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运玲专利>正文

一种茶叶发酵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0955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发酵工艺,属于茶叶技术领域,针对了发酵箱的茶叶进料以及发酵完成后的茶叶的下料都需要人工进行辅助处理,并不能将茶叶的进料以及茶叶发酵完成后的下料与发酵箱形成一体化结构,同时发酵完成后,还需要对茶叶进行烘干处理,将茶叶发酵、烘干分为两步处理,降低了自动化程度的问题,发酵工艺以支撑座一、支撑座二、支撑座三、自动发酵机构、旋转盘、切换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切换机构,能够在旋转盘带动自动发酵机构进行旋转过程中,自动对自动发酵机构的多个状态进行切换,使自动发酵机构自动进行进料、下料等操作,提高了自动化程度,通过设置的干燥机构,能够对发酵后的茶叶进行干燥处理,提高了自动化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发酵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
,具体涉及一种茶叶发酵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荈。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0003]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0004]茶叶在进行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茶叶进行发酵处理,目前发酵箱的技术很成熟,能够自动对茶叶进行控温控湿处理,但是发酵箱的茶叶进料以及发酵完成后的茶叶的下料都需要人工进行辅助处理,并不能将茶叶的进料以及茶叶发酵完成后的下料与发酵箱形成一体化结构,同时发酵完成后,还需要对茶叶进行烘干处理,将茶叶发酵、烘干分为两步处理,降低了自动化程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茶叶发酵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发酵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发酵工艺,所述发酵工艺以支撑座一、支撑座二、支撑座三、自动发酵机构、旋转盘、切换机构、干燥机构、辊式输送机为基础,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将待发酵的茶叶放入在辊式输送机输送至自动发酵机构内部;
[0008]步骤二:通过自动发酵机构对茶叶进行发酵处理,在发酵完成后自动对茶叶进行下料处理;
[0009]步骤三:对步骤三中下料后的茶叶自动落入干燥机构内部进行干燥处理。
[0010]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撑座一的顶端侧壁固定有支撑座二,所述支撑座二的一侧侧壁固定有支撑座三,所述支撑座三与支撑座二之间垂直设置,所述支撑座三的下方设置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茶叶进行发酵的自动发酵机构,所述旋转盘的外侧设置有对自动发酵机构进行状态切换的切换机构,所述旋转盘的下发设置有用于对茶叶进行干燥的干燥机构。
[0011]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自动发酵机构包括:
[0012]发酵箱,固定在旋转盘顶端侧壁上,多个所述发酵箱对称分布设置;
[0013]箱口,设置在发酵箱顶端侧壁上;
[0014]进料通道,开设在发酵箱的一侧外壁上,所述进料通道与箱口连通;
[0015]进料板,滑动连接在箱口侧壁之间,所述进料板的另一端穿过进料通道;
[0016]连接板一,固定在进料板穿过进料通道的一端上;
[0017]连接板二,固定在连接板一远离进料板的一端上;
[0018]第一轴体,转动连接在发酵箱的一侧外壁上;
[0019]导向齿轮,固定在第一轴体远离发酵箱的一端上,所述第一轴体的外侧壁紧配合固定有连接齿轮,所述连接板二位于第一轴体的上方,所述连接板二靠近第一轴体的一侧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连接齿条,所述连接齿轮与连接齿条之间啮合传动连接。
[0020]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自动发酵机构包括:
[0021]出料口,开设在发酵箱的底端侧壁上;
[0022]排料口,开设在旋转盘顶端侧壁上,排料口对称分布且排料口与出料口内部连通;
[0023]出料板,滑动连接在出料口内侧壁之间,所述出料板的另一端延伸至出料口外部;
[0024]调节板,固定在出料板延伸至出料口外部的一端上;
[0025]固定座,固定在发酵箱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固定座的顶端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固定通道;
[0026]第二轴体,转动连接在固定通道内侧壁之间,所述第二轴体的顶端延伸至固定座上方固定有调节齿轮;
[0027]调节齿条,开设在调节板、出料板靠近第二轴体的一侧侧壁上,所述调节齿轮与调节齿条之间啮合传动连接;
[0028]切换齿轮,固定在第二轴体的底端且切换齿轮位于固定座下方。
[002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切换机构包括:
[0030]导向板一,导向板一为弧形结构,所述导向板一位于导向齿轮上方,所述导向板一位于导向齿轮的旋转轨迹上;
[0031]导向齿条一,开设在导向板一靠近导向齿轮的一侧侧壁上;
[0032]导向板二,导向板二位弧形结构,所述导向板二位于导向齿轮的上方,所述导向板二位于导向齿轮的旋转轨迹上;
[0033]导向齿条二,开设在导向板二靠近导向齿轮的一侧侧壁上。
[003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切换机构包括:
