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组构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0335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裂缝组构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涉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层段的测井信息;基于所述测井信息,获得所述待识别层段的裂缝敏感因子作为第一特征值;获取预先确定的裂缝组构类型的裂缝敏感因子作为第二特征值;计算所述第一特征值与每个所述第二特征值之间的相对误差,获得多个相对误差值;获取所述多个相对误差值中最小值所对应的所述预先确定的裂缝组构类型作为所述待识别层段的裂缝组构类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简便、准确地对某一层段的裂缝组构进行识别,从而满足目前的裂缝预测研究需求。足目前的裂缝预测研究需求。足目前的裂缝预测研究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裂缝组构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勘探开发
,特别地涉及一种裂缝组构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裂缝组构,即裂缝组合结构,是指同一岩体或岩体组合内,在相同时期,相同应力条件下,不同倾角、不同类型裂缝组合形成的裂缝组合结构体,目前已成型的裂缝组合结构识别未有明确方法,而裂缝识别与预测方法较多,地球物理方法识别地层裂缝的方法多是采用地震预测或远探测声波技术。地震裂缝预测技术起步于计算岩石物理中等效介质理论的提出与应用。等效介质理论将实验岩石物理模型微观的裂缝参数(裂缝密度、纵横比等)与地震波场表征的宏观介质性质(弹性参数等)有机的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多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方法和技术,如多波多分量技术预测裂缝、方位各向异性预测裂缝等。亦有学者以地震资料为基础,发展了构造曲率法、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法、地震不连续性检测法等方法预测裂缝分布规律。但是基于地震勘探的裂缝识别技术仅能识别大级别的裂缝发育带,识别精度低,对小型裂缝识别较差,无法用于确定裂缝组构。远探测声波技术虽然能利用裂缝与地层的波阻抗差异将地球物理测井识别井周裂缝的范围从成像测井的几厘米提升到几十米的范围,但目前亦仍不能用于确定裂缝组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裂缝组构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能够简便、准确地对某一层段的裂缝组构进行识别,从而满足目前的裂缝预测研究需求。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裂缝组构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获取待识别层段的测井信息;
[0007]基于所述测井信息,获得所述待识别层段的裂缝敏感因子作为第一特征值;
[0008]获取预先确定的裂缝组构类型的裂缝敏感因子作为第二特征值;
[0009]计算所述第一特征值与每个所述第二特征值之间的相对误差,获得多个相对误差值;
[0010]获取所述多个相对误差值中最小值所对应的所述预先确定的裂缝组构类型作为所述待识别层段的裂缝组构类型。
[0011]优选地,所述测井信息包括:深侧向电阻率、泥质含量、浅侧向电阻率和声波时差;所述待识别层段的裂缝敏感因子包括:所述待识别层段的相对电阻率降低因子、电阻率差异因子、声波增大率因子、电阻率齿化程度因子和声波齿化程度因子;所述基于所述测井信息,获得所述待识别层段的裂缝敏感因子作为第一特征值,包括:
[0012]对所述深侧向电阻率进行包络计算,获得深侧向电阻率最大包络线;
[0013]基于所述深侧向电阻率、所述深侧向电阻率最大包络线和所述泥质含量,获得所述相对电阻率降低因子;
[0014]对所述浅侧向电阻率进行包络计算,获得浅侧向电阻率最大包络线;
[0015]基于所述浅侧向电阻率、所述浅侧向电阻率最大包络线、所述深侧向电阻率和所述深侧向电阻率最大包络线,获得所述电阻率差异因子;
[0016]对所述声波时差进行包络计算,获得声波时差最小包络线;
[0017]基于所述声波时差、所述声波时差最小包络线、所述泥质含量和预设的声波时差骨架参数,获得所述声波增大率因子;
[0018]基于所述深侧向电阻率,获得所述电阻率齿化程度因子;
[0019]基于所述声波时差,获得所述声波齿化程度因子。
[0020]优选地,采用以下表达式计算获得所述相对电阻率降低因子:
[0021][0022]其中,Rt
FF
为所述相对电阻率降低因子;Rt为所述深侧向电阻率;Rt
evp
为所述深侧向电阻率最大包络线;Vsh为所述泥质含量。
[0023]优选地,采用以下表达式计算获得所述电阻率差异因子:
[0024]Dif
FF
=lg(Rs
evp
/Rs)

lg(Rt
evp
/Rt)
[0025]其中,Dif
FF
为所述电阻率差异因子;Rs为所述浅侧向电阻率;Rs
evp
为所述浅侧向电阻率最大包络线;Rt为所述深侧向电阻率;Rt
evp
为所述深侧向电阻率最大包络线。
[0026]优选地,采用以下表达式计算获得所述声波增大率因子:
[0027][0028]其中,Dt
FF
为所述声波增大率因子;Dt为所述声波时差;Dt
evp
为所述声波时差最小包络线;Vsh为所述泥质含量;Dt
ma
为所述预设的声波时差骨架参数。
