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肌群局部振动肌肉刺激治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025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肌群局部振动肌肉刺激治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主体控制装置、至少一个无线治疗终端;所述主体控制装置与至少一个无线治疗终端进行无线连接,用于控制无线治疗终端对人体多肌群目标治疗部位进行治疗;所述无线治疗终端包括治疗主机、设置在治疗主机上的治疗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集局部振动、超声波疗法、艾灸疗法、红光/近红外光治疗于一体的无线治疗装置,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无线治疗终端贴在人体肢体的不同肌群上,通过主体控制装置与无线治疗终端无线连接,可实现至少一个的无线治疗终端或多个无线治疗终端对单肌群或多肌群进行局部振动肌肉刺激、红光/近红外光疗。疗。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肌群局部振动肌肉刺激治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及康复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多肌群局部振动肌肉刺激治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脑卒中是由于脑部损伤或疾病导致的,由于是上运动神经元的损伤,表现为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痉挛模式,由于痉挛模式的出现,导致的感觉运动系统功能障碍,常导致不随意的肢体活动和异常的姿势,并伴随着肌肉短缩和疼痛的发生,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从而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临床上通常采用多种治疗方法来降低肌张力如神经生理学疗法、肌肉牵伸、按摩及针灸等方法,均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局部振动疗法(Focal Muscle Vibration,FMV)是一种用机械设备产生一定频率及振幅高精度重复振动波来刺激机体目标肌肉及其邻近肌肉特定部位产生效应的治疗方法,该治疗不仅能有效缓解肌紧张、肌肉收缩时序不良和肌群参与不协调等问题,还能刺激主动肌肌纤维的募集,增加神经肌肉连接,降低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及功能改善确有积极影响。
[0003]临床研究证明局部肌肉振动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能以较小的运动负荷刺激神经肌肉的牵张反射,对机体的重要器官及系统影响较小,且在提升肌肉力量,同时对局部的韧带、肌腹、肌腱和关节囊产生持续的感觉输入,兴奋相关的本体感受器,促进神经再生,从而起到改善本体感觉的作用。局部振动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可减轻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肌肉痉挛程度,并改善其偏瘫的运动功能、特别是对核心肌群进行多点肌群的局部振动疗法,能增强感觉信息输入,经肢体传导兴奋信号,协调肌群运动,向高级中枢系统输入大量本体感觉冲动,促进神经功能的重塑,提升身体各肌肉群的控制能力、平衡能力、表达能力和传递能力。但是目前市面上基本上采用单点肌群进行局部振动疗法康复治疗的方式,并且需要康复治疗师手拿振动器或自己手拿进行对人体的肌肉群进行局部振动治疗,治疗的时间较长,难以满足患者的依从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肌群局部振动肌肉刺激治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通过至少一个的无线治疗装置直接刺激患者单肌群或多肌群进行单独或协调刺激治疗,以实现单目标肌群或多目标肌群部位的进行局部振动疗法,通过多肌群局部振动的方式,改善肌体痉挛状态,使局部本体感受器兴奋,提高受损神经的兴奋性,促进神经再生,从而改善本体感觉,并提升肢体运动功能水平。同时解决进行在局部振动疗法需要康复师进行一对一的操作治疗方式,提高治愈效果为目的肌患者的依从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肌群局部振动肌肉刺激治疗装置,包括:主体控制装置、至少一个无线治疗终端;
[0007]所述主体控制装置与至少一个无线治疗终端进行无线连接,用于控制无线治疗终
端对人体多肌群目标治疗部位进行治疗;主体控制装置S10可对人体不同肌群位置的无线治疗终端的进行设置不同频率、不同振动强度、不同时序工作方式进行工作,以满足人体肢体单肌群或多肌群、不同部位的肌群进行的协同或协调刺激治疗;
[0008]所述无线治疗终端包括治疗主机、至少一个治疗单元;所述治疗单元的适配部三能与治疗主机的适配部二相匹配,使用时选择不同功能的治疗单元插入治疗主机的适配部二即可使用;
[0009]所述治疗主机包括治疗主机壳体、设置在治疗主机壳体内的治疗终端控制模块和垂直振动按摩装置;
[0010]所述治疗单元包括超声艾灸治疗单元、超声红光/近红外治疗单元;所述治疗终端控制模块对应端分别与垂直振动按摩装置、超声艾灸治疗单元、超声红光/近红外治疗单元、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主体控制装置对应端还与治疗终端控制模块对应端电性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主体控制装置包括蓝牙天线、主体蓝牙SOC主控芯片、LED显示单元、矩阵按键单元、电池管理单元、蜂鸣器;所述主体蓝牙SOC主控芯片对应端分别与蓝牙天线、LED显示单元、矩阵按键单元、电池管理单元、蜂鸣器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主体蓝牙SOC主控芯片对应端还与治疗终端控制模块对应端电性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治疗终端控制模块包括:治疗终端蓝牙SOC主控芯片、超声波驱动单元、艾灸驱动单元、垂直振动驱动单元、垂直振动升压电源、垂直振动温度传感器、红光/近红外矩阵光源驱动单元、语言芯片、喇叭、蓝牙天线二、LED显示单元二、按键单元二、锂电池管理电源二;所述治疗终端蓝牙SOC主控芯片对应端分别与超声波驱动单元、艾灸驱动单元、垂直振动升压电源、垂直振动温度传感器、红光/近红外矩阵光源驱动单元、主体蓝牙SOC主控芯片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垂直振动按摩装置对应端分别与垂直振动驱动单元、垂直振动温度传感器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垂直振动驱动单元对应端还与垂直振动升压电源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治疗终端蓝牙SOC主控芯片对应端还分别与语言芯片、蓝牙天线二、LED显示单元二、按键单元二、锂电池管理电源二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语言芯片对应端与喇叭对应端电性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垂直振动按摩装置包括PCB板一、设置在PCB板一上的垂直振动线圈骨架、一端置于垂直振动线圈骨架内的磁柱、安装在磁柱另一端的按摩头、套设在按摩头上的减震胶圈、设置在按摩头头部的按摩头胶圈;所述磁柱底部还设有弹簧,通过该弹簧与垂直振动线圈骨架底部弹性连接;所述PCB板一、垂直振动线圈骨架、磁柱均置于治疗主机壳体内;
