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世荣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高血压和中风病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015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和中风病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它的活性成分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6-12份全蝎、4-8份蜈蚣、9-20份白僵蚕、4-10份水蛭、6-12份地龙、15-40份龟甲、20-30份葛根、30-90份黄芪、9-12份桃仁、9-12份红花、9-12份当归、9-12份川芎、9-15份赤芍、9-15份三七、9-20份丹参、20-40份熟地黄、9-15份天麻、15-30份钩藤。经切片,干燥、粉碎,提取,浓缩、干燥,球磨,装胶囊而成,可治疗高血压和中风病,而且还可治疗冠心病,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高血压,中风病是人体心脑血管系统疑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不分男女。 近年来年轻人群亦有发生。心脑血管病己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而且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四 高一多特点。目前国内医药市场流通的用于治疗高血压的是一些西药产品,常见的降血 压药有北京双鸽药业生产的"复方利血平氨笨蝶啶片",广州白云制药厂生产的 "复方利血片",安徽淮南制药厂生产的"复方降压片"等,此类药物多属利尿 降压药,如长期应用,因降低钾、钠、镁,增加血中胆固醇、甘油三脂及低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等副作用,从而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终至心肌梗死 或脑血管意外而死亡;国内医药市场流通的用于治疗中风瘫痪病的未见有中西 药物,至今尚属医药市场空白。针对原发性高血压可导致心脏冠状动脉及脑动脉血管在内的动脉血管粥样 硬化,从而导致中风病的病理特点,故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治疗高血压和中风病的 胶囊,不但可持续维持正常血压,而且可早期预防和治疗中风病所引起的偏瘫、 半身不遂,更重要的是本专利技术在具有降血压,通经络的同时,还具有降血脂, 降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脉流量、抗心率失常、扩张心脑血管、改 善微循环等标本同治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和中风病的胶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和中风病的胶囊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获得的病因病理高血压、中风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产生 高血压、中风病的病因病机是饮食失节,过食肥甘油腻、辛辣酒浆、积湿生 痰、化热生火、或房劳过度、损伤肾精、或肝气不疏、气郁化火、气滞血瘀等因素,使人体阴阳失调,最终导致肾精虚损。肝与肾存在"精血同源","肝肾 同源",肾与心存在"心肾相交"、"心肾不交"等生理病理关系,故肾精虚损, 可涉及肝心脑等脏腑功能。或因虚致实,或本虚标实,或上实下虚,实盛则变, 或心肌大面积梗死而死亡,或脑溢血而中风瘫痪。高血压早期全身小动脉痉挛,长期反复的痉挛使小动脉内压力负荷增加, 缺血缺氧而出现玻璃样变,中层则因平滑肌细胞增殖肥大而增厚,出现血管壁 的重构,最后管壁纤维化,管腔狭窄,呈现不可逆病变。可造成心肌肥厚与扩 大,持久的高血压有利于脂质在大、中动脉内膜沉积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可 合并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成为冠心病,并可使脑小动脉硬化,如伴有血管 痉挛或血栓形成,可造成脑软化,痉挛处远端血管壁可发生营养性坏死而形成 微小动脉瘤,如破裂则引起脑溢血而发生中风病。因此高血压、冠心病、中风 病之病理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即高血压是冠心病或中风病的前期,冠心病、中 风病又是高血压持续发展至后期而产生的必然结果。故本专利技术将高血压、冠心 病、中风病这一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纳为一体。体现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的预防医学思想。即是本专利技术达到既可治疗高血压,又可预防冠心病、中风病 的发生,对已发生冠心病或中风病者,亦可达到治愈目的。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腰膝酸软、梦遗滑精、 头晕耳鸣、眼花、心悸、失眠、胸闷、胸痛;中风之后则半身不遂,或全身瘫 痪、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昏迷或半昏迷、舌红、少苔或无苔,甚则舌质瘀点、 脉弦细或结代。