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气同步喷射雾化相结合的高流量氧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992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气同步喷射雾化相结合的高流量氧疗设备,其中风机上设有输入管路、输出管路和驱动管路,所述输入管路伸出至壳体外,所述输出管路与湿化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湿化装置的输出端与设于壳体外的输送管连接,所述输送管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内部气体压力,并通过流量传感器检测内部气体流量,所述输送管的输出端设有喷射雾化器,并且风机上的驱动管路与所述喷射雾化器连接,在所述驱动管路上设有控制开关,并且所述风机、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控制开关分别通过线路与控制单元上的对应端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实时监测输送管内的气体状态以识别患者吸气,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喷射雾化器实现吸气同步雾化。器实现吸气同步雾化。器实现吸气同步雾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气同步喷射雾化相结合的高流量氧疗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吸气同步喷射雾化相结合的高流量氧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2014年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

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在中国内地开始应用,短短几年内在临床上得到快速普及推广,其临床疗效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国际著名医学杂志近些年来也相继发表了多篇大样本前瞻性临床研究,证明了HFNC在轻中度单纯低氧性呼吸衰竭(Ⅰ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此外,HFNC已被证明对稳定的慢阻肺患者(II型呼吸衰竭)提供较好的临床效果,近期数据也显示HFNC可能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作用。目前HFNC进入快速发展和临床广泛应用阶段,而国际主流HFNC装置都是采用无创呼吸机的工作原理:即用空氧混合器进行空氧混合,吸入氧浓度(FiO2)为21%~100%,应用涡轮提供高流量的气体,采用呼吸机应用的加温加湿器和管路加热导丝对吸入气体进行全程加温加湿,并通过近患者端实时监测温度和氧浓度进行动态调控。
[0003]而雾化疗法(气溶胶吸入疗法)是将支气管扩张剂、激素或抗菌药物等制成气溶胶,以气溶胶或雾的形式输送入气道和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或者缓解症状的目的。近年来雾化吸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提高了药物输出和吸入效率,使药物肺部浓度增加。小容量雾化器是临床常用的雾化装置,其主要用于危重症监护室和急诊科,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家庭治疗,特别适用于婴幼儿和无法进行呼吸配合的患者。小容量雾化器主要包括喷射雾化器、超声雾化器和振动筛孔雾化器等结构形式,其中喷射雾化是常用的雾化方法之一,可采用氧气或者空气作为喷射雾化气源。
[0004]目前,在临床上接受HFNC治疗的患者经常需要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但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在高流量氧疗同时经雾化面罩持续雾化吸入,或者经雾化器的T型管路连接在高流量管路内,在整个吸气和呼气阶段持续雾化治疗,或者断开高流量氧疗采取普通方式进行雾化吸入。上述雾化方式可能导致呼气阶段大量的雾化药物浪费,进而造成雾化效率低,若是采用雾化抗生素则容易导致耐药几率增加,另外经面罩雾化吸入也可以导致雾化颗粒被高流量氧疗的鼻塞导管阻挡,雾化颗粒无法进入呼吸道,临床上也不推荐高流量氧疗同时经口含嘴和面罩进行雾化吸入,同时也不推荐断开高流量氧疗,这会导致高流量氧疗呼吸支持的中断,另外对于贵重药物而言,雾化成本也较高。如果能够在高流量氧疗装置上实现自动识别患者吸气并开始启动雾化功能,即仅在吸气阶段进行雾化治疗、而在呼气阶段停止雾化,无疑将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气同步喷射雾化相结合的高流量氧疗设备,其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实时监测输送管内的气体状态以识别患者吸气,并通过控制
单元控制喷射雾化器实现吸气同步雾化。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吸气同步喷射雾化相结合的高流量氧疗设备,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控制单元、风机、湿化装置、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其中所述风机上设有输入管路、输出管路和驱动管路,所述输入管路伸出至壳体外,所述输出管路与所述湿化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湿化装置的输出端与设于所述壳体外的输送管连接,所述输送管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内部气体压力,并通过所述流量传感器检测内部气体流量,所述输送管的输出端设有喷射雾化器,并且所述风机上的驱动管路与所述喷射雾化器连接,在所述驱动管路上设有控制开关,并且所述风机、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控制开关分别通过线路与所述控制单元上的对应端口连接。
