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模块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1328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影模块及图像形成装置,涉及成像技术领域。定影模块包括第一工作辊、第二工作辊、施压组件、解压组件和联动件;第一工作辊和第二工作辊为工作面互相抵接并且能够夹持打印介质的一组对辊,施压组件对第一工作辊加压,将第一工作辊压向第二工作辊;解压组件包括有操作组件和从动件,施压组件的数量为多个,操作组件和从动件均对应地设置有施压组件,从动件通过联动件与操作组件建立联动。当打印介质在第一工作辊和第二工作辊之间发生卡纸时,由于从动件通过联动件与操作组件建立联动,单手操作即可使所有的施压组件对第一工作辊的压力都能够被解除,从而可以取出卡纸,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影模块及图像形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定影模块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图像形成装置脱胎于80年代末的激光照排技术,流行于90年代中期,它是将激光扫描技术和电子照相技术相结合的打印输出设备。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定影模块,定影模块用于对纸张上的碳粉图像进行定影。定影模块包括一个加热辊和一个加压辊,加热辊与加压辊压力接触,形成一个夹压区,转印后的纸张进入夹压区,利用热量和压力将图像定影在纸张上。由于加热辊和加压辊压力接触,当纸张折皱或其他原因,当纸张进入加热辊和加压辊之间的夹压区时,会发生卡纸问题。
[0003]相关技术中,定影模块还包括框架、两个拉簧和两个操作手柄,框架上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的后端盖,加热辊和加压辊安装在框架上,两个拉簧分别位于加热辊的两端,加热辊和加压辊的两端分别配置有一个可转动的连接板,每个拉簧连接在加热辊上的连接板和加压辊的连接板之间,两个拉簧用于使加热辊和加压辊压力接触,两个操作手柄分别与两个拉簧靠近加热辊的一端连接。当纸张在加热辊和加压辊之间发生卡纸时,先打开后端盖,然后通过左手转动一个操作手柄,使得对应的拉簧拉伸,通过右手转动另一个操作手柄,使得对应的拉簧拉伸,两个拉簧被拉伸过程中,加热辊和加压辊之间的压力解除,从而可以取出卡纸。
[0004]然而,当纸张在加热辊和加压辊之间发生卡纸时,需要使用双手操作,会出现操作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影模块及图像形成装置,以解决当纸张在加热辊和加压辊之间发生卡纸时,需要使用双手操作,会出现操作不便的问题。
[0006]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影模块,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上,包括第一工作辊、第二工作辊、施压组件、解压组件和联动件;
[0007]所述第一工作辊和所述第二工作辊为工作面互相抵接并且能够夹持打印介质的一组对辊,所述施压组件对所述第一工作辊加压,将所述第一工作辊压向所述第二工作辊,所述解压组件用于解除所述施压组件对所述第一工作辊的压力,以使得所述打印介质能够从所述第一工作辊和所述第二工作辊之间被取出;
[0008]所述解压组件包括有操作组件和从动件,施压组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操作组件和所述均对应地设置有所述施压组件,所述从动件通过所述联动件与所述操作组件建立联动,使得所述从动件能跟随所述操作组件运动,进而使得所有的所述施压组件对所述第一工作辊的压力都能够被解除。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操作组件包括第一操作柄和第一凸轮,所述第一操作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凸轮转动;
[0010]所述从动件包括第二凸轮,所述联动件为联动轴,所述联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在所述联动轴的传动下随着所述第一凸轮转动,以实现所述施压组件对所述第一工作辊的解压动作。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施压组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回弹力将所述第一工作辊压向所述第二工作辊,所述第一凸轮转动时将所述弹性件压缩,以解除所述弹性件施加在所述第一工作辊上的回弹力。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施压组件还包括加压片,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加压片上,所述弹性件的回弹力通过所述加压片施加在所述第一工作辊上;
[0013]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均与一个所述加压片的一端相抵接,当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转动时带动对应的所述加压片移动,以使所述加压片解除对所述第一工作辊的压力。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框架,所述第一工作辊、所述第二工作辊、所述施压组件、所述解压组件和所述联动件均安装在所述框架上;
[0015]所述框架上设有供所述第一工作辊安装的第一开口和供所述第二工作辊安装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工作辊在所述第一开口内可移动,所述框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加压片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工作辊抵接在所述加压片的中间。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槽包括进入段、引导段和卡接段,所述加压片安装到所述安装槽中时,先从所述进入段移动到所述安装槽中,再经过所述引导段移动到所述卡接段内;
