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酸再生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064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酸再生利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取1400ml、ρ=1.282的废酸加入2000ml烧瓶中,115℃开始常压脱水,馏出液380ml时测蒸出水的酸度为0.17%,t=2h;馏出液增加380ml时测蒸出水的酸度为0.1%,t=2h,T:145℃;当馏出液增加150ml时将2000ml烧瓶中液体转移到1000ml烧瓶中;馏出液增加320ml,废酸外观胶体黑色,表面溢出大量气泡,说明有CO2溢出,测蒸出水中酸度为17.56%,t=1.5h,T=243℃;开始滴加助剂A,和助剂B;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适用于精细化工大多企业废酸,解决用户废酸无出处或治理成本高的困难,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环保效益。和环保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酸再生利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酸再生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染料行业是用酸大户,每吨染料需用硫酸若干吨,但是只有不足10%的硫酸作为置换基进入反应,大部分是以低浓度(3%

70%)的稀废酸排出。染料废酸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已成为染料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目前大部分染料企业对于低浓度废硫酸的处理采用中和法,众多染料化工企业将废硫酸生产副产还有MnSO4、MgSO4、Na2SO4、K2SO4、CaSO4等。由于化工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市场化工物资需求的上升及环境保护意识和法规的不健全,中和法是企业对废硫酸廉价处置及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之一。
[0003]国家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为核心,以节能、环保、健康、安全为重点。并将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列入到标准化重点领域。这意味着废酸转化后的物质将有标准化的趋势,达不到标准化的可能有被列入限制工艺或危险废弃物的范畴。
[0004]废酸处理的工艺有吸附法、中和法、氧化法、浓缩法、结晶法、萃取法和焙烧法等。方法诸多,但真正既能经济适用又能彻底解决“废”字却很难。如果该废酸转化为副产盐,必须通过吸附、氧化、萃取及中和等方法去除其中的杂质,但在实践中发现效果不甚理想。以下简述各方法优劣:
[0005]吸附法,废酸通过吸附后COD<500ppm很难,由于树脂通道很难抓住小分子溶剂。树脂饱和后用廉价的NaOH溶液无法深度解析,用廉价的碱和醇类溶剂难以深度解析;提高此稀酸浓度,COD将随浓缩倍率上升;用活性碳成本高不作阐述;氧化法。氧化法有铁碳、芬顿、电氧化、多相催化氧化、O3氧化等,每种氧化都有其局限性,其共性为传质效果差、去除率低、受PH和温度影响大,其中O3氧化效果尚可,但仅电价就惊人(每下降1kgCOD>20kwh),氧化大多适用于大份子断裂提高可生化性。结晶法和萃取法。对于本行业浓度低、杂质成分多、传质效果差的废酸很难适用。焙烧法。又叫高温裂解法,其优势为有机物高温氧化彻底、残渣仅是无机盐且绝对干燥、废酸通过高温裂解、催化转化、洗涤、脱硝脱氨等吸收成硫酸,但缺点为生产成本高(吨97.5%酸成本>2000元),且对装置成熟可靠性存疑。
[0006]在废酸处理上,该设计方案未做到针对相关污染物的分质处理,如车间升级改造和管理按类回收后,该方案难以适应;处理方法依旧,如铁碳法与电氧化、多相催化氧化等相比,去除率和成本分析,且不宜运用于强酸介质中;CaO中和法,理论上将废酸转化成危固在方向上不可取。
[0007]4、废酸处置面临的问题
[0008]综上所述,废酸处置面临如下问题:
[0009](1)废酸中和成盐为副产物的方案难。环评

评审

鉴定

备案,很难鉴定为副产物,主要是除杂工艺繁琐,纯度难以达到副产物质量标准。
[0010](2)废酸转化成盐很难有稳定的市场。钢铁、冶金、造纸、制药、化工、有机或无机物如TiO2、R

