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赖氨酸产品的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氨基酸产品制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产赖氨酸产品的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蛋白是饲料最昂贵的原料,主要来源于动物(鱼粉、鸡肉粉)、植物(豆粕、菜粕、棉仔粕、杂粕)。加大饲料原料降解,氮循环和绿色降解饲料研究,提升蛋白原料的消化吸收率,提升养殖行业的闭环氮循环效率,降低环境氮排放,是绿色养殖的未来。
[0003]饲料蛋白含量成为行业饲料攀比的金标准,蛋白减量与行业需要的快速生长成为一对很难平衡的矛盾。减量的唯一渠道在于提升动物对蛋白原料的消化吸收。目前有两种途径,即体内和体外提升。氨基酸是动物营养和饲料中最重要的营养成分,通过平衡氨基酸,降低粗蛋白水平,促进了合成氨基酸在饲料中的用量大幅度增加。
[0004]在以玉米豆粕为基础的日粮中,赖氨酸是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家禽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添加赖氨酸和其它必需氨基酸的平衡日粮在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和生长性能以及降低氮排放方面都有重要作用。L
‑
氨基酸硫酸盐是一种复合型氨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赖氨酸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对赖氨酸生产菌株发酵后形成的发酵液进行匀浆处理,裂解菌体获得匀浆液,所述发酵液中含有镁离子;(2)在钙离子存在下,以碱性蛋白酶对所述匀浆液进行第一次酶解,获得第一酶解液;(3)在锰离子存在下,以中性蛋白酶和溶菌酶对所述第一酶解液进行第二次酶解,获得第二酶解液;(4)在铜离子存在下,以酸性蛋白酶对所述第二酶解液进行第三次酶解,获得终酶解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酶解时,pH值为8.0
‑
10.0,时间为5
‑
6h,温度为40℃
‑
50℃,钙离子的浓度为1
‑
5mmol/L,镁离子的浓度为3
‑
8mmol/L,碱性蛋白酶的加入量为菌体蛋白干重的5
‑
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酶解时,pH值为5.0
‑
8.0,时间为5
‑
6h,温度为40℃
‑
50℃,锰离子的浓度为3
‑
5mmol/L,中性蛋白酶和溶菌酶的总加入量为菌体蛋白干重的5
‑
10%,中性蛋白酶和溶菌酶的质量比为(2
‑
3):1。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次酶解时,pH值为3.0
‑
5.0,时间为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苏龙,宫卫波,杨帆,付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