腰为肾之府,肾精亏虚,腰失所养,故腰膝酸软,脑为髓海,肾精亏虚, 髓海不足,故头晕耳鸣眼花;精血同源、精虚血亦虚,或肾虚及脾,气血生化 之源不足,血虚则心失所养,故心悸怔忡,或失眠多梦;肾阴亏于下,心阳亢 于上,心肾不交,或梦交遗精;肾精亏虚之初,内热不甚,故舌红而少苔,或 舌苔薄黄;精血同源,精气虚者,气血亦虚,血虚则脉道不充,气虚则无力鼓 动血液运行,故初期脉细数,细乃血虚,数乃内热;肾阴亏虚可致水不涵木而 肝阳上亢而肝风内动;或血虚生风,而成虚风内动。风动则摇、故全身细小动 脉血管痉挛而眩晕,其脉可见弦象,弦为肝应之脉所然;阴虚日甚,内热煎灼 营阴,血液浓縮而粘稠,则血瘀或脂质沉着,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产生,血脉运行瘀滞,心肌及脑组织血供不足致胸闷、胸痛或头痛眩晕,舌质由初时之淡 红转为深红,少苔或无苔,甚则舌质瘀点,后期脉象细涩或结代。血压持续增 高,其微小动脉瘤破裂即发生中风病,肝阳上亢者,风阳内动,挟痰而走窜经 络,脉络不畅,故突然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甚则全身瘫痪,偏瘫 或半身不遂,如不及时救治,或治不如法,可随时发生死亡。一种治疗高血压和中风病的胶囊以熟地黄、龟甲滋阴补肾益精为君药;以 天麻、钩藤、地龙、全蝎、白僵蚕、蜈蚣平肝息风止痉,其中用全蝎、蜈蚣等 虫类搜刮之品以治动脉血管之痉挛,其血压自降,共为臣药;以桃仁、红花、 当归、川芎、赤芍、水蛭、丹参、三七活血化瘀,并用黄芪益气活血,使气充 则血行,治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共为佐药;葛根素具有扩张冠脉,改善 脑循环之功,引诸药直达心、脑血管之病所,为本方之使药。君臣佐使诸药合 用,共奏滋阴补肾、平肝潜阳息风、活血化瘀通络之功,从而实现治疗高血压、 冠心病、中风病之目的。复方研究一种治疗高血压和中风病的胶囊方剂主要由全蝎等18种中药组成,其方剂 来源于《杂病证治新义》之"天麻钩藤饮"和《医林改错》之"补阳还五汤"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加减而成的复方制剂。"天麻钩藤饮",具有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功效。主治肝阳上亢、肝 风上扰、头痛、眩晕、失眠。复方药理研究表明"天麻钩藤饮"对肾性、原发 性、神经元性高血压病均有明显降压作用。"补阳还五汤",具有益气、活血、通络功效。主治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小便濒数等症。复方药理研究表 明补阳还五汤具有抗血栓形成和溶栓性,改善梗阻区上游脑组织血流、扩张 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对中风后遗症有明显治疗作用,补阳还五汤还具有扩 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显著而持久增加心肌收縮幅度而强心,从而治疗冠心 病。本专利技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全蝎、蜈蚣、白僵蚕、水蛭、地龙、龟甲、 葛根、黄芪、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三七、丹参、熟地黄、天麻、 钩藤组成。以重量份计,原料配比为6—12份全蝎、4—8份蜈蚣、9一20份白僵蚕、 4一10份水蛭、6—12份地龙、15—40份龟甲、20—30份葛根、30—90份黄芪、 9一12份桃仁、9一12份红花、9—12份当归、9一12份川芎、9一15份赤芍、9 一15份三七、9一20份丹参、20—40份熟地黄、9一15份天麻、15—30份钩藤。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高血压和中风病的胶囊的制备方法不但可治疗高血 压和中风病,而且还可治疗冠心病,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原料IO份全蝎、6份蜈蚣、15份白僵蚕、8份水蛭、12份地龙、20份龟 甲、20份葛根、60份黄芪、6份桃仁、IO份红花、12份当归、12份川芎、12 份赤芍、12份三七、20份丹参、30份熟地黄、12份天麻、20份钩藤。制备方法(1) 切片将10份全蝎、6份蜈蚣、15份白僵蚕、8份水蛭、12份地龙、20 份龟甲、20份葛根、60份黄芪、6份桃仁、10份红花、12份当归、12份川芎、 12份赤芍、12份三七、20份丹参、30份熟地黄、12份天麻、20份钩藤分别切 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高血压和中风病的胶囊,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6-12份全蝎、4-8份蜈蚣、9-20份白僵蚕、4-10份水蛭、6-12份地龙、15-40份龟甲、20-30份葛根、30-90份黄芪、9-12份桃仁、9-12份红花、9-12份当归、9-12份川芎、9-15份赤芍、9-15份三七、9-20份丹参、20-40份熟地黄、9-15份天麻、15-30份钩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世荣
申请(专利权)人:段世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6[中国|海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