[0017]所述进入段在所述进入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引导段连通,所述卡接段在所述卡接段的延伸方向上与所述引导段连通,所述进入段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卡接段的延伸方向,以使得所述加压片保持在所述卡接段内。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框架上还设有限位部,所述加压片上对应地设有连接部,所述限位部和所述连接部配合,用以约束所述加压片的移动轨迹。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影模块上设有可开合的后端盖,所述第一凸轮的边缘上设置有联动把手,所述联动把手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后端盖相抵接的弧形导向面,当所述后端盖关闭时,所述后端盖的内表面挤压所述弧形导向面带动所述联动把手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凸轮转动复位,并带动所述第二凸轮复位。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轮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二凸轮设置有第二孔,所述联动轴的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头和第二卡接头,所述第一卡接头的截面形状和所述第一孔的轮廓相匹配,所述第二卡接头的截面形状和所述第二孔的轮廓相匹配,以使所述第一卡接头和所述第二卡接头分别插接在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中。
[0021]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如上所述的定影模块;
[0022]所述定影模块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内。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影模块及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一工作辊、第二工作辊、施压组件、解压组件和联动件;第一工作辊和第二工作辊为工作面互相抵接并且能够夹持打印介质的一组对辊,施压组件对第一工作辊加压,将第一工作辊压向第二工作辊,解压组件用于解除施压组件对第一工作辊的压力,以使得打印介质能够从第一工作辊和第二工作
辊之间被取出;解压组件包括有操作组件和从动件,施压组件的数量为多个,操作组件和从动件均对应地设置有施压组件,从动件通过联动件与操作组件建立联动,使得从动件能跟随操作组件运动,进而使得所有的施压组件对第一工作辊的压力都能够被解除。当打印介质在第一工作辊和第二工作辊之间发生卡纸时,由于从动件通过联动件与操作组件建立联动,单手操作即可使所有的施压组件对第一工作辊的压力都能够被解除,从而可以取出卡纸,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影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中的A

A的剖面示意图;
[0027]图3为图1中的定影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影模块,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作辊、第二工作辊、施压组件、解压组件和联动件;所述第一工作辊和所述第二工作辊为工作面互相抵接并且能够夹持打印介质的一组对辊,所述施压组件对所述第一工作辊加压,将所述第一工作辊压向所述第二工作辊,所述解压组件用于解除所述施压组件对所述第一工作辊的压力,以使得所述打印介质能够从所述第一工作辊和所述第二工作辊之间被取出;所述解压组件包括有操作组件和从动件,所述施压组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操作组件和所述从动件均对应地设置有所述施压组件,所述从动件通过所述联动件与所述操作组件建立联动,使得所述从动件能跟随所述操作组件运动,进而使得所有的所述施压组件对所述第一工作辊的压力都能够被解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组件包括第一操作柄和第一凸轮,所述第一操作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凸轮转动;所述从动件包括第二凸轮,所述联动件为联动轴,所述联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在所述联动轴的传动下随着所述第一凸轮转动,以实现所述施压组件对所述第一工作辊的解压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组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回弹力将所述第一工作辊压向所述第二工作辊,所述第一凸轮转动时将所述弹性件压缩,以解除所述弹性件施加在所述第一工作辊上的回弹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组件还包括加压片,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加压片上,所述弹性件的回弹力通过所述加压片施加在所述第一工作辊上;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均与一个所述加压片的一端相抵接,当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转动时带动对应的所述加压片移动,以使所述加压片解除对所述第一工作辊的压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架,所述第一工作辊、所述第二工作辊、所述施压组件、所述解压组件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林王笑翀凌朝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