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灾害现场数字化重建套装集成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9748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灾害现场数字化重建套装集成箱装置,包括主箱体和充电口,所述主箱体的前端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主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分层结构,所述主箱体内壁上设置有抗震防撞结构,所述主箱体的后端设置有电池隔层,且电池隔层的前端均设置有充电口,所述主箱体内壁的顶端设置有摄像头。该套装集成箱装置,通过螺纹杆与升降块的相互配合,带动箱门自动升降,避免了手动开关门的问题;将承接杆插入合适的对接孔中,能够调节层板的高度,避免了空间分割板不可调节的问题,最大化的利用了主箱体的容纳空间;而加强杆与弹簧片的设置,使主箱体的撞击后承受力增加。使主箱体的撞击后承受力增加。使主箱体的撞击后承受力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灾害现场数字化重建套装集成箱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集成箱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灾害现场数字化重建套装集成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各种灾害在人们当今的社会中存在着,为了收集灾害的数据进行研究,需要用到重要的现代化设备,当这些重要的现代化设备进行移动时,套装集成箱装置,是承载这些现代化设备重要的设备;
[0003]如今市面上的套装集成箱装置,有着便捷程度不足的问题,如:需手动开启箱门,还有着实用性较低的问题,如:箱体内部空间大小不可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灾害现场数字化重建套装集成箱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灾害现场数字化重建套装集成箱装置,包括主箱体和充电口,所述主箱体的前端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主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分层结构,所述主箱体内壁上设置有抗震防撞结构,所述主箱体的后端设置有电池隔层,且电池隔层的前端均设置有充电口,所述主箱体内壁的顶端设置有摄像头;
[0006]优选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框架、螺纹杆、电机、箱门和升降块,所述框架均设置于主箱体前端的两侧,所述框架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底端安装有电机,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安装有升降块,且升降块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箱门;
[0007]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与升降块之间相互配合呈螺纹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分层结构包括层板、对接孔和承接杆,所述对接孔均设置于有主箱体的内壁,所述对接孔的内部安装有承接杆,且承接杆的上端安装有层板;
[0009]优选的,所述对接孔于主箱体内壁的两侧设置有四组,且四组对接孔之间呈等间距分布;
[0010]优选的,所述抗震防撞结构包括内腔、加强杆、弹簧片和海绵垫,所述内腔设置与主箱体的内部,所述内腔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加强杆,且加强杆之间安装有弹簧片,所述海绵垫粘黏于主箱体的内壁上;
[0011]优选的,所述加强杆与内腔的内壁上呈等间距分布,且加强杆与弹簧片之间呈弹性连接;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套装集成箱装置,通过螺纹杆与升降块的相互配合,进而带动箱门自动升降,避免了手动开关门的问题,由此提高了此装置的功能性;
[0013]将承接杆插入合适的对接孔中,进而能够调节层板的高度,避免了空间分割板不可调节的问题,进而最大化的利用了主箱体的容纳空间,由此提高了此装置的实用性;
[0014]利用海绵垫防止主箱体内部储存的物品与箱壁撞击后出现损坏的问题,而加强杆
与弹簧片的设置,使主箱体的撞击后承受力增加,由此提高了此装置的防护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升降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主箱体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对接孔分布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承接杆正视示意;
[0020]图6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主箱体俯视示意图。
[0022]图中:1、主箱体;2、充电口;3、升降结构;301、框架;302、螺纹杆;303、电机;304、箱门;305、升降块;4、分层结构;401、层板;402、对接孔;403、承接杆;5、抗震防撞结构;501、内腔;502、加强杆;503、弹簧片;504、海绵垫;6、摄像头;7、电池隔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图2、图7中所示的一种灾害现场数字化重建套装集成箱装置,包括主箱体1和充电口2,主箱体1的前端设置有升降结构3,主箱体1的后端设置有电池隔层7,可为主箱体1内部空间储存的物品提供能源,且电池隔层7的前端均设置有充电口2,主箱体1内壁的顶端设置有摄像头6;
[0025]其中,升降结构3包括框架301、螺纹杆302、电机303、箱门304和升降块305,框架301均设置于主箱体1前端的两侧,框架301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302,且螺纹杆302的底端安装有电机303,螺纹杆302的表面安装有升降块305,且升降块305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箱门304;
[0026]具体的,螺纹杆302与升降块305之间相互配合呈螺纹连接,且升降块305与箱门304两侧的底部呈焊接一体化,因螺纹杆302的旋转方向不同,使箱门304移动方向不一,而主箱体1内部储存的物品通过充电口2能够与电池隔层7进行连接,由此为主箱体1内部储存的物品进提供电力,通过摄像头6的设计,使主箱体1内部空间能够被监视,进而实现可视化与外部交流;
[0027]如图3、图4和图5中所示的,主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分层结构4;
[0028]其中,分层结构4包括层板401、对接孔402和承接杆403,对接孔402均设置于有主箱体1的内壁,对接孔402的内部安装有承接杆403,且承接杆403的上端安装有层板401,
[0029]具体的,对接孔402于主箱体1内壁的两侧分布规则,三个为一排,三竖排为一组,对接孔402于主箱体1内壁的两侧设置有四组,且四组对接孔402之间呈等间距分布,同时承接杆403分别有四根,分别对应四组对接孔402,进而承接杆403插入不同高度的对接孔402后,层板401便能够在不同高度进行安装,由此调节主箱体1的内部空间;
[0030]如图3和图6中所示的,主箱体1内壁上设置有抗震防撞结构5;
[0031]其中,抗震防撞结构5包括内腔501、加强杆502、弹簧片503和海绵垫504,内腔501设置与主箱体1的内部,内腔501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加强杆502,且加强杆502之间安装有弹簧片503,海绵垫504粘黏于主箱体1的内壁上;
[0032]具体的,加强杆502与内腔501的内壁上呈等间距分布,且加强杆502与弹簧片503之间呈弹性连接,海绵垫504材质为:海绵,而海绵垫504通过粘合剂粘在主箱体1的内壁上,当主箱体1的外部受到撞击后,撞击的力能通过内腔501传递至加强杆502上,且加强杆502上安装的弹簧片503受力发生形变,进而形变将力能抵消,由此提高主箱体1的防撞承受力;
[0033]工作原理:该集成箱装置,首先,将主箱体1掰动至合适的位置处,紧接着按动框架301表面的按钮,使框架301内部底端的电机303开始工作,进而电机303带动螺纹杆302转动,从而螺纹杆302与其相互配合的升降块305带动箱门304进行生将;
[0034]其次,主箱体1的内部随着箱门304的上升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灾害现场数字化重建套装集成箱装置,包括主箱体(1)和充电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的前端设置有升降结构(3),所述主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分层结构(4),所述主箱体(1)内壁上设置有抗震防撞结构(5),所述主箱体(1)的后端设置有电池隔层(7),且电池隔层(7)的前端均设置有充电口(2),所述主箱体(1)内壁的顶端设置有摄像头(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灾害现场数字化重建套装集成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3)包括框架(301)、螺纹杆(302)、电机(303)、箱门(304)和升降块(305),所述框架(301)均设置于主箱体(1)前端的两侧,所述框架(301)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302),且螺纹杆(302)的底端安装有电机(303),所述螺纹杆(302)的表面安装有升降块(305),且升降块(305)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箱门(3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灾害现场数字化重建套装集成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302)与升降块(305)之间相互配合呈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灾害现场数字化重建套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周新国杨敏张秋香刘广东孙文磊桓宗盛曾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新德音应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