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交通信号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9839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交通信号灯,包括:底座、摄像头、信号触发组件及无线传输组件,信号触发组件设置在底座的外侧面,用于在被撞击后产生电信号;无线传输组件与信号触发组件电连接,用于在电信号产生后向信号灯管控中心和/或信号灯事故处理终端发送报警信号。由于信号触发组件设置在底座的外侧面,故只要信号触发组件感受到被机动车撞击或者台风刮倒等情况产生的外力,即可产生电信号;配合无线传输组件,即可将报警信号发送至信号灯管控中心和/或信号灯事故处理终端,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获悉事故的发生,而后根据摄像头所录制的交通场景视频和/或拍摄的交通场景照片进行事故及移动交通信号灯的维护维修等处理。进行事故及移动交通信号灯的维护维修等处理。进行事故及移动交通信号灯的维护维修等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交通信号灯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设备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移动交通信号灯。

技术介绍

[0002]机动车与交通指引装置(比如坐落在地面、方便移动的临时交通信号灯)之间发生碰撞后,导致交通指引装置无法继续有效指引交通而引起机动车与机动车、非机动车和/或行人产生交通事故后的交通肇事逃逸则较为难以判定责任,而且很难回溯交通肇事逃逸的车辆信息。
[0003]申请号为2019217232146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信号灯,如图1所示,其包括:箱体5,箱体5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4和风筒10;伸缩杆4采用金属带材卷制而成的可伸缩空心圆柱体杆,风筒10位于伸缩杆4的一侧,且风筒10延伸至箱体5的内部,伸缩杆4的前表壁设置有调节旋钮3,且伸缩杆4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块2,固定块2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弹簧13;减震弹簧13的圈与圈之间有一定间隙,受到外载荷时,弹簧收缩变形,变形的同时减缓冲击力。该多功能智能交通信号灯通过设置减震弹簧,使交通灯在受到外力撞击时,利用减震弹簧收缩变形的特性减缓冲击力,以此来降低交通灯被损坏的概率。但不难想到的是,该技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交通灯被损坏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执法人员并不能据此获悉碰撞移动交通信号灯后逃逸的车辆信息。
[0004]申请号为2021204524961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交通灯报修系统,如图2所示,其包括:监控中心、区域交管中心、报修装置、交通灯和摄像装置;所述监控中心与各区域的所述区域交管中心远程通信连接,所述监控中心与监控区域内所有交通灯所在位置的所述摄像装置远程连接,所述监控中心还与监控区域内所有所述交通灯上设置的报修装置远程连接,所述报修装置与对应的所述交通灯线路连接;所述报修装置包括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外置的报修按钮以及显示屏,所述微处理器分别连接无线通信模块、报修按钮和显示屏。该技术专利旨在通过人工触发的按钮来触发报修信号,操作简便,以此提供给路人或巡逻的交管人员等相关部门人员一个较为简便的报修方式。但可以理解的是,该技术只能及时发现出现问题的交通灯,以便及时维修,降低因交通灯损坏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执法人员同样不能据此获悉碰撞移动交通信号灯后逃逸的车辆信息。
[0005]可见,现有移动交通信号灯的结构配置并不能够为追踪碰撞移动交通信号灯肇事逃逸车辆提供有效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交通信号灯,旨在解决现有移动交通信号灯的结构配置并不能够为追踪碰撞移动交通信号灯肇事逃逸车辆提供有效信息的问题。
[0007]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移动交通信号灯,包括底座及摄像头,其还包括:信号触发组件及无线传输组
件,所述信号触发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外侧面,用于在被撞击后产生电信号;所述无线传输组件与所述信号触发组件电连接,用于在所述电信号产生后向信号灯管控中心和/或信号灯事故处理终端发送报警信号;所述摄像头与所述信号触发组件电连接,用于录制交通场景视频和/或拍摄交通场景照片。
[0009]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由于信号触发组件设置在底座的外侧面,故只要信号触发组件感受到被机动车撞击或者台风刮倒等情况产生的外力,即可产生电信号;配合与信号触发组件电连接的无线传输组件,即可将报警信号发送至信号灯管控中心和/或信号灯事故处理终端,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获悉事故的发生,而后根据摄像头所录制的交通场景视频和/或拍摄的交通场景照片进行事故及移动交通信号灯的维护维修等处理;解决了现有移动交通信号灯的结构配置并不能够为追踪碰撞移动交通信号灯肇事逃逸车辆提供有效信息的问题。
[0010]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信号触发组件包括:环形触发外壳、万向摇杆部件及电路板,所述万向摇杆部件包括:摇杆、横向转轴及纵向转轴;所述环形触发外壳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容纳摇杆的收容槽;所述摇杆容置在所述收容槽内,并与所述横向转轴及纵向转轴相连接;所述电路板用于在摇杆带动横向转轴和/或纵向转轴移动时产生电信号。
