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支撑的整合型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172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质量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支撑的整合型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前端WEB应用模块用于实现医院质量安全管理的各项业务功能;后端数据归集服务模块用于整合医疗安全相关的数据,通过规则化、指标化处理,为前端WEB应用提供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质量管理的纸质记录电子信息化,记录效率提升,能够实时查看临床科室的质控记录,实时查看职能部门的督导反馈,管理效率提升;将与科室质控工作相关的综合目标考核、不良事件管理、违规扣罚、单病种管理、医院制度文件等集成到该平台,为科室质控工作开展提供材料支持;将指标数据可视化,图形化看板展示更加直观,时间趋势变化更加明了。时间趋势变化更加明了。时间趋势变化更加明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数据支撑的整合型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质量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据支撑的整合型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国家《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要求建立覆盖全院、全程和全员的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医疗质量管理院、科两级责任制。一线科室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基层单元,是质量改进提升的主体部门,承担着落实质量管理计划、组织质量检查、数据采集分析和持续质量改进等重要任务。但在日常管理中,科室质量安全管理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质量检查呈现出片段化和碎片化现象,质控活动不持续,记录不完整,医疗质量监管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闭环。
[0003]医疗大数据技术深刻改变着医疗质量管理模式,成为管理者评估现状、发现问题、实施改进和绩效评价的重要支撑。在国家新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数据权重占比达到60%,定量评价成为医院评审的主要方式;国家卫健委先后发布了13个专科和53个单病种管理指标,涵盖数百项结构、过程和结果指标。但因质量数据指标可用性低,缺乏专业的质量管理和数据挖掘工具,科室数据分析使用效率不高,科室质控工作仍然以定性评价为主,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和精准评价。
[0004]医疗质量是医院全部工作所取得的医疗效果(高、低、优、劣)的集中表现。它是医疗机构工作质量的核心。传统医疗质量是以诊断是否正确,治疗是否有效、及时、彻底,疗程长短,差错事故的有无,以及医疗工作效率、费用的高低等来评价的。若用现代质量学的概念来衡量传统医疗质量概念,一方面显得医疗质量范围与非医疗质量范围混淆不清;另一方面所有评价指标都是分解指标,而有些医疗质量特性(如尚未影响诊断符合率的诊断缺陷,非手术感染的交叉感染或其他损害等)均未列入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因此,近年来有的医院管理专家从现代质量概念出发,提出了新的医疗质量概念,其特点是:第一,以病例为确认医疗质量单元;第二,按医疗质量单元将医疗质量各基本特性包含在质量判定之内;第三,区分医疗质量范围,并将非医疗质量范围的因素排除在质量判定之外;第四,医疗质量诸基本特性均以预定的技术标准为判定依据;第五,采用可行的数据化方法等为原则。根据上述原则,可用以下形式来表述医疗质量概念。
[0005]目前,现有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0006]1.纸质记录:使用纸质记录本或纸张对月度质量管理会议和质量管理活动进行记录,对职能部门督查结果进行记录,耗时耗力。
[0007]2.质控管理不方便:不论是职能部门查看临床科室的质控记录,还是临床科室看到职能部门的督查结果,都受制于空间限制(必须到现场获取),不够及时高效,无法实时督导和实时反馈。
[0008]3.难以获取数据:科室的质控数据难以掌握,质量改进管理类似于盲人摸象。
[0009]4.获取的数据不准确:由于缺乏指标治理和归口管理,指标数据会出现不同人群从不同口径获取的情况,导致指标数据不准确、不可信,指标数据在管理上应用广度、深度
都不够。
[0010]5.注重结果管理,忽视过程管理,易造成科室为了应付检查、临时抱佛脚制造质量管理记录的现象。
[0011]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0012](1)质量管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不足:在当前的医疗质量管理中,科室质量安全管理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质量检查常出现片段化和碎片化的现象。
[0013](2)数据指标的应用效率低:现有医疗质量管理模式的质量数据指标的可用性低,缺乏专业的质量管理和数据挖掘工具,科室数据分析使用效率不高。质量控制工作还主要依赖于定性评价,缺乏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和精准评价。
[0014](3)传统质量管理方式的局限性:传统的质量管理的评价指标都是分解指标,无法全面评价医疗质量。一些医疗质量特性(如诊断缺陷,交叉感染等)并未被纳入评价指标。
[0015](4)质量管理数据的不准确性: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标管理和归口管理,同一指标数据可能由不同的人群从不同的口径获取,导致数据不准确、不可信。

