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风湿内科用中药液混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0653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风湿内科用中药液混合设备,涉及中药加工领域,包括混合筒,所述混合筒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清理机构、两个搅拌机构及两个加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驱动机构与混合筒连接,并且设置两个搅拌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在使用本装置对中药液进行混合搅拌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工作带动丝杠转动,丝杠转动时带动转盘转动,转盘转动时通过连接槽与滑杆一的连接带动滑杆一及连接板一一同转动,此时利用滑杆一及丝杠的转动带动搅拌机构在混合筒内转动,解决了现有中医风湿内科用中药液混合设备的混合方式不能有效的将多种药液混合均匀,从而对药液后续的药效产生影响的问题。效产生影响的问题。效产生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风湿内科用中药液混合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液混合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中医风湿内科用中药液混合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难度,中医学上对于风湿病通常通过需要使用混合设备将几种中药药液混合进行治疗。
[0003]目前中医风湿内科用中药液混合设备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具体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下:
[0004]1、现有中医风湿内科用中药液混合设备的混合方式不能有效的将多种药液混合均匀,从而对药液后续的药效产生影响;
[0005]2、现有中医风湿内科用中药液混合设备在添加药液时通常是将多种药液一次性加入混合容器内,混合容器内的药液过多时更加不易混合,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现有装置的混合效果;
[0006]3、现有中医风湿内科用中药液混合设备在对药液进行搅拌混合的过程中不能对药液中的残渣进行清理,从而对药液的质量产生影响;
[0007]4、现有中医风湿内科用中药液混合设备在对药液进行搅拌混合后不便于使用者对混合容器内部进行清理,从而容易导致容器内部残留的药液对后续混合的药液产生影响;
[0008]5、现有中医风湿内科用中药液混合设备各机构间大都为独立运行,缺乏有效的联动性,从而降低了现有装置的功能性及现有装置的资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风湿内科用中药液混合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中医风湿内科用中药液混合设备的混合方式不能有效的将多种药液混合均匀,从而对药液后续的药效产生影响、现有中医风湿内科用中药液混合设备在添加药液时通常是将多种药液一次性加入混合容器内,混合容器内的药液过多时更加不易混合,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现有装置的混合效果、现有中医风湿内科用中药液混合设备在对药液进行搅拌混合的过程中不能对药液中的残渣进行清理,从而对药液的质量产生影响、现有中医风湿内科用中药液混合设备在对药液进行搅拌混合后不便于使用者对混合容器内部进行清理,从而容易导致容器内部残留的药液对后续混合的药液产生影响以及现有中医风湿内科用中药液混合设备各机构间大都为独立运行,缺乏有效的联动性,从而降低了现有装置的功能性及现有装置的资源利用率的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风湿内科用中药液混合设
备,包括混合筒,所述混合筒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清理机构、两个搅拌机构及两个加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同时与清理机构及两个搅拌机构传动连接,两个所述加注机构分别与两个搅拌机构连接,所述混合筒的底面与四个支脚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筒的外表面与控制器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筒的外表面上端通过合页与密封盖的后侧面底端活动连接,所述混合筒的底面与排放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排放管的底端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排放管为L型管设置。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与混合筒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内侧面与电机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杠的下端光轴通过密封轴承活动连接在混合筒的底面内,所述丝杠上开设有两段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丝杠的下端光轴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连接槽,两个所述连接槽均为弧形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槽分别与两个滑杆一的底端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一的上端均与同一个连接板一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一的上表面中部通过滚动轴承与电动推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上端与连接板二的底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二的左右两端均与混合筒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二内开设有两个限位孔将其上下表面贯穿连通,两个所述限位孔的直径均略大于两个滑杆一的直径设置,所述电机及两个电动推杆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理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上均开设有一个螺纹孔及两个套孔将固定板的上下表面贯穿连通,两个所述螺纹孔分别螺纹连接在驱动机构内设置的丝杠两段螺纹上,四个所述套孔两两一组且分别滑动连接在驱动机构内设置的两个滑杆一上。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前后侧面通过铰接座分别与四个连接杆二的一端活动连接,四个所述连接杆二两两一组且另一端通过铰接座分别与两个刮板的相对面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刮板的相反面中部均开设有卡槽,每个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一一端,八个所述连接杆一四四一组并且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清理环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清理环的外侧面均与混合筒的内侧面搭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搅拌机构均包括固定框一,所述固定框一的侧面与支撑板一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一的另一侧面与驱动机构中设置的丝杠中部光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一的左右内侧面上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分别与两个托板的两端滑动连接,所述托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侧面与固定框二的外侧面底端搭接,所述固定框二的外侧面上端与插槽的内侧面搭接,所述插槽开设在固定框一的上表面上,所述固定框二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滤网。