[0011]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摇杆通常应用于游戏领域,本技术通过对其触发结构进行简单修改后运用于移动交通信号灯,即可利用其技术成熟、体积小及成本低的优点,使得原有移动交通信号灯通过简单的结构修改亦可投入新的使用,配合环形触发外壳使得仅需设置一组信号触发组件即可完成移动交通信号灯各个方向的撞击检测,结构简单可靠且成本较低。
[0012]在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信号触发组件设置有两组或两组以上,包括:触发外壳、按压式开关及电路板,所述按压式开关设置在所述触发外壳的内侧,所述电路板用于在按压式开关被压下后产生电信号。
[0013]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两组或以上的信号触发组件可以用于检测来自于不同方向的撞击,本技术通过设置触发外壳、按压式开关及电路板,使得触发外壳在被撞击后,按压式开关会被压下,进而使电路板产生电信号以触发报警信号,整个信号触发组件结构简单可靠,且成本较低;且若有需求,针对每一组信号触发组件,电路板可产生不同的电信号,以使移动交通信号灯或后台管理员可以得知被撞击位置,以迅速调用对应的摄像头执行相应的指令或者迅速确定所需要的交通场景视频或照片。
[0014]在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信号触发组件设置有两组或两组以上,包括:衔接杆、触发杆、按压式开关及电路板,所述衔接杆的一端连接于移动交通信号灯的本体,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触发杆;所述按压式开关设置在所述触发杆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电路板用于在按压式开关被压下后产生电信号。
[0015]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一方面两组或以上的信号触发组件可以用于检测来自于不同方向的撞击,本技术通过设置触发杆、按压式开关及电路板,使得触发杆在被撞击后,按压式开关会被压下,进而使电路板产生电信号以触发报警信号,整个信号触发组件结构简单可靠,且成本较低;另一方面衔接杆的设置提高了触发杆的被触发高度,使得移动交通信号灯的底座无需太高,亦可被大型机动车的撞击所触发,提高了移动交通信号灯被撞击检测的车辆高度适用范围的同时,保持了移动交通信号灯体积较小的特点。
[0016]在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信号触发组件设置有两组或两组以上,包括:触发杆、按压式开关及电路板,所述触发杆的上端可转动连接于移动交通信号灯的本体;所述按压式开关设置在所述触发杆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电路板用于在按压式开关被压下后产生电信号。
[0017]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一方面两组或以上的信号触发组件可以用于检测来自于不同方向的撞击,本技术通过设置触发杆、按压式开关及电路板,使得触发杆在被撞击后,按压式开关会被压下,进而使电路板产生电信号以触发报警信号,整个信号触发组件结构简单可靠,且成本较低;另一方面触发杆的触发高度相对于其他结构而言更高,从而使得移动交通信号灯的底座无需太高,亦可被大型机动车的撞击所触发,提高了移动交通信号灯被撞击检测的车辆高度适用范围的同时,保持了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交通信号灯,包括底座及摄像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触发组件及无线传输组件,所述信号触发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外侧面,用于在被撞击后产生电信号;所述无线传输组件与所述信号触发组件电连接,用于在所述电信号产生后向信号灯管控中心和/或信号灯事故处理终端发送报警信号;所述摄像头与所述信号触发组件电连接,用于录制交通场景视频和/或拍摄交通场景照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交通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触发组件包括:环形触发外壳、万向摇杆部件及电路板,所述万向摇杆部件包括:摇杆、横向转轴及纵向转轴;所述环形触发外壳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容纳摇杆的收容槽;所述摇杆容置在所述收容槽内,并与所述横向转轴及纵向转轴相连接;所述电路板用于在摇杆带动横向转轴和/或纵向转轴移动时产生电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交通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触发组件设置有两组以上,包括:触发外壳、按压式开关及电路板,所述按压式开关设置在所述触发外壳的内侧,所述电路板用于在按压式开关被压下后产生电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交通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触发组件设置有两组以上,包括:衔接杆、触发杆、按压式开关及电路板,所述衔接杆的一端连接于移动交通信号灯的本体,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触发杆;所述按压式开关设置在所述触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浩李承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煜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