NH

CHCOOH等,产生大量废酸和烟道气,大多转化成盐,如此庞大的产出就算合格
的无机盐也难有市场。
[0011](3)废酸转化成盐的处置成本上升,通过高温裂解再生利用的成本更是遥不可及。
[0012]5、废酸处置的思路
[0013]废酸处置必须寻求一种新的方法,一是环保所面临的重中之重,二、新浓缩法对废酸再生利用的试验
[0014]1、新浓缩法思路来源
[0015]废酸浓缩再生利用的关键技术是如何去掉废酸中的杂质。以往的思路都是:废酸去杂质—浓缩—除盐—硫酸。但杂质去除的费用高且去除不彻底。在进行专用树脂吸附实验中做过成本核算,仅去除杂质的费用就达200元以上/吨硫酸(97.5%),且存在树脂老化快、树脂再生困难、解析物脱附成本高的缺点。如在浓缩前端除杂困难,在浓缩中除杂是否现实,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围绕此点开展了试验认证。
[0016]2、新浓缩法理论推导
[0017]废酸由于含有大量杂质,在浓缩前既不过滤也不稀释,而通过一步浓缩再生硫酸,就是比较经济和理想的方法。而实现这个目的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在提高酸浓度的同时消除杂质。废酸浓度提高后E上升,具有强烈的脱水性而使废酸中的杂质碳化,但硫酸的氧化能力有限既使浓度达到10mol
˙
L也不足以打开C=C键,这也是在浓缩废酸中发现碳化物发黑的原因。遂通过硫酸浓度的提高来氧化其中的有机杂质是办不到的。如何在硫酸脱水后打开R

C=C

R

,又能使C消失,必须有另一种助剂的加入,而且这种助剂不能影响硫酸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1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酸再生利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1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废酸再生利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0]1)取1400ml、ρ=1.282的废酸加入2000ml烧瓶中,115℃开始常压脱水,馏出液380ml时测蒸出水的酸度为0.17%,t=2h;馏出液增加380ml时测蒸出水的酸度为0.1%,t=2h,T:145℃;当馏出液增加150ml时将2000ml烧瓶中液体转移到1000ml烧瓶中;馏出液增加320ml,废酸外观胶体黑色,表面溢出大量气泡,说明有CO2溢出,测蒸出水中酸度为7.56%,t=1.5h,T=243℃;开始滴加助剂A,和助剂B;助剂A的用量为8.9g,再加入助剂B,助剂A与烧瓶中酸液发生明显反应、表面溢出大量气体,滴加时间30min,温度243℃上升到260℃,试验结束;当滴加到5g助剂时,黑色废酸由黑色

红色转变,滴加到6.5g时由红色

白色转变;肉眼观察色度由上万到后期的几十度,经测试验1酸度为91.65%;所述的助剂A为90%浓硫酸:97%浓硝酸=3:1溶液,所述的助剂B为硫酸铜;
[0021]2)废酸来源为黑RB精制除铜酸,酸度19.6%,COD=2970mg/L,外观淡黄;取1600ml、ρ=1.11废酸加入2000ml烧瓶中,115℃开始常压脱水,馏出液1360ml时,废酸颜色由淡黄

咖啡色,测蒸出水的酸度为0.01%,t=3h;馏出液增加200ml时,废酸颜色由咖啡色

黑色,测蒸出水的酸度为
[0022]5.7.5%,t=1h,T:200℃;开始滴加助剂A,助剂滴加量:4.5g,助剂B的用量为
0.5%,助剂A与烧瓶中酸液同样发生明显反应、溶液表面呈白雾状,滴加时间30min,当滴加到2.5g时,废酸颜色由黑

红色,当滴加到4g时,颜色由红

乳白色,停加滴加,温度由200℃上升到260℃,试验结束;经测酸度为94.57%;所述的助剂A为90%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酸再生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取1400ml、ρ=1.282的废酸加入2000ml烧瓶中,115℃开始常压脱水,馏出液380ml时测蒸出水的酸度为0.17%,t=2h;馏出液增加380ml时测蒸出水的酸度为0.1%,t=2h,T:145℃;当馏出液增加150ml时将2000ml烧瓶中液体转移到1000ml烧瓶中;馏出液增加320ml,废酸外观胶体黑色,表面溢出大量气泡,说明有CO2溢出,测蒸出水中酸度为7.56%,t=1.5h,T=243℃;开始滴加助剂A,和助剂B;助剂A的用量为8.9g,再加入助剂B,助剂A与烧瓶中酸液发生明显反应、表面溢出大量气体,滴加时间30min,温度243℃上升到260℃,试验结束;当滴加到5g助剂时,黑色废酸由黑色

红色转变,滴加到6.5g时由红色

白色转变;肉眼观察色度由上万到后期的几十度,经测试验1酸度为91.65%;所述的助剂A为90%浓硫酸:97%浓硝酸=3:1溶液,所述的助剂B为硫酸铜;2)废酸来源为黑RB精制除铜酸,酸度19.6%,COD=2970mg/L,外观淡黄;取1600ml、ρ=1.11废酸加入2000ml烧瓶中,115℃开始常压脱水,馏出液1360ml时,废酸颜色由淡黄

咖啡色,测蒸出水的酸度为0.01%,t=3h;馏出液增加200ml时,废酸颜色由咖啡色

黑色,测蒸出水的酸度为5.7.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前李响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开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王胜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