无线射频讯号的内容,或是不处理该无线射频识别讯号的内容而是将该无线射频识别讯号透过该传收模块转送至其它目标无线射频识别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