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板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绳索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绳索的上端分别穿过两个滑轮并分别与两个滑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轮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通槽内,两个所述通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滑槽的内侧面上,两个所述通槽分别将两个滑槽与两个安装槽贯穿连通,两个所述安装槽均开设在固定框一的内部,两个所述滑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杆二上,两个所述滑杆二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安装槽的上下内侧面上,两个所述滑杆二的上端均套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滑套的上表面及两个安装槽的上侧内侧面上。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框二的上表面与限位板的底面搭接,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在连接轴的上端,所述连接轴的底端通过滚动轴承活动连接在固定框一的上表面上,所述连接轴的下侧与蜗轮固定连接,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所述蜗杆的一端光轴通过滚动轴承活动连接在支撑板三的侧面上,所述支撑板三固定连接在固定框一的侧面上,所述蜗杆的另一端与齿轮一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一与齿板啮合连接,所述齿板的侧面与支撑板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二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中设置的其中一个滑杆一固定连接。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加注机构均包括支撑板四,所述支撑板四的底端与其中一个搅拌机构中设置的固定框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四的上端与存储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存储筒的底面与出液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的底端与挡板的上表面搭接,所述挡板的一侧与固定轴一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一的上端通过滚动轴承与存储筒的底面活动连接,所述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风湿内科用中药液混合设备,包括混合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6)、清理机构(7)、两个搅拌机构(8)及两个加注机构(9),所述驱动机构(6)同时与清理机构(7)及两个搅拌机构(8)传动连接,两个所述加注机构(9)分别与两个搅拌机构(8)连接,所述混合筒(1)的底面与四个支脚(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筒(1)的外表面与控制器(2)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筒(1)的外表面上端通过合页与密封盖(10)的后侧面底端活动连接,所述混合筒(1)的底面与排放管(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排放管(4)的底端设置有控制阀(5),所述排放管(4)为L型管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风湿内科用中药液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安装座(61),所述安装座(61)的上端与混合筒(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61)的内侧面与电机(62)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62)的输出轴与丝杠(6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杠(66)的下端光轴通过密封轴承活动连接在混合筒(1)的底面内,所述丝杠(66)上开设有两段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风湿内科用中药液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66)的下端光轴与转盘(63)固定连接,所述转盘(63)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连接槽(64),两个所述连接槽(64)均为弧形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槽(64)分别与两个滑杆一(65)的底端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一(65)的上端均与同一个连接板一(68)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一(68)的上表面中部通过滚动轴承与电动推杆(67)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67)的上端与连接板二(69)的底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二(69)的左右两端均与混合筒(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二(69)内开设有两个限位孔(610)将其上下表面贯穿连通,两个所述限位孔(610)的直径均略大于两个滑杆一(65)的直径设置,所述电机(62)及两个电动推杆(67)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2)的输出端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风湿内科用中药液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7)包括两个固定板(71),每个所述固定板(71)上均开设有一个螺纹孔(72)及两个套孔(73)将固定板(71)的上下表面贯穿连通,两个所述螺纹孔(72)分别螺纹连接在驱动机构(6)内设置的丝杠(66)两段螺纹上,四个所述套孔(73)两两一组且分别滑动连接在驱动机构(6)内设置的两个滑杆一(65)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医风湿内科用中药液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71)的前后侧面通过铰接座分别与四个连接杆二(76)的一端活动连接,四个所述连接杆二(76)两两一组且另一端通过铰接座分别与两个刮板(77)的相对面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刮板(77)的相反面中部均开设有卡槽(78),每个所述固定板(71)的左右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一(74)一端,八个所述连接杆一(74)四四一组并且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清理环(75)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清理环(75)的外侧面均与混合筒(1)的内侧面搭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风湿内科用中药液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搅拌机构(8)均包括固定框一(81),所述固定框一(81)的侧面与支撑板一(8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一(83)的另一侧面与驱动机构(6)中设置的丝杠(66)中部光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一(81)的左右内侧面上均开设有滑槽(821),两个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真苏颖邢爽
申请(专利权)人:东平县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