[0035]连接条一,固定在导向板一的顶端侧壁上,所述连接条一远离导向板一的一端与支撑座二侧壁固定;
[0036]连接条二,固定在导向板二的底端侧壁上,所述连接条二的底端与支撑座二的顶端侧壁固定。
[003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切换机构包括:
[0038]切换板一,所述切换板一为弧形结构,所述切换板一位于切换齿轮的旋转轨迹上;
[0039]切换齿条一,开设在切换板一靠近切换齿轮旋转轨迹的一侧侧壁上;
[0040]切换板二,所述切换板二为弧形结构,所述切换板二位于切换齿轮的旋转轨迹上;
[0041]切换齿条二,开设在切换板二靠近切换齿轮旋转轨迹的一侧侧壁上;
[0042]连接座,固定在支撑座一的一侧侧壁上;
[0043]连接条三,固定在连接座的顶端侧壁上,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与切换板一侧壁固定;
[0044]连接条四,固定在切换板二的底端侧壁上,所述连接条四的另一端与支撑座二侧壁固定。
[004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干燥机构包括:
[0046]干燥箱,放置你在支撑座一一侧位置;
[0047]密封板,放置在干燥箱的开口位置;
[0048]加热箱,固定在干燥箱的两侧外壁上,所述加热箱与干燥箱内部连通;
[0049]加热管,设置在加热箱内部。
[005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座二的一侧侧壁固定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另一端固定有辊式输送机,所述辊式输送机的下料端位于发酵箱的旋转轨迹正上方。
[005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座三的顶端侧壁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支撑座三与旋转盘顶端侧壁正中间固定。
[005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茶叶发酵工艺,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0053](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支撑座一、支撑座二、支撑座三、辊式输送机、自动发酵机构的配合,能够对茶叶进行自动落入发酵箱内部进行发酵处理,同时能够在发酵完成后自动对发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工艺以支撑座一(1)、支撑座二(2)、支撑座三(3)、自动发酵机构(5)、旋转盘(4)、切换机构(6)、干燥机构(7)、辊式输送机(9)为基础,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待发酵的茶叶放入在辊式输送机(9)输送至自动发酵机构(5)内部;步骤二:通过自动发酵机构(5)对茶叶进行发酵处理,在发酵完成后自动对茶叶进行下料处理;步骤三:对步骤三中下料后的茶叶自动落入干燥机构(7)内部进行干燥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一(1)的顶端侧壁固定有支撑座二(2),所述支撑座二(2)的一侧侧壁固定有支撑座三(3),所述支撑座三(3)与支撑座二(2)之间垂直设置,所述支撑座三(3)的下方设置有旋转盘(4),所述旋转盘(4)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茶叶进行发酵的自动发酵机构(5),所述旋转盘(4)的外侧设置有对自动发酵机构(5)进行状态切换的切换机构(6),所述旋转盘(4)的下发设置有用于对茶叶进行干燥的干燥机构(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发酵机构(5)包括:发酵箱(501),固定在旋转盘(4)顶端侧壁上,多个所述发酵箱(501)对称分布设置;箱口(11),设置在发酵箱(501)顶端侧壁上;进料通道(502),开设在发酵箱(501)的一侧外壁上,所述进料通道(502)与箱口(11)连通;进料板(503),滑动连接在箱口(11)侧壁之间,所述进料板(503)的另一端穿过进料通道(502);连接板一(504),固定在进料板(503)穿过进料通道(502)的一端上;连接板二(505),固定在连接板一(504)远离进料板(503)的一端上;第一轴体(507),转动连接在发酵箱(501)的一侧外壁上;导向齿轮(509),固定在第一轴体(507)远离发酵箱(501)的一端上,所述第一轴体(507)的外侧壁紧配合固定有连接齿轮(508),所述连接板二(505)位于第一轴体(507)的上方,所述连接板二(505)靠近第一轴体(507)的一侧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连接齿条(506),所述连接齿轮(508)与连接齿条(506)之间啮合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发酵机构(5)包括:出料口,开设在发酵箱(501)的底端侧壁上;排料口(510),开设在旋转盘(4)顶端侧壁上,排料口(510)对称分布且排料口(510)与出料口内部连通;出料板(511),滑动连接在出料口内侧壁之间,所述出料板(511)的另一端延伸至出料口外部;调节板(512),固定在出料板(511)延伸至出料口外部的一端上;固定座(513),固定在发酵箱(501)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固定座(513)的顶端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固定通道;第二轴体(514),转动连接在固定通道内侧壁之间,所述第二轴体(514)的顶端延伸至固定座(513)上方固定有调节齿轮(516);调节齿条(515),开设在调节板(512)、出料板(511)靠近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运玲李阳黄涛
申请(专利权)人:于运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