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正反循环旋流喷射的超深岩盐造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1322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正反循环旋流喷射的超深岩盐造腔装置,包括注水管线、泥浆管线、回卤管线以及其形成的回路上的若干阀门,所述注水管线和回卤管线之间连接有中心管;所述泥浆管线和回卤管线之间连接有外管,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中心管的外部;所述中心管上开设有回流孔,且内部设有封堵装置;所述中心管的底部设有喷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正向循环时通过喷射装置的结构设计实现喷射头的3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正反循环旋流喷射的超深岩盐造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盐岩造腔
,尤其涉及一种可正反循环旋流喷射的超深岩盐造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下储气利用地下多孔岩层或封闭洞穴储存燃气。是储存大量燃气较为经济和安全的方法。主要作用是调节燃气的季节供需不平衡,保证供气高峰的需要;使长距离输气管线和设备均衡运行,以提高管线和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输气成本;在发生事故等紧急情况下保障供气;盐岩储气库的设计施工中,往往需要运用到盐岩储气库造腔模拟装置进行模拟测试,以保障可行性和可靠性,才得以制定下一步计划。
[0003]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1473296.4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盐岩储气库造腔模拟装置,它涉及天然气地下储气库
;腔体上端设置有生产套管,生产套管内插设有中心管,生产套管外部套设有表面套管;所述的中心管上连接有注水口和注油口;所述的中心管与生产套管之间形成环空,气罐通过气阀、第一压力表和管路与环空连接;所述的中心管上连接有第二压力表,中心管内设置有气水界面测量仪;所述的第一压力表、第二压力表和气水界面测量仪与计算机连接。该种造腔方法中心管在腔内水的喷射太近,当腔体形成一定大小以后就不容易喷不到较远的腔壁,溶盐速率变低导致造腔效率低,无法适用于实际生产。
[0004]又如,专利申请号为CN 200520016953.3的的专利文件公开了喷射式造腔工具。虽然实现了喷头旋转造腔,但是造腔时在底部水流扰动较大溶腔速度快,在中上部的溶盐造腔效果随着扰动的较小而减慢,形成的腔体形态不够稳定,而且排量相对较小,造腔效率低。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种可以实现盐岩高效造腔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正反循环旋流喷射的超深岩盐造腔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正反循环旋流喷射的超深岩盐造腔装置,包括注水管线、泥浆管线、回卤管线以及其形成的回路上的若干阀门,所述注水管线和回卤管线之间连接有中心管;所述泥浆管线和回卤管线之间连接有外管,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中心管的外部;所述中心管上开设有回流孔,且内部设有封堵装置;所述中心管的底部设有喷射装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封堵装置包括伸缩机构、卡壁机构、密封机构和密封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卡壁机构和密封机构均为中空圆柱形结构,且中心均设有格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喷射装置包括连接座、旋转机构、喷射头,所述喷射头通过旋转机构安装在连接座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外壳、旋转轴套和旋转轴承,所述旋转轴套和外壳之
间设置有所述旋转轴承。
[0011]进一步的,所述喷射头水平横向设置,且数量为不少于2个。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正向循环时通过喷射装置的结构设计实现喷射头的360
°
全方位喷射,将中心管内的压力转化为旋流,增加中心管内水的喷射距离,增加腔内扰动提高溶盐速率,实现底部高效造腔;间隔替换反循环造腔,实现中、上部的高效造腔,形成的腔体腔体形态更加稳定,可有效实现盐岩高效造腔。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A

A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反循环流程图;
[0019]图中:1

注水管线;2

泥浆管线;3

回卤管线;4

中心管;5

外管;6

封堵装置;61

伸缩机构;62

卡壁机构;63

密封机构;64

密封板;7

回流孔;8

连接座;9

旋转机构;91

外壳;92

旋转轴套;93

旋转轴承;10

喷射头;11

喷射腔;12

定位环;13

格板;14

第一内杆;15

第二内杆;16

泥浆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优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如图1

2所示,一种可正反循环旋流喷射的超深岩盐造腔装置,包括注水管线1、泥浆管线2、回卤管线3以及其形成的回路上的若干阀门,所述注水管线1连接注水泵,所述注水管线1和回卤管线3之间连接有中心管4,且连接处设有阀门H2。所述注水管线1和回卤管线3上依次安装有阀门Z3、阀门Z1和阀门H1。
[0022]所述泥浆管线2连接泥浆泵16,所述泥浆管线2和回卤管线3之间连接有外管5,所述外管5套设于所述中心管4的外部,且所述中心管4向所述外管5的外部延伸。所述泥浆管线2和回卤管线3上依次安装有阀门Z4、阀门Z2和阀门H3。
[0023]所述中心管4上开设有回流孔7,数量优选为两个,且分设于所述中心管4的两侧。
[0024]所述中心管4内设有封堵装置6,如图3所示,所述封堵装置6包括伸缩机构61、卡壁机构62、密封机构63和密封板64,所述伸缩机构61为两阶伸缩装置,所述伸缩机构61包括外壳、第一内杆14、第二内杆15和驱动机构,所述伸缩机构61的外壳上安装有所述卡壁机构62,所述卡壁机构62通过所述中心管4内定位环12固定安装于中心管4内;所述第一内杆14上安装有密封机构63,所述第二内杆15上安装有密封板64,通过驱动机构控制第一内杆14和第二内杆15的伸缩状态,从而带动密封机构63和密封板64的移动。所述卡壁机构62和密封机构63均为中空圆柱形结构,且中心均设有格板13,保证水流可以从格板13间通过。所述
密封机构63设置位置与所述回流孔7相对应,且可将所述回流孔7完全密封,所述密封机构63的外壁为弹性材质,保证正循环注水时中心管4的密闭性的同时,保证密封机构63可以在所述中心管4内移动。所述密封板64呈圆形,且直径与所述密封机构63的内壁直径相对应,即反循环造腔时密封板64随着第二内杆15收缩进入密封机构63内,且与所述密封机构63配合实现密封,防止反循环时卤水或者泥浆进入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正反循环旋流喷射的超深岩盐造腔装置,包括注水管线(1)、泥浆管线(2)、回卤管线(3)以及其形成的回路上的若干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线(1)和回卤管线(3)之间连接有中心管(4);所述泥浆管线(2)和回卤管线(3)之间连接有外管(5),所述外管(5)套设于所述中心管(4)的外部;所述中心管(4)上开设有回流孔(7),且内部设有封堵装置(6);所述中心管(4)的底部设有喷射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正反循环旋流喷射的超深岩盐造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装置(6)包括伸缩机构(61)、卡壁机构(62)、密封机构(63)和密封板(6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正反循环旋流喷射的超深岩盐造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秉仁李志强王德于长富白云勃刘浩林张爱堂李江雄赵岩牛耀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燃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