技术实现思路

[001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支撑的整合型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17]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数据支撑的整合型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包括:
[0018]前端WEB应用模块,用于实现医院质量安全管理的各项业务功能;
[0019]后端数据归集服务模块,用于整合医疗安全相关的数据,通过规则化、指标化处理,为前端WEB应用提供支撑。
[0020]进一步,所述前端WEB应用模块包括职能端、临床医技端,其中职能端包括督导检查、科室质控记录督查、优先改进项目督查、违规扣罚、文档中心、系统管理模块以及pad端督导检查模块;
[0021]临床医技端包括待办任务、职能督查与科室自查、质控活动记录、科室优先改进项目、综合目标考核看板、科室不良事件、医院公共制度、院级监测指标、单病种管理、文档中心、系统管理模块。
[0022]进一步,所述前端WEB应用模块的各级账户建立自己的检查标准库,自由组合标准构建检查模板,通过移动端和电脑端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自动汇总,信息双向推送,彼此获知检查结果并进行反馈。
[0023]进一步,所述前端WEB应用模块的职能账户督导检查模块包括:
[0024]督导检查标准库:建立督导检查标准;
[0025]督导检查模块:从标准库中选取标准形成本次检查的检查表;
[0026]督导检查:填写督导检查得分和存在问题;
[0027]督导检查记录:呈现每次检查的的检查年度、检查月度、检查主题、被检科室代码、被检科室、检查时间、得分、记录人、检查状态、科室反馈情况、操作。
[0028]进一步,所述职能督查与科室自查包括:
[0029]检查列表,用于查看职能部门的督查结果;
[0030]科室自查,临床医技科室选择检查模板进行自查,记录得分和存在问题。
[0031]进一步,所述后端数据归集模块包括:
[0032]变量梳理单元,用于对形成指标所涉及的数据内涵进行梳理,对相同内涵的变量进行合并,梳理出变量列表,确保变量的唯一性,为对应指标位置做准备;
[0033]变量编号单元,用于对变量进行编号,形成变量ID;
[0034]指标梳理及编号单元,用于确定变量在指标中的所在位置,并对指标进行编号,形成指标ID;
[0035]指标身份证单元,用于建立指标身份证;
[0036]指标数据层级单元,包括直接从信息化获取的数据,需人工补充部分信息的数据,完全需要人工填写的数据,尚无法获取或获取难度高的数据;
[0037]数据校验规则单元,用于指标数据关系的比较;
[0038]人工查检与信息补充单元,用于通过医院质控平台向医务工作者推送电子查检表或信息补充页面,通过简单的查检信息补充,实现指标数据层级为需人工补充部分信息的数据,或完全需要人工填写的数据的收集和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数据支撑的整合型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WEB应用模块,用于实现医院质量安全管理的各项业务功能;后端数据归集服务模块,用于整合医疗安全相关的数据,通过规则化、指标化处理,为前端WEB应用提供支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支撑的整合型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WEB应用模块包括职能端、临床医技端,其中职能端包括督导检查、科室质控记录督查、优先改进项目督查、违规扣罚、文档中心、系统管理模块以及pad端督导检查模块;临床医技端包括待办任务、职能督查与科室自查、质控活动记录、科室优先改进项目、综合目标考核看板、科室不良事件、医院公共制度、院级监测指标、单病种管理、文档中心、系统管理模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据支撑的整合型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WEB应用模块的各级账户建立自己的检查标准库,自由组合标准构建检查模板,通过移动端和电脑端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自动汇总,信息双向推送,彼此获知检查结果并进行反馈。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据支撑的整合型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WEB应用模块的职能账户督导检查模块包括:督导检查标准库:建立督导检查标准;督导检查模块:从标准库中选取标准形成本次检查的检查表;督导检查:填写督导检查得分和存在问题;督导检查记录:呈现每次检查的的检查年度、检查月度、检查主题、被检科室代码、被检科室、检查时间、得分、记录人、检查状态、科室反馈情况、操作。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据支撑的整合型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职能督查与科室自查包括:检查列表,用于查看职能部门的督查结果;科室自查,临床医技科室选择检查模板进行自查,记录得分和存在问题。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支撑的整合型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数据归集模块包括:变量梳理单元,用于对形成指标所涉及的数据内涵进行梳理,对相同内涵的变量进行合并,梳理出变量列表,确保变量的唯一性,为对应指标位置做准备;变量编号单元,用于对变量进行编号,形成变量ID;指标梳理及编号单元,用于确定变量在指标中的所在位置,并对指标进行编号,形成指标ID;指标身份证单元,用于建立指标身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彬赵鼎婕邬贻萍刘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市立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