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除铬降氯特性的蜡状芽孢杆菌WTXJ1-16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0375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除铬降氯特性的蜡状芽孢杆菌WTXJ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除铬降氯特性的蜡状芽孢杆菌WTXJ1

16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具备除铬降氯特性的蜡状芽孢杆菌WTXJ1

16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Cr通常具有六价铬(Cr(VI))和三价铬(Cr(III))两种价态,在生物体中,Cr(VI)具有比Cr(III)更高的化学毒性。Cr(III)能够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不易进入细胞且难溶于水,所以基本无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Cr(VI)以CrO
42

和Cr2O
72

的形式存在,其中CrO
42

只能存在于碱性环境,当环境变成酸性时,会转变成Cr2O
72

。Cr2O
72

只存在于酸性环境,当环境变成碱性时,会转变成CrO
42

。酸性或碱性越强,Cr2O
72

和CrO
42

的氧化性越高。Cr2O
72

和CrO
42

可以轻易从细胞膜上特定通道进入细胞内,并被胞内谷胱甘肽、抗坏血酸盐和柠檬酸盐等物质还原,生成Cr(III)化合物,然后与DNA链结合,造成碱基对错配,导致突变和致癌。
[0003]邻、对、间3种二氯苯作为一种易挥发的典型有机氯化合物,被广泛地应用在化工、纺织、电子、医药、制造等行业,主要用来作为有机溶剂、杀虫剂、消毒剂以及染料、农药、有机合成中间体等。由于二氯苯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毒性,所以作为环境外来物进入土壤环境中后,非常难以被微生物自然降解,再经过富集,就很容易对环境造成持久性的污染。在自然界净化的基础上,人类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促进自然界快速转化、降解积累在环境中的二氯苯。
[0004]蜡状芽孢杆菌WTXJ1

16(CGMCCNo.10979)是由本课题组筛选的1株有机氯优势降解菌,前期研究初步表明,这株有机氯优势降解菌有良好的将Cr(VI)还原为Cr(III)的脱毒能力。若该菌株能以二氯苯为碳源,在降解二氯苯的同时,还能将Cr(VI)还原为Cr(III),具有除铬降氯特性,将该菌株用于废水处理则有望助力以废治废、节能减排的目标。
[0005]对于大多数微生物而言,同一株微生物在好氧或厌氧环境,在不同的接种量、培养基成分、pH、温度等发酵条件下,会展现出不同的代谢特性和代谢能力。因此有必要探索优势除铬降氯菌对Cr(VI)和二氯苯混合废水的在相同发酵条件下的去除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备除铬降氯特性的蜡状芽孢杆菌WTXJ1

16及其应用,该菌株能以二氯苯为碳源,在降解二氯苯的同时,还能将Cr(VI)还原为Cr(III),具有对二氯苯和Cr(VI)混合废水的去除特性。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
[0008]一种具备除铬降氯特性的蜡状芽孢杆菌WTXJ1

16,其分类命名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该菌株已于2015年6月1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979。
[0009]一种具备除铬降氯特性的蜡状芽孢杆菌WTXJ1

16在废水中除铬降氯的应用。
[0010]优选地,所述应用为:将蜡状芽孢杆菌WTXJ1

16的菌悬液加入废水中,使废水中初始菌含量为1
×
109‑9×
109个/mL,在pH值6.0

8.0、培养温度32

36℃、转速180r/min条件下培养24

28h。
[0011]优选地,所述菌悬液包括无机盐液体培养基,所述无机盐液体培养基的组成为K2HPO4·
3H2O 13.755g/L、NaH2PO44.5g/L、(NH4)2SO41g/L,pH 7.0或K2HPO410.5g/L、NaH2PO44.5g/L、(NH4)2SO41g/L,pH 7.0。
[0012]优选地,所述废水中包含有Cr(VI)和邻、间、对三种混合二氯苯,其中,Cr(VI)的浓度不高于40mg/L;邻二氯苯、间二氯苯和对二氯苯的浓度均不高于100mg/L,且邻二氯苯、间二氯苯和对二氯苯的浓度比为1:1:1。
[0013]优选地,初始菌含量为5
×
109‑9×
109个/mL。
[0014]优选地,pH值为7.5。
[0015]优选地,培养温度为34℃。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蜡状芽孢杆菌WTXJ1

16除铬降氯特性及其应用,该菌株为有机氯优势降解菌,能以二氯苯为碳源,在降解二氯苯的同时,还能将Cr(VI)还原为Cr(III),具有对二氯苯和Cr(VI)混合废水的去除特性。本专利技术为处理二氯苯和Cr(VI)混合废水找到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有望助力以废治废、节能减排的目标。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解释,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为蜡状芽孢杆菌WTXJ1

16对废水中六价铬的降解效果;
[0020]图2为蜡状芽孢杆菌WTXJ1

16对废水中二氯苯的降解效果,图中,1为邻二氯苯、2为间二氯苯,3为对二氯苯;
[0021]图3为蜡状芽孢杆菌WTXJ1

16在不同邻、间、对三种混合二氯苯浓度条件下六价铬(A)和二氯苯(B)的降解效果;
[0022]图4为蜡状芽孢杆菌WTXJ1

16在不同Cr(VI)浓度条件下六价铬(C)和二氯苯(D)的降解效果;
[0023]图5为蜡状芽孢杆菌WTXJ1

16在不同初始菌含量下六价铬(E)和二氯苯(F)的降解效果;
[0024]图6为蜡状芽孢杆菌WTXJ1

16在不同pH下六价铬(G)和二氯苯(H)的降解效果;
[0025]图7为蜡状芽孢杆菌WTXJ1

16在不同培养温度下六价铬(I)和二氯苯(J)的降解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7]一、菌株的保藏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除铬降氯特性的蜡状芽孢杆菌WTXJ1

16,其特征在于,其分类命名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该菌株已于2015年6月1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0979。2.一种具备除铬降氯特性的蜡状芽孢杆菌WTXJ1

16在废水中除铬降氯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将蜡状芽孢杆菌WTXJ1

16的菌悬液加入废水中,使废水中初始菌含量为1
×
109‑9×
109个/mL,在pH值6.0

8.0、培养温度32

36℃、转速180r/min条件下培养24

28h。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霞季林丽王袁于云江丁成孙飞马卫星陈天明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江苏易因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