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式移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1571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出了站立式移位机,包括底架,底架共设置有两组,两组底架之间相对设置,底架上设置有承载机构,底架的两端安装有刹车轮,底架的上侧设置有主杆,主杆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横杠,横杠上安装有护膝板,主杆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支杆,支杆上设置有辅助机构,通过设置承载机构,医务人员可通过第一调节帽和第二调节帽对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进行同步滑动,使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之间逐渐靠拢,此时,第一上弯齿块和第二上弯齿块均与下弯齿板脱离,从而方便医务人员对承载板进行灵活调节,进而使患者处于最佳的站立姿势,通过设置辅助机构,可避免患者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倾倒,有效提高移位机的整体安全性。全性。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站立式移位机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的,涉及站立式移位机。

技术介绍

[0002]站立式移位机主要是由底座、脚轮、主杆、脚踏板和护膝垫组成。使用站立式移位机,一个护理人员可以轻松的帮助病人从床、座椅、轮椅、马桶等处提升起来。站立式移位机适合让腿脚不方便的人站立移位使用,方便维持并改善病人的活动能力。
[0003]现有的站立式移位机在使用时,医务人员需要先将患者搀扶至移位机底部的踏板上,并通过旋转背托支撑患者站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踏板的固定式安装,使得患者可能并不是最佳的站立姿势,导致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较差,因此,现有的站立式移位机在使用过程中承载局限性。为此,我们提出站立式移位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站立式移位机,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现有的站立式移位机难以使患者处于最佳的站立姿势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站立式移位机,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底架之间相对设置,所述底架上设置有承载机构,所述底架的两端安装有刹车轮,所述底架的上侧设置有主杆,所述主杆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横杠,所述横杠上安装有护膝板,所述主杆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上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主杆上设置有背托,所述背托与主杆转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底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限位板呈U形结构设置,所述限位板的内侧设置有下弯齿板,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限位板滑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均与承载板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板的上侧设有脚垫,所述脚垫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凸条。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左端设有第一上弯齿块,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后侧设置有第一调节帽,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右端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上缠绕有复位弹簧。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板与第一活动板之间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活动板的右端设有第二上弯齿块,所述第二活动板的后侧设置有第二调节帽。
[0010]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立杆,所述立杆与支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立杆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与立杆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套筒的顶端设置有臂托,所述臂托上设有记忆棉垫,所述套筒的内侧壁上绞合有内螺纹,所述套筒的内侧设置有预紧杆。
[0012]优选的,所述预紧杆的外侧壁上绞合有外螺纹,所述预紧杆与套筒通过螺纹咬合
连接,所述预紧杆的外表面上设有助力棒,所述助力棒与预紧杆连接。
[001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14]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承载机构,在使用时,医务人员可通过第一调节帽和第二调节帽对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进行同步滑动,使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之间逐渐靠拢,此时,第一上弯齿块和第二上弯齿块均与下弯齿板脱离,从而方便医务人员对承载板进行灵活调节,进而使患者处于最佳的站立姿势,从而提高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减小患者痛苦,同时,复位弹簧的设置,提高衔接处的稳定性,避免打滑现象发生;
[0015]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辅助机构,在使用时,患者可通过将胳肢窝靠在记忆棉垫上来获得支撑点,从而避免患者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倾倒,有效提高移位机的整体安全性,同时,医务人员还能通过助力棒和预紧杆对套筒进行升降并固定,进而对臂托的高低进行调节,从而方便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侧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局部结构剖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局部结构侧视图图一;
[0021]图5为本技术局部结构侧视图图二;
[0022]图中:1、底架;11、刹车轮;2、主杆;3、横杠;4、护膝板;5、支杆;6、背托;7、承载机构;71、限位板;72、下弯齿板;73、承载板;74、第一活动板;741、第一上弯齿块;742、第一调节帽;743、限位杆;744、复位弹簧;75、第二活动板;751、第二上弯齿块;752、第二调节帽;76、脚垫;77、防滑凸条;8、辅助机构;81、立杆;82、套筒;83、臂托;84、记忆棉垫;85、预紧杆;86、助力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站立式移位机,包括底架1,底架1共设置有两组,两组底架1之间相对设置,底架1上设置有承载机构7,底架1的两端安装有刹车轮11,底架1的上侧设置有主杆2,主杆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横杠3,横杠3上安装有护膝板4,主杆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支杆5,支杆5上设置有辅助机构8,主杆2上设置有背托6,背托6与主杆2转动连接,底架1、主杆2、横杠3、支杆5通过螺栓相互连接,支杆5上设有胶套,主杆2上设置有对背托6进行限位的支撑件,当患者转动背托6进入到移位机内部时,支撑件可对背托6进行限位和支撑,从而避免背托6发生反向转动。
[0026]承载机构7包括限位板71,限位板71与底架1通过螺栓连接,限位板71呈U形结构设
置,限位板71的内侧设置有下弯齿板72,限位板71上设置有承载板73,承载板73与限位板71滑动连接,承载板73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活动板74和第二活动板75,第一活动板74和第二活动板75均与承载板73滑动连接,承载板73的上侧设有脚垫76,脚垫76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凸条77,第一活动板74的左端设有第一上弯齿块741,第一活动板74的后侧设置有第一调节帽742,第一活动板74的右端设有限位杆743,限位杆743的外表面上缠绕有复位弹簧744,第二活动板75与第一活动板74之间相对设置,第二活动板75的右端设有第二上弯齿块751,第二活动板75的后侧设置有第二调节帽752,下弯齿板72与限位板71通过螺栓连接,防滑凸条77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防滑凸条77之间呈等距分布设置,第一上弯齿块741、第一调节帽742和限位杆743均通过螺栓与第一活动板74连接,第二上弯齿块751和第二调节帽752均通过螺栓与第二活动板75连接,第二活动板75的左端开设有孔,且孔与限位杆743同轴心,孔的内侧壁与限位杆743的外侧壁间隙配合设置,复位弹簧744的一端与第一活动板74连接,且复位弹簧744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板75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承载机构7,在使用时,医务人员可通过第一调节帽742和第二调节帽752对第一活动板74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站立式移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所述底架(1)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底架(1)之间相对设置,所述底架(1)上设置有承载机构(7),所述底架(1)的两端安装有刹车轮(11),所述底架(1)的上侧设置有主杆(2),所述主杆(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横杠(3),所述横杠(3)上安装有护膝板(4),所述主杆(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支杆(5),所述支杆(5)上设置有辅助机构(8),所述主杆(2)上设置有背托(6),所述背托(6)与主杆(2)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立式移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7)包括限位板(71),所述限位板(71)与底架(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限位板(71)呈U形结构设置,所述限位板(71)的内侧设置有下弯齿板(72),所述限位板(71)上设置有承载板(73),所述承载板(73)与限位板(71)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站立式移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73)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活动板(74)和第二活动板(75),所述第一活动板(74)和第二活动板(75)均与承载板(73)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板(73)的上侧设有脚垫(76),所述脚垫(76)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凸条(7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站立式移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荣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洛克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