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抗菌手术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9643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抗菌手术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手术膜由上到下依次包括聚乙烯膜层、压敏胶层和离型膜,所述聚乙烯膜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低密度聚乙烯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抗菌手术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抗菌手术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次性手术膜是一种医用薄膜,用于手术时覆盖在手术部位,主要作用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洞巾敞口部位外露的皮肤上的不同种类细菌以及病人产生的皮屑向手术创面弥散,同时阻断手术切口组织的附近皮肤深层的微生物向手术切口传播的路径,从而有效的达到降低手术区域污染和感染,保护切口。
[0003]手术膜一般是由对人体没有副作用的薄膜当做产品的底基,薄膜上面涂盖上临床用压敏型胶组合而成。手术膜通常由聚氨酯或聚乙烯材料制成,聚氨酯手术膜的弹性和透气性高,但国内大部分聚氨酯材料的手术膜都是进口,成本较高。国内厂家大多采用聚乙烯材料,可以降低成本。但是,聚乙烯材料的手术膜普遍存在缺乏弹性、透气差的问题。因此急需提升传统聚乙烯材料手术膜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抗菌手术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手术膜的抗菌效果好,可以降低手术感染率,同时透气性好、弹性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抗菌手术膜,所述手术膜由上到下依次包括聚乙烯膜层、压敏胶层和离型膜,所述聚乙烯膜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低密度聚乙烯80

95份、乙烯

辛烯共聚物13

25份、聚乙烯醇缩丁醛5

13份、复合抗菌剂3

6份、碳酸钙42<br/>‑
45份、硅烷偶联剂1

3份和助剂3

7份。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抗菌剂选自纳米二氧化钛、烯丙基三苯基氯化膦、Ag

磷酸盐玻璃抗菌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抗菌剂为质量比1

4:1

6:1的纳米二氧化钛、烯丙基三苯基氯化膦和Ag

磷酸盐玻璃抗菌剂复配。
[0008]市售的手术膜对在外科手术过程中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较好,但是对绿脓杆菌的抑菌效果并不理想,而绿脓杆菌在外科手术中被感染后,抗生素治疗难度大,病情容易反复,还会导致手术后出现病发症。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纳米二氧化钛、烯丙基三苯基氯化膦和Ag

磷酸盐玻璃抗菌剂复配作为抗菌剂添加到原料中,手术膜的整体杀菌能力都有提高,尤其是显著提高了对绿脓杆菌的抑菌性,同时还提升了手术膜的抗菌的广谱性。专利技术人还意外发现当纳米二氧化钛、烯丙基三苯基氯化膦和Ag

磷酸盐玻璃抗菌剂的质量比为1

4:1

6:1时,手术膜的抗菌时效性得到延长。猜测是在该比例下三种不同的抗菌物质通过复配,协同使发挥抗菌的时间得到了协调配合,延长了抗菌的时间。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晶相为锐钛型,粒径为30nm。购自宁波极微纳新
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所述Ag

磷酸盐玻璃抗菌剂购自日本石塚硝子IONPURE,型号104。
[0010] 进一步地,所述低密度聚乙烯、乙烯

辛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的质量比为8

10: 1

3: 1。
[0011] 更进一步地,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0.3g/10min,密度0.923g/cm3,拉伸强度11.9MPa,断裂伸长率670%。购自茂名石化,型号2520D。所述乙烯

辛烯共聚物,CAS:26221

73

8,购自美国陶氏,ENGAGE
™ꢀ
8180。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购自默克,P110010。
[0012] 本专利技术使用熔体流动速率0.3g/10min、密度0.923g/cm3、拉伸强度11.9MPa和断裂伸长率670%的低密度聚乙烯、乙烯

辛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进行复配,提高了手术膜的弹性,在腹部等平坦位置使用效果好。进一步发现当低密度聚乙烯、乙烯

辛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的质量比为8

10: 1

3: 1时,手术膜弹性进一步提高,使其可以满足在身体不平坦部位手术使用的要求。而低密度聚乙烯参数的改变会导致长时间手术使用时,手术膜鼓包的现象。猜测是低密度聚乙烯的参数会影响与压敏胶的相容性,长时间因汗液积累导致使用出现脱胶现象,导致气泡产生。
[0013]进一步的,所述压敏胶购自潍坊富乐新材料有限公司,型号CF

82。
[0014]进一步地,所述碳酸钙包括质量比为的碳酸钙A、碳酸钙B和碳酸钙C;其中,碳酸钙A的平均粒径为2500nm;碳酸钙B的平均粒径为1500nm;碳酸钙C的平均粒径为500nm。均购自江苏沪江汇矿产品有限公司。
[0015]在研发过程中,专利技术人试图通过添加更小粒径如平均粒径为2000nm左右的碳酸钙来提高手术膜的透气性,实验发现得到的抗菌手术膜的透气性有一定的提高。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将2500nm、1500nm和500nm三种不同的粒径进行混合添加,可以显著提高了抗菌手术膜的透气性。专利技术人还意外发现添加不同粒径的碳酸钙同时提高了手术膜的抗菌性。猜测是这三种粒径协同调控了膜的形态和结构,提高了膜的孔隙率,同时该比例下的碳酸钙可以负载纳米TiO2,提高抗菌剂的分散性而提升抗菌作用。但发现手术膜的弹性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为了平衡透气性与弹性,且兼顾与抑菌剂的相容性,选择碳酸钙A、碳酸钙B和碳酸钙C的质量比为3

7:1:1

3。
[0016]进一步地,所述助剂选自聚乙烯蜡、硬脂酸、硬脂酸钠、硬脂酸锌、异丙苯磺酸钠、癸基硫酸钠、十八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进一步地,所述助剂为质量比为3

8:1:1的硬脂酸、异丙苯磺酸钠和癸基硫酸钠复配。
[0018] 更进一步的,所述硬脂酸,CAS : 57

11

4,购自印尼斯文,1801。异丙苯磺酸钠,CAS : 28348

53

0,购自上海飞歌化学有限公司。癸基硫酸钠,CAS:142

87

0,购自上海飞歌化学有限公司。
[0019]在显微条件下观察发现,手术膜中的碳酸钙在部分位置存在团聚现象,进而影响手术膜的力学性能。专利技术人意外发现当添加质量比为3~8:1:1的硬脂酸、异丙苯磺酸钠和癸基硫酸钠作为助剂,不仅降低碳酸钙的表面张力和空间位阻,提高碳酸钙的分散性,还可以提高手术膜的弹性。还兼顾了手术膜的防水性。猜测是助剂提高了低密度聚乙烯、乙烯

辛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抗菌手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膜由上到下依次包括聚乙烯膜层、压敏胶层和离型膜,所述聚乙烯膜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低密度聚乙烯80

95份、乙烯

辛烯共聚物13

25份、聚乙烯醇缩丁醛5

13份、复合抗菌剂3

6份、碳酸钙42

45份、硅烷偶联剂1

3份和助剂3

7份;所述复合抗菌剂为质量为3:5:1的纳米二氧化钛、烯丙基三苯基氯化膦和Ag

磷酸盐玻璃抗菌剂复配。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抗菌手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密度聚乙烯、乙烯

辛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的质量比为8

10: 1

3: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抗菌手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钙包括质量比为3

7:1:1

3的碳酸钙A、碳酸钙B和碳酸钙C;其中,碳酸钙A的平均粒径为2500nm;碳酸钙B的平均粒径为1500nm;碳酸钙C的平均粒径为50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抗菌手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思缘童志兰方素娟李福合陆丽芳傅凤灵余成陈梓嫦汤娜沈宗亮谢瑞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博达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