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集中导热结构的屏蔽罩石墨散热片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125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集中导热结构的屏蔽罩石墨散热片膜,包括石墨散热片膜体一,所述石墨散热片膜体一的顶部设置有石墨散热片膜体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首先由铜制吸热板一和铜制吸热板二分别能够对石墨散热片膜体一和石墨散热片膜体二贴附的产品热量进行吸收,然后由铜制吸热板一和铜制吸热板二将热量吸收后通过导热块传导到铜制风冷壳的内部,最后由外界的空气在石墨散热片膜体一和石墨散热片膜体二之间流通对铜制风冷壳集中吸热到的热量进行风冷散热,从而具备了集中散热效果好的优点,替代了现有石墨散热膜在使用中仅通过本身的散热材料进行散热的方式,提高了石墨散热膜在使用中的散热效果。膜在使用中的散热效果。膜在使用中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集中导热结构的屏蔽罩石墨散热片膜


[0001]本技术涉及石墨散热膜
,具体为一种具有集中导热结构的屏蔽罩石墨散热片膜。

技术介绍

[0002]石墨散热膜即石墨散热片膜,是一种纳米先进复合材料,适应任何表面均匀导热,具有EMI电磁屏蔽效果。
[0003]石墨散热膜,是一种全新的导热散热材料,具有独特的晶粒取向,沿两个方向均匀导热,片层状结构可很好地适应任何表面,屏蔽热源与组件的同时改进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性能,但是现有的石墨散热膜在使用中仅通过本身的散热材料进行散热,其散热面积较为分散,不便使用者根据散热点集中散热,其散热效果也还有待提高。
[0004]因此,需要对石墨散热膜进行设计改造,有效的防止其不便使用者集中进行散热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集中导热结构的屏蔽罩石墨散热片膜,具备了集中散热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石墨散热膜在使用中仅通过本身的散热材料进行散热,不便集中散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集中导热结构的屏蔽罩石墨散热片膜,包括石墨散热片膜体一;
[0007]所述石墨散热片膜体一的顶部设置有石墨散热片膜体二,所述石墨散热片膜体一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顶部与石墨散热片膜体二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石墨散热片膜体一的底部设置有铜制吸热板一,所述石墨散热片膜体二的顶部设置有铜制吸热板二,所述石墨散热片膜体一的顶部设置有铜制风冷壳,所述石墨散热片膜体一和石墨散热片膜体二的内部均设置有导热块,所述铜制吸热板一和铜制吸热板二的内侧均与导热块的表面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石墨散热片膜体一的顶部和石墨散热片膜体二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热双面胶,所述导热双面胶的表面与铜制风冷壳的表面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导热块的内侧与铜制风冷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热块的形状为矩形。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导热块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导热块呈纵向等距离分布。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铜制风冷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的形状为三角形。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加强块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加强块呈纵向等距离分布在铜制风冷壳的内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首先由铜制吸热板一和铜制吸热板二分别能够对石墨散热片膜体一和石墨散热片膜体二贴附的产品热量进行吸收,然后由铜制吸热板一和铜制吸热板二将热量吸收后通过导热块传导到铜制风冷壳的内部,最后由外界的空气在石墨散热片膜体一和石墨散热片膜体二之间流通对铜制风冷壳集中吸热到的热量进行风冷散热,从而具备了集中散热效果好的优点,替代了现有石墨散热膜在使用中仅通过本身的散热材料进行散热的方式,提高了石墨散热膜在使用中的散热效果。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导热双面胶,能够使铜制风冷壳通过导热双面胶与石墨散热片膜体一和石墨散热片膜体二相互粘结更加稳定,便于使用者稳定的使用铜制风冷壳。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结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1、石墨散热片膜体一;2、石墨散热片膜体二;3、连接条;4、铜制吸热板一;5、铜制吸热板二;6、铜制风冷壳;7、导热块;8、导热双面胶;9、加强块。
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集中导热结构的屏蔽罩石墨散热片膜,包括石墨散热片膜体一1;
[0022]石墨散热片膜体一1的顶部设置有石墨散热片膜体二2,石墨散热片膜体一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条3,连接条3的顶部与石墨散热片膜体二2的底部固定连接,石墨散热片膜体一1的底部设置有铜制吸热板一4,石墨散热片膜体二2的顶部设置有铜制吸热板二5,石墨散热片膜体一1的顶部设置有铜制风冷壳6,石墨散热片膜体一1和石墨散热片膜体二2的内部均设置有导热块7,铜制吸热板一4和铜制吸热板二5的内侧均与导热块7的表面固定连接。
[0023]参考图1,石墨散热片膜体一1的顶部和石墨散热片膜体二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热双面胶8,导热双面胶8的表面与铜制风冷壳6的表面固定连接。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导热双面胶8,能够使铜制风冷壳6通过导热双面胶8与石墨散热片膜体一1和石墨散热片膜体二2相互粘结更加稳定,便于使用者稳定的使用铜制风冷壳6。
[0025]参考图2,导热块7的内侧与铜制风冷壳6的内壁固定连接,导热块7的形状为矩形。
[002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将导热块7的内侧设置为与铜制风冷壳6的内壁固定连接,能够使导热块7与铜制风冷壳6之间的稳定性有效的增加,便于使用者稳定的使用导热块7。
[0027]参考图3,导热块7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导热块7呈纵向等距离分布。
[002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将导热块7的数量设置为若干个,使若干个导热块7快速将热量传导到铜制风冷壳6的内部进行集中散热,提高了导热效率。
[0029]参考图2,铜制风冷壳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强块9,加强块9的形状为三角形。
[003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加强块9,能够加强铜制风冷壳6内壁的使用强度,便于使用者稳定的使用铜制风冷壳6进行散热。
[0031]参考图2,加强块9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加强块9呈纵向等距离分布在铜制风冷壳6的内部。
[003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将加强块9的数量设置为若干个,能够使若干个加强块9稳定对铜制风冷壳6进行支撑,便于使用者稳定的使用铜制风冷壳6。
[003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石墨散热片膜体一1底部的铜制吸热板一4和石墨散热片膜体二2顶部的铜制吸热板均能够对热量进行吸收后通过导热块7传导到铜制风冷壳6的内部,由于铜制风冷壳6为壳状,所以能够使石墨散热片膜体一1和石墨散热片膜体二2之间的空气能够在铜制风冷壳6的内部进行流通,能够借助外界流通的空气在铜制风冷壳6的内部对吸收到的热量进行集中散热,使热量被充分风冷后吹散,使石墨散热片膜体一1和石墨散热片膜体二2的散热效果有效的提高,从而达到集中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集中导热结构的屏蔽罩石墨散热片膜,包括石墨散热片膜体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散热片膜体一(1)的顶部设置有石墨散热片膜体二(2),所述石墨散热片膜体一(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条(3),所述连接条(3)的顶部与石墨散热片膜体二(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石墨散热片膜体一(1)的底部设置有铜制吸热板一(4),所述石墨散热片膜体二(2)的顶部设置有铜制吸热板二(5),所述石墨散热片膜体一(1)的顶部设置有铜制风冷壳(6),所述石墨散热片膜体一(1)和石墨散热片膜体二(2)的内部均设置有导热块(7),所述铜制吸热板一(4)和铜制吸热板二(5)的内侧均与导热块(7)的表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集中导热结构的屏蔽罩石墨散热片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散热片膜体一(1)的顶部和石墨散热片膜体二(2)的底部均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永臻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