[0014]所述按摩头的头部穿过治疗主机壳体、治疗单元壳体、超声艾灸PCB二后置于面板的中部开口处。
[0015]优选的,所述超声艾灸治疗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治疗主机壳体上的治疗单元壳体、设置在治疗单元壳体内的PCB板二、设置在PCB板二上的艾灸发热盘架及其艾灸发热片和超声波换能器、设置在治疗单元壳体上的面板一、连接器A;所述超声波换能器、艾灸发热片均围绕PCB板二设置,且相邻两超声波换能器之间均设有一艾灸发热片;所述艾灸发热片上设有艾灸温度传感器;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上设有超声波温度传感器;
[0016]所述连接器A对应端分别与连接超声波换能器、超声波温度传感器、艾灸发热片、艾灸温度传感器、超声波驱动单元、艾灸驱动单元、治疗终端蓝牙SOC主控芯片对应端电性
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的超声红光/近红外治疗单元包括设置在治疗主机壳体(21)上的治疗单元壳体二、设置在治疗单元壳体二内的PCB板三、设置在PCB板三上的红光/近红外矩阵光源和超声波换能器二、设置在治疗单元壳体二上的面板二、连接器B;
[0018]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二、红光/近红外矩阵光源均围绕光PCB板三设置,且相邻两超声波换能器二之间均设有一红光/近红外矩阵光源;所述红光/近红外矩阵光源上设有光源温度传感器;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二上设有超声波温度传感器;
[0019]所述的连接器B对应端分别与超声波换能器二、超声波温度传感器二、光源温度传感器、红光/近红外矩阵光源、超声波驱动单元、治疗终端蓝牙SOC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肌群局部振动肌肉刺激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控制装置(S10)、至少一个无线治疗终端(S20);所述主体控制装置与至少一个无线治疗终端进行无线连接,用于控制无线治疗终端对人体多肌群目标治疗部位进行治疗;所述无线治疗终端(S20)包括治疗主机(20)、设置在治疗主机(20)上的治疗单元(30);所述治疗主机(20)包括治疗主机壳体(21)、设置在治疗主机壳体(21)内的治疗终端控制模块(22)和垂直振动按摩装置(227);所述治疗单元(30)包括超声艾灸治疗单元(55)、超声红光/近红外治疗单元(66);所述治疗终端控制模块(22)对应端分别与垂直振动按摩装置(227)、超声艾灸治疗单元(55)、超声红光/近红外治疗单元(66)、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主体控制装置(S10)对应端还与治疗终端控制模块(22)对应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肌群局部振动肌肉刺激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控制装置包括蓝牙天线、主体蓝牙SOC主控芯片、LED显示单元、矩阵按键单元、电池管理单元、蜂鸣器;所述主体蓝牙SOC主控芯片对应端分别与蓝牙天线、LED显示单元、矩阵按键单元、电池管理单元、蜂鸣器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主体蓝牙SOC主控芯片对应端还与治疗终端控制模块(22)对应端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肌群局部振动肌肉刺激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终端控制模块(22)包括:治疗终端蓝牙SOC主控芯片(221)、超声波驱动单元(222)、艾灸驱动单元(223)、垂直振动驱动单元(225)、垂直振动升压电源(224)、垂直振动温度传感器(226)、红光/近红外矩阵光源驱动单元(228);所述治疗终端蓝牙SOC主控芯片(221)对应端分别与超声波驱动单元(222)、艾灸驱动单元(223)、垂直振动升压电源(224)、垂直振动温度传感器(226)、红光/近红外矩阵光源驱动单元(228)、主体蓝牙SOC主控芯片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垂直振动按摩装置(227)对应端分别与垂直振动驱动单元(225)、垂直振动温度传感器(226)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垂直振动驱动单元(225)对应端还与垂直振动升压电源(224)对应端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肌群局部振动肌肉刺激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振动按摩装置(700)包括PCB板一(701)、设置在PCB板一(701)上的垂直振动线圈骨架(702)、一端置于垂直振动线圈骨架(702)内的磁柱(703)、安装在磁柱(703)另一端的按摩头(704)、套设在按摩头(704)上的减震胶圈(705)、设置在按摩头(704)头部的按摩头胶圈(706);所述磁柱(703)底部还设有弹簧(707),通过该弹簧(707)与垂直振动线圈骨架(702)底部弹性连接;所述PCB板一(701)、垂直振动线圈骨架(702)、磁柱(703)均置于治疗主机壳体(21)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肌群局部振动肌肉刺激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艾灸治疗单元(55)还包括设置在治疗主机壳体(21)上的治疗单元壳体(31)、设置在治疗单元壳体(31)内的PCB板二(200)、设置在PCB板二(200)上的艾灸发热盘架(333)及其艾灸发热片(300)和超声波换能器(100)、设置在治疗单元壳体(31)上的面板一(311)、连接器A(202);所述超声波换能器(100)、艾灸发热片(300)均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特贝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