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复合菌剂培养基、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及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89017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微生物领域,具体而言,公开了一种石油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及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油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其制备方法为将罗尔斯通氏菌、根瘤菌和不动杆菌,菌体混合后用冻干保护液重悬;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油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复合菌剂培养基、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及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污染治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石油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复合菌剂培养基、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及用途。

技术介绍

[0002]石油工业是当今世界评价国家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及石油产品的广泛使用,石油污染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中国作为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石油污染问题相当突出,尤其是土壤的石油污染问题最为严重。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告》显示,我国土壤总超标率高达16.1%,其中有机类污染物,特别是石油污染物已成为导致土壤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0003]石油可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分别为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和沥青质,伴随生物放大作用,它们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广泛和永久性的破坏,石油类污染物会对环境中生命造成窒息、缺氧、生长迟缓、代谢反应紊乱和激素失衡等直接或间接影响。饱和烃和芳香烃是易生物降解的组分,其中正十二烷、正十六烷、菲和芘是常见的石油类污染物。相比于传统物理和化学修复方法,微生物修复因具有绿色经济、环境影响小等优势,在石油污染的环境修复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4]微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自身具有的代谢降解作用,将土壤中石油污染物降解成无害物质的方法。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较好的修复土壤污染的潜力,可以分别为生物强化法、生物刺激法和自然衰减法。其中生物强化法是指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分解代谢活性的菌株,从而提高土壤中的石油降解率。但是,由于石油组成复杂且毒性较强,没有单一的细菌菌株具有足够的代谢能力可以有效地降解石油的所有成分,同时受土壤复杂结构的限制,外源微生物在土壤中适应性较差,研发有效针对多组分的石油类污染物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并在土壤污染场地的修复中发挥高效的修复效果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油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复合菌剂培养基、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及用途。
[0006]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石油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包括罗尔斯通氏菌、根瘤菌和不动杆菌。
[0007]所述罗尔斯通氏菌、根瘤菌和不动杆菌的质量比为1~5:1~3:1。
[0008]具体的,所述罗尔斯通氏菌、根瘤菌和不动杆菌的质量比为1~3:1:1。
[0009]优选地,所述罗尔斯通氏菌、根瘤菌和不动杆菌的菌体质量比为2:1:1。
[0010]优选地,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呈固体粉末形式。
[0011]本专利技术中的菌种均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其中,罗尔斯通氏菌,拉丁名
称:Ralstonia sp.,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菌种保藏编号CCTCC NO: M 2023177,可用于处理石油污染;根瘤菌,拉丁名称:Rhizobium sp.,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菌种保藏编号CCTCC NO: M 2023178,可用于处理石油污染;不动杆菌,拉丁名称:Acinetobacter sp.,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菌种保藏编号CCTCC NO: M 2023179,可用于处理石油污染。
[0012]所述的石油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将罗尔斯通氏菌、根瘤菌和不动杆菌的菌体混合,经冷冻干燥得到所述石油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
[0013]具体的,将罗尔斯通氏菌、根瘤菌和不动杆菌分别用培养基纯培养后,离心收集菌体,再混合。
[0014]所述培养基包括0.1~1.0 g/L MgSO4·
7H2O、0.01~0.2g/L CaCl2、0.001~0.01 g/LFeSO4·
7H2O、1.0~2.0 g/L KH2PO4、0.5~2.0 g/L Na2HPO4、0.01~0.1 g/L MnSO4、0.5~2.0 g/L NH4Cl;所述培养基还包括碳源;培养基中的碳源没有特殊要求,能够为细菌的复制提供营养物质的碳源均可。
[0015]具体的,所述碳源选自牛肉膏、酵母浸粉、葡萄糖、蔗糖、果糖、淀粉、石油烃中一种或者几种。
[0016]碳源在所述培养基中的浓度为1~10 g/L或者0.1~0.5 g/L。
[0017]所述培养基pH为6.0