[0008]所述喷射雾化器包括雾化器壳体、T型管和进气管,其中所述T型管上端的水平管两端均与所述输送管连接,所述T型管下侧的竖直管与所述雾化器壳体连接,所述雾化器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雾化器壳体内部通过所述隔板分隔成上侧的雾化室和下侧的进气室,所述隔板下端设有进气接头,并且所述进气管一端伸入至所述进气室内并与所述进气接头连接,所述进气管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管路连接。
[0009]所述T型管下侧的竖直管上依次设有单向阀和转动接头,其中所述转动接头与所述雾化器壳体上端的接管连接。
[0010]所述雾化室上端内部设有滤板。
[0011]所述进气接头下端设有呈下宽上窄锥状的进气口。
[0012]本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0013]1、本技术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实时监测输送管内的气体状态以识别患者吸气,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喷射雾化器实现吸气同步雾化,从而提高了雾化吸入效率。
[0014]2、本技术的喷射雾化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旋转调整以避开进药管等结构,并利用雾化室上端的滤板实现过滤,以保证只有满足颗粒直径要求的药物颗粒通过,同时利用进气接头下端呈下宽上窄锥状的进气口增强气体射流进入雾化室的压力,保证雾化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喷射雾化器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为控制单元,2为压力传感器,3为流量传感器,4为输送管,5为喷射雾化器,501为T型管,502为单向阀,503为固定架,504为滤板,505为进气管,506为隔板,507为雾化室,508为进药管,509为进气口,510为雾化器壳体,511为进气接头,512为转动接头,6为驱动管路,601为控制开关,7为湿化装置,8为风机,801为输入管路,9为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0019]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壳体9和设于所述壳体9内的控制单元1、风机8、湿
化装置7、压力传感器2和流量传感器3,其中所述风机8上设有输入管路801、输出管路和驱动管路6,所述输入管路801伸出至壳体9外,所述输出管路与所述湿化装置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湿化装置7的输出端与设于所述壳体9外的输送管4连接,所述输送管4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2检测内部气体压力,并通过所述流量传感器3检测内部气体流量,所述输送管4的输出端设有喷射雾化器5,并且所述风机8上的驱动管路6与所述喷射雾化器5连接,在所述驱动管路6上设有控制开关601,并且所述风机8、压力传感器2、流量传感器3和控制开关601分别通过线路与所述控制单元1上的对应端口连接,所述输出管4远端设有气管固定在患者上。本技术工作时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2和流量传感器3实时检测输送管4内的气流状态并将数据上传至控制单元1,然后通过控制单元1内的设定程序(比如通过流量采样测定流量和压力波动进行判断,该判断程序根据具体需要编程设计)判断患者的呼气和吸气状态,当控制单元1判断患者为吸气时控制所述控制开关601打开,此时风机8提供气流经过所述驱动管路6进入所述喷射雾化器5中实现驱动雾化功能,当控制单元1判断患者为吸气结束时控制所述控制开关601关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气同步喷射雾化相结合的高流量氧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9)和设于所述壳体(9)内的控制单元(1)、风机(8)、湿化装置(7)、压力传感器(2)和流量传感器(3),其中所述风机(8)上设有输入管路(801)、输出管路和驱动管路(6),所述输入管路(801)伸出至壳体(9)外,所述输出管路与所述湿化装置(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湿化装置(7)的输出端与设于所述壳体(9)外的输送管(4)连接,所述输送管(4)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2)检测内部气体压力,并通过所述流量传感器(3)检测内部气体流量,所述输送管(4)的输出端设有喷射雾化器(5),并且所述风机(8)上的驱动管路(6)与所述喷射雾化器(5)连接,在所述驱动管路(6)上设有控制开关(601),并且所述风机(8)、压力传感器(2)、流量传感器(3)和控制开关(601)分别通过线路与所述控制单元(1)上的对应端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气同步喷射雾化相结合的高流量氧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雾化器(5)包括雾化器壳体(510)、T型管(501)和进气管(505),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繁悦孙明仪陈少纯周成广谭伟代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迈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