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防灭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066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防灭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工作面走向上将工作面距离停采线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区域划分为隔离带区域;S2、在工作面走向上工作面距离停采线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对工作面的进风隅角和回风隅角喷洒阻化剂;S3、在工作面走向上工作面距离停采线第三预设值时,在工作面内埋设与回撤面上巷道和回撤面下巷道连通的束管;S4、在工作面走向上距离停采线不同距离的工作面分别埋设与回撤面上巷道和回撤面下巷道连通的注氮管路;其中,第二预设值、第一预设值和第三预设值的数值依次增加。因此,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防灭火方法具有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减少火灾发生概率的优点。面末采及回撤期间减少火灾发生概率的优点。面末采及回撤期间减少火灾发生概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防灭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矿
,具体涉及一种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防灭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煤炭开采过程中,采空区发生自燃火灾,就会产生大量毒害气体,相关技术中,综放工作面布置设备支架较多,末采回撤周期较长,工作面停采撤架期间面临严峻自然发火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防灭火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防灭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在工作面走向上将工作面距离停采线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区域划分为隔离带区域,对所述隔离带区域的煤矿进行开采时以支架后部见岩为准以便减少所述隔离带区域内的存煤;
[0006]S2、在工作面走向上工作面距离所述停采线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对工作面的进风隅角和回风隅角喷洒阻化剂;
[0007]S3、在工作面走向上工作面距离所述停采线第三预设值时,在工作面内埋设与回撤面上巷道和回撤面下巷道连通的束管,以便开采结束后利用所述束管对距离所述停采线所述第三预设值处的采空区进行抽气;
[0008]S4、在工作面走向上距离所述停采线不同距离的工作面分别埋设与所述回撤面上巷道和所述回撤面下巷道连通的注氮管路,以便工作面停采后和工作面支架回撤期间利用多个所述注氮管路中的至少一者向采空区进行注氮;
[0009]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一预设值和所述第三预设值的数值依次增加。
[0010]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防灭火方法具有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减少火灾发生概率的优点。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等于35米且小于等于45米。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
[0013]在工作面走向上工作面距离所述停采线小于等于30米时,对工作面的进风隅角和回风隅角喷洒阻化剂;
[0014]在工作面走向上工作面距离所述停采线小于等于20米时,对工作面的进风隅角、回风隅角以及刮板输送机的位置处喷洒阻化剂。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所述第三预设值大于等于45米且小于等于65米。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在工作面走向上工作面距离所述停采线50米和60米时,在工作面内埋设与所述回撤面上巷道和所述回撤面下巷道连通的所述束管。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在工作面走向上工作面距离所述停采线第三预设
值时,在工作面内埋设与所述回撤面上巷道和所述回撤面下巷道连通的护管,所述束管位于所述护管内,所述护管与巷道的底板的距离大于等于1.5米。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4中,在工作面走向上距离所述停采线40米、60米和70米的工作面分别埋设与所述回撤面上巷道和所述回撤面下巷道连通的注氮管路。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4中,
[0020]多个所述注氮管路的总注氮流量大于等于600m3/h;
[0021]工作面停采后向出口距离所述停采线达到70米的注氮管路进行注氮,工作面回撤支架期间分别向出口距离所述停采线达到60米和40米注氮管路注氮;
[0022]所述注氮管路的出口处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立管,所述立管的周侧上设有通孔;
[0023]相邻两个所述注氮管路的距离大于等于0.2米;
[0024]所述注氮管路与巷道的底板的距离大于等于0.5米。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防灭火方法还包括步骤S5,完成开采后,在停采面向采空区开设多个间隔设置的注氮孔,利用多个注氮孔向所述采空区内注氮。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5中,
[0027]每个所述注氮孔沿工作面走向延伸;
[0028]每个所述注氮孔的长度大于等于25米且小于等于35米;
[0029]多个所述注氮孔的总注氮流量大于等于200m3/h。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隔离带区域的示意图。
[0031]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喷洒阻化剂区域的示意图。
[0032]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埋设束管的示意图。
[0033]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注氮管路和注氮孔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停采线1,隔离带区域2,束管3,注氮管路4,进风隅角5,回风隅角6,回撤面上巷道7,回撤面下巷道8,注氮孔9。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6]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防灭火方法。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防灭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S1、在工作面走向上将工作面距离停采线1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区域划分为隔离带区域2,对隔离带区域2的煤矿进行开采时以支架后部见岩为准以便减少隔离带区域2内的存煤。
[0038]具体地,采煤工作面停止采煤的边界为停采线1。将(采煤)工作面与停采线1在工作面走向的距离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区域划分为隔离带区域2。在对隔离带区域2内的煤矿进行开采时,开采出的矿体(支架后部)中看到岩土后可停止开采。支架后部见岩可以理解为开采出(进入支架后部)的煤矿中具有岩土,即对隔离带区域2内的煤矿进行开采时,不仅
对高质量的煤矿进行开采,对低质量的煤矿以及包括岩土的煤矿进行开采。由此,可使得隔离带区域2内的煤矿遗留的存煤较少,减小隔离带区域2内存煤发生火灾的概率,从而达到隔离带区域2防灭火目的。
[003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值大于等于35米且小于等于45米。即在工作面走向上将工作面距离停采线1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35米至45米)的区域划分为隔离带区域2。
[0040]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在工作面走向上将工作面距离停采线1小于等于40米的区域划分为隔离带区域2。也就是说,在工作面走向上,在工作面推至与停采线1的距离小于等于40米时,开采煤矿以矿体(支架后部)见岩为准。工作面走向可以是左右方向,左右方向如图中的箭头所示。例如,在左右方向上将工作面距离停采线1小于等于40米的区域划分为隔离带区域2。
[0041]如图2所示,S2、在工作面走向上工作面距离停采线1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对工作面的进风隅角5和回风隅角6喷洒阻化剂。具体地,阻化剂为采用CaCl2,在工作面的进风隅角5和回风隅角6喷洒阻化剂可起到减缓采空区浮煤氧化时间,以便达到防灭火的目的。例如,CaCl2的使用浓度为20%。
[0042]在工作面走向上工作面距离停采线1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工作面每推进一个循环对工作面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防灭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工作面走向上将工作面距离停采线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区域划分为隔离带区域,对所述隔离带区域的煤矿进行开采时以支架后部见岩为准以便减少所述隔离带区域内的存煤;S2、在工作面走向上工作面距离所述停采线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对工作面的进风隅角和回风隅角喷洒阻化剂;S3、在工作面走向上工作面距离所述停采线第三预设值时,在工作面内埋设与回撤面上巷道和回撤面下巷道连通的束管,以便开采结束后利用所述束管对距离所述停采线所述第三预设值处的采空区进行抽气;S4、在工作面走向上距离所述停采线不同距离的工作面分别埋设与所述回撤面上巷道和所述回撤面下巷道连通的注氮管路,以便工作面停采后和工作面支架回撤期间利用多个所述注氮管路中的至少一者向采空区进行注氮;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一预设值和所述第三预设值的数值依次增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防灭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等于35米且小于等于45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防灭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在工作面走向上工作面距离所述停采线小于等于30米时,对工作面的进风隅角和回风隅角喷洒阻化剂;在工作面走向上工作面距离所述停采线小于等于20米时,对工作面的进风隅角、回风隅角以及刮板输送机的位置处喷洒阻化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防灭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第三预设值大于等于45米且小于等于65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防灭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在工作面走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勇
申请(专利权)人: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