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长转换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069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5
一种波长转换元件,包含:一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配置以让一荧光层设置,该基板更具有多个第一凹槽以及多个第二凹槽,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围绕该基板的一中心设置于该第一表面,所述多个第二凹槽围绕该中心设置于该第二表面,所述多个第一凹槽与所述多个第二凹槽沿一旋转方向彼此错开,该基板更具有多个穿孔,每一所述多个穿孔连通该第二表面与对应的该第一凹槽。连通该第二表面与对应的该第一凹槽。连通该第二表面与对应的该第一凹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波长转换元件
[0001]本申请是申请人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日为2020年4月8日,申请号为202010268114.X,专利技术名称为“波长转换元件”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波长转换元件,且特别是用于激光投影机的波长转换元件。

技术介绍

[0003]随着现今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投影技术的品质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由于激光投影机相对传统的投影机能够提供更佳的画质,因此,激光投影机的应用已变得更普及,甚至从专业领域走向日常生活领域。
[0004]在激光投影机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应用了高能量的激光,因此,如何让激光投影机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无疑是业界相当重视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波长转换元件,其能有效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从而提升作业效能。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一种波长转换元件包含基板以及转动装置。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第一表面配置以让荧光层设置,基板更具有多个第一凹槽以及多个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围绕基板的中心设置于第一表面,第二凹槽围绕中心设置于第二表面,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沿旋转方向彼此错开,基板更具有多个穿孔,穿孔连通第二表面与对应的第一凹槽。转动装置连接基板并配置以驱动基板绕轴线沿旋转方向转动,轴线穿越基板的中心。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基板进一步包含第一子基板以及第二子基板。第一子基板具有多个镂空部,镂空部定义第一凹槽,第一表面位于第一子基板。第二子基板贴合第一子基板,第二子基板具有环形部以及多个挡板,挡板围绕中心连接环形部,且挡板彼此分离并覆盖镂空部,挡板之间定义第二凹槽,第二表面位于第二子基板,穿孔穿越对应的挡板。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镂空部的形状对应挡板的形状。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挡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以及第二边缘,分别邻接对应的第二凹槽,挡板的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分别朝相同的方向呈弧形。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子基板包含内环、外环以及多个连接部。内环配置以连接转动装置。位于外环的第一表面定义工作区域,工作区域呈环形并远离外环的外缘以及外环的内缘,工作区域配置以让荧光层设置。连接部连接于内环与外环之间,连接部彼此分离,且连接部之间形成镂空部。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转动装置为马达。
[0012]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方式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
[0013](1)由于基板是由一片第一子基板与一片第二子基板所贴合而成,亦即基板并非由单片式结构冲压造成,因此基板避免了机械形变及内在应力过大的问题。
[0014](2)当波长转换元件运行时,转动装置驱动基板绕轴线沿旋转方向转动,因此,邻接第一凹槽的连接部沿旋转方向推向位于第一凹槽的空气,从而产生扰流,而这扰流有利降低荧光层被激光照射时所产生的温度,使得波长转换元件的作业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0015](3)当转动装置驱动基板绕轴线沿旋转方向转动时,邻接第二凹槽的挡板沿旋转方向推向位于第二凹槽的空气,从而产生扰流,而这扰流有利带走第二子基板在波长转换元件运行时所产生的废热,使得波长转换元件的作业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0016](4)当波长转换元件运行,亦即转动装置驱动基板绕轴线沿旋转方向转动时,位于第二表面一侧的空气将通过穿孔而流向第一表面的一侧,如此一来,这股从第二表面流向第一表面的气流,将产生空气隔热的效果,减少荧光层被激光照射时所产生的废热向转动装置传送的机会,以提升转动装置的作业效能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波长转换元件的示意图。
[0018]图2为示出图1的基板及转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3为示出图2沿线段A

A的剖面图。
[0020]图4为示出图2的基板及转动装置的分解图。
[0021]图5为示出图2沿线段B

B的剖面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00:波长转换元件
[0024]110:基板
[0025]111:第一表面
[0026]112:第二表面
[0027]113:第一子基板
[0028]1131:内环
[0029]1132:外环
[0030]1132a:外缘
[0031]1132b:内缘
[0032]1133:连接部
[0033]114:第二子基板
[0034]1141:环形部
[0035]1142:挡板
[0036]1142a:第一边缘
[0037]1142b:第二边缘
[0038]120:转动装置
[0039]200:荧光层
[0040]300:反射层
[0041]500:激光光源
[0042]A

A,B

B:线段
[0043]C:中心
[0044]D:旋转方向
[0045]E:镂空部
[0046]G1:第一凹槽
[0047]G2:第二凹槽
[0048]H:穿孔
[0049]L:激光
[0050]W:工作区域
[0051]X: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以下将以附图公开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示出,而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将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且若实施上为可能,不同实施例的特征是可以交互应用。
[005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词汇(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其通常的含义,其含义是能够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更进一步的说,上述的词汇在普遍常用的字典中的定义,在本说明书的内容中应被解读为与本专利技术相关领域一致的含义。除非有特别明确定义,这些词汇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含义。
[0054]请参照图1。图1为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波长转换元件100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波长转换元件100包含基板110以及转动装置120。基板11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11以及第二表面112,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1配置以让荧光层200设置。转动装置120连接基板110并配置以驱动基板110绕轴线X沿旋转方向D(请见图2、图5)转动,轴线X穿越基板110的中心C。举例而言,转动装置120可为马达,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在实务的应用中,波长转换元件100可应用于激光投影机(图未示)内,而激光投影机可包含激光光源5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长转换元件,包含:一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配置以让一荧光层设置,该基板更具有多个第一凹槽以及多个第二凹槽,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围绕该基板的一中心设置于该第一表面,所述多个第二凹槽围绕该中心设置于该第二表面,所述多个第一凹槽与所述多个第二凹槽沿一旋转方向彼此错开,该基板更具有多个穿孔,每一所述多个穿孔连通该第二表面与对应的该第一凹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其中该基板进一步包含:一第一子基板,具有多个镂空部,所述多个镂空部定义所述多个第一凹槽,该第一表面位于该第一子基板;以及一第二子基板,贴合该第一子基板,该第二子基板具有一环形部以及多个挡板,所述多个挡板围绕该中心连接该环形部,且所述多个挡板彼此分离并覆盖所述多个镂空部,所述多个挡板之间定义所述多个第二凹槽,该第二表面位于该第二子基板,每一所述多个穿孔穿越对应的该挡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其中所述多个镂空部的形状对应所述多个挡板的形状。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其中每一所述多个挡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边缘以及一第二边缘,分别邻接对应的所述多个第二凹槽,每一所述多个挡板的该第一边缘与该第二边缘分别朝一方向呈弧形。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其中该第一子基板包含:一内环,配置以连接一转动装置;一外环,位于该外环的该第一表面定义一工作区域,该工作区域呈环形并远离该外环的一外缘以及该外环的一内缘,该工作区域配置以让该荧光层设置;以及多个连接部,连接于该内环与该外环之间,所述多个连接部彼此分离,且所述多个连接部之间形成所述多个镂空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其中该转动装置为马达。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日琪黄文政杨立诚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