[0029]优选地,采用以下表达式计算获得所述电阻率齿化程度因子:
[0030][0031]其中,Rt
fct
为所述电阻率齿化程度因子;Rt为所述深侧向电阻率;i为电阻率包络线自动分层内样品编号标记;m为电阻率包络线自动分层内样品个数。
[0032]优选地,采用以下表达式计算获得所述声波齿化程度因子:
[0033][0034]其中,Dt
fct
为所述声波齿化程度因子;Dt为所述声波时差;i为电阻率包络线自动分层内样品编号标记;m为电阻率包络线自动分层内样品个数。
[0035]优选地,所述计算所述第一特征值与每个所述第二特征值之间的相对误差,获得多个相对误差值,包括:
[0036]对于每个所述第二特征值,采用以下表达式计算所述第一特征值与该第二特征值之间的相对误差:
[0037][0038]其中,E为所述相对误差;X
n
为所述第一特征值;V
kn
为所述第二特征值;n为所述待识别层段的裂缝敏感因子的标号,其中,所述待识别层段的裂缝敏感因子与所述预先确定的裂缝组构类型的裂缝敏感因子一一对应;k为所述预先确定的裂缝组构类型的标号。
[0039]优选地,所述预先确定的裂缝组构类型包括:平错裂缝组构和共轭裂缝组构。
[0040]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41]获取所述待识别层段的测井响应特征和电成像特征;
[0042]基于所述测井响应特征和所述电成像特征对所述待识别层段的裂缝组构进行定性识别,获得定性识别结果;
[0043]基于所述定性识别结果,对基于所述多个相对误差值中最小值所获得的所述待识别层段的裂缝组构类型进行验证。
[004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裂缝组构识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45]测井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识别层段的测井信息;
[0046]第一特征值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测井信息,获得所述待识别层段的裂缝敏感因子作为第一特征值;
[0047]第二特征值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先确定的裂缝组构类型的裂缝敏感因子作为第二特征值;
[0048]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特征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裂缝组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层段的测井信息;基于所述测井信息,获得所述待识别层段的裂缝敏感因子作为第一特征值;获取预先确定的裂缝组构类型的裂缝敏感因子作为第二特征值;计算所述第一特征值与每个所述第二特征值之间的相对误差,获得多个相对误差值;获取所述多个相对误差值中最小值所对应的所述预先确定的裂缝组构类型作为所述待识别层段的裂缝组构类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组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井信息包括:深侧向电阻率、泥质含量、浅侧向电阻率和声波时差;所述待识别层段的裂缝敏感因子包括:所述待识别层段的相对电阻率降低因子、电阻率差异因子、声波增大率因子、电阻率齿化程度因子和声波齿化程度因子;所述基于所述测井信息,获得所述待识别层段的裂缝敏感因子作为第一特征值,包括:对所述深侧向电阻率进行包络计算,获得深侧向电阻率最大包络线;基于所述深侧向电阻率、所述深侧向电阻率最大包络线和所述泥质含量,获得所述相对电阻率降低因子;对所述浅侧向电阻率进行包络计算,获得浅侧向电阻率最大包络线;基于所述浅侧向电阻率、所述浅侧向电阻率最大包络线、所述深侧向电阻率和所述深侧向电阻率最大包络线,获得所述电阻率差异因子;对所述声波时差进行包络计算,获得声波时差最小包络线;基于所述声波时差、所述声波时差最小包络线、所述泥质含量和预设的声波时差骨架参数,获得所述声波增大率因子;基于所述深侧向电阻率,获得所述电阻率齿化程度因子;基于所述声波时差,获得所述声波齿化程度因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裂缝组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表达式计算获得所述相对电阻率降低因子:其中,Rt
FF
为所述相对电阻率降低因子;Rt为所述深侧向电阻率;Rt
evp
为所述深侧向电阻率最大包络线;Vsh为所述泥质含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裂缝组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表达式计算获得所述电阻率差异因子:Dif
FF
=lg(Rs
evp
/Rs)

lg(Rt
evp
/Rt)其中,Dif
FF
为所述电阻率差异因子;Rs为所述浅侧向电阻率;Rs
evp
为所述浅侧向电阻率最大包络线;Rt为所述深侧向电阻率;Rt
evp
为所述深侧向电阻率最大包络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裂缝组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表达式计算获得所述声波增大率因子:其中,Dt
FF
为所述声波增大率因子;Dt为所述声波时差;Dt
evp
为所述声波时差最小包络
线;Vsh为所述泥质含量;D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远李军李浩南泽宇闫林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