8.0,溶剂为无菌水。
[0018]具体的,所述培养基选自1~10g/L的牛肉膏、1~10 g/L的酵母浸粉、1~10 g/L的葡萄糖、1~10 g/L的蔗糖、1~10 g/L的果糖、1~10 g/L的淀粉或者0.1~0.5 g/L的石油烃。
[0019]具体的,所述石油烃为模拟石油;所述模拟石油包括菲、芘、正十二烷和正十六烷。
[0020]具体的,菲、芘、正十二烷和正十六烷在培养基中的浓度均为50 mg/L。
[0021]具体的,所述培养基包括0.1~0.2 g/L MgSO4·
7H2O、0.01~0.02 g/L CaCl2、0.001~0.002 g/LFeSO4·
7H2O、1.0~1.5 g/L KH2PO4、0.5~1.0 g/L Na2HPO4、0.01~0.02 g/L MnSO4、0.5~1.0 g/L NH4Cl。
[0022]所述冷冻干燥过程为:首先在

10~

20 ℃冷冻4~6 h,然后在

40~

60 ℃,10Pa真空度下冷冻干燥20~24 h。
[0023]所述冷冻干燥过程的冻干保护液按质量含量包含脱脂奶粉5~10%、蔗糖5~10%、甘露醇1~1.5%,余量为无菌水。
[0024]所述的石油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在降解土壤中石油污染物中的应用。
[0025]具体的,所述石油污染物包含正十二烷、正十六烷、菲和芘。
[0026]具体的,所述石油污染物中十二烷、正十六烷、菲、芘的浓度比为1~2:1~2:1:1。
[0027]具体的,所述石油污染物包含等浓度比的正十二烷、正十六烷、菲、芘。
[0028]所述的石油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将石油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用无菌水重悬后,以质量比1:10~30的投加量加入到石油污染土壤中,混匀;之后将石油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每20~30 d以质量比1:10~30的投加量加入到石油污染土壤中。
[0029]具体的,将石油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每20~30 d以质量比为1:10~30的投加量均匀注入到石油污染土壤的表层、表层下10 cm、表层下20 cm处。
[0030]具体的,首次投加时,石油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采用与土壤混匀的方式或者以质
量比为1:10~30的投加量均匀注入到石油污染土壤的表层、表层下10 cm、表层下20 cm处。
[0031]具体的,所述石油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以固体粉末形式冷冻保存。
[0032]具体的,将固体粉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油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罗尔斯通氏菌、根瘤菌和不动杆菌;所述的罗尔斯通氏菌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 M 2023177;所述的根瘤菌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 M 2023178;所述的不动杆菌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 M 202317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罗尔斯通氏菌、根瘤菌和不动杆菌的质量比为1~3: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石油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罗尔斯通氏菌、根瘤菌和不动杆菌的菌体混合,经冷冻干燥得到所述石油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油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罗尔斯通氏菌、根瘤菌和不动杆菌分别用培养基纯培养后,离心收集菌体,再混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油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包括0.1~1.0 g/L MgSO4·
7H2O、0.01~0.2g/L CaCl2、0.001~0.01 g/L FeSO4·
7H2O、1.0~2.0 g/L KH2PO4、0.5~2.0 g/L Na2HPO4、0.01~0.1g/L MnSO4、0.5~2.0 g/L NH4Cl;所述培养基还包括浓度为1~10 g/L或者0.1~0.5 g/L的碳源;所述碳源选自牛肉膏、酵母浸粉、葡萄糖、蔗糖、果糖、淀粉、石油烃;所述培养基pH为6.0

8.0,溶剂为无菌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油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包括包括0.1~0.2 g/L MgSO4·
7H2O、0.01~0.02 g/L CaCl2、0.001~0.002 g/L FeSO4·
7H2O、1.0~1.5 g/L KH2PO4、0.5~1.0 g/L Na2HPO4、0.01~0.02 g/L MnSO4、0.5~1.0 g/L NH4Cl;所述石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媛媛荆佳维赵博王婷婷陈卓郭鑫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