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保护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9642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非对称保护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灯管;多支第二灯管;第一变压器,包括第一一次侧及第一二次侧,第一二次侧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连接到第一灯管的一侧;多个第二变压器,分别包括第二一次侧及第二二次侧,多个第二二次侧分别具有一第四端及一第三端,多个第三端分别连接至一第二灯管的一侧;多个阻抗,第二端及多个第四端分别经由一阻抗接地,第二端及阻抗连接于一第一连接点,各第四端及阻抗的连接点并接于一第二连接点;以及电压差分压单元,设置于第一连接点及第二连接点之间,并于其间产生一电压检测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准确检测出LCD背光源的任一灯管是否有异常情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对称保护检测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可准确检测出LCD背光源的 灯管是否有异常情形的非对称保护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图1为公知LCD背光源的灯管异常检测电路图,该灯管异常检测电路包括一驱动 电路91、第一及第二变压器921和922、第一灯管931及第二灯管932、两个第一及第二电容 941和942、一电压保护检测电路95、一电流保护检测电路96、一脉冲宽度调制IC97。其中 脉冲宽度调制IC97及第一变压器921及第二变压器922的一次侧与驱动电路91相连接, 而第一及第二变压器921、922 二次侧的其一端部与第一灯管931及第二灯管932的一侧相 连接,另一端部则与电流保护检测线部96相连接,第一及第二灯管931、932的另一侧则接 地,并将两个第一电容94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及第二变压器921、922 二次侧的一端与第一 及第二灯管931、932的一侧相连接,两个第一电容941的另一端则分别与第二电容942的 一端部相连接,两个第二电容942的另一端则接地,而第一及第二电容941、942的连接处形 成一检测点98,该检测点98与电压保护检测电路95相连接,并将电压保护检测电路95及 电流保护检测电路96与脉冲宽度调制IC97相连接。 通过电压保护检测电路95针对检测点98电压进行检测,以得知第一及第二灯管 931,932是否有异常情形发生。然而,第一变压器921及第二变压器922此组变压器二次侧 用分压电路检测灯管电压,若灯管开路时,电压过高,而使电压保护检测电路95动作。而灯 管短路时则利用每组变压器二次侧串接电流保护检测电路来保护,使检测电路元件过多。图2为公知LCD背光源的桥式相位检测装置的电路图,该桥式相位检测装置包括 驱动电路81、第一变压器821、第二变压器822、第一灯管831、第二灯管832、阻抗841、阻抗 842、阻抗843、电压保护检测电路85、电流保护检测电路86以及脉冲宽度调制IC87。其中 第一及第二变压器821、822的一次侧与驱动电路81相连接,而第一及第二变压器821、822 二次侧的其一端部分别与第一及第二灯管831、832的一侧相连接,二次侧的另一端部则与 电流保护检测电路86相连接,该第一及第二灯管831、832的另一侧接地,并将阻抗841的 一端部与第一变压器821 二次侧一端及第一灯管831 —侧的连接处相连接,该阻抗842的 一端部则与第二变压器822 二次侧一端及第二灯管832 —侧的连接处相连接,并将阻抗841 及阻抗842的另一端相连接,以形成有一检测点7,该电压检测点7与阻抗843及电压保护 检测电路85相连接,该电压保护检测电路85及电流保护检测电路86并与脉冲宽度调制 IC87相连接,脉冲宽度调制IC87则与驱动电路81连接,以形成一检测回路。将第一灯管831及第二灯管832的相位设定成相反,而检测点7的电压由阻抗841 及阻抗842的相位相加而成,使该检测点7的电压于正常工作时的相位恰好相差180度,故 阻抗841及阻抗842相加后的电压趋近于零电压,不会触发电压保护检测电路85 ;若任一 灯管开路时,阻抗841及阻抗842相加后的电压会产生相位差,使其相加后的工作电压不会 为零电压,致使电压保护检测电路85可轻易检测出第一及第二灯管831、832是否有异常情形发生。但是,当第一及第二灯管831、832同时开路时,检测点7也无法触发电压触发保护 电路85。图3为公知对称式电压保护检测电路的电路图,该对称式电压保护检测电路700 包括第一及第二灯管711、712、驱动电路(driver) 720、控制器730、第一及第二变压器Tl和 T2、4电阻器R1、R2、R3和R4以及一对二极管Dl和D2。第一及第二变压器Tl和T2分别连 接到驱动电路720与相应的第一及第二灯管711和712之间,来自驱动电路720的驱动信 号通过第一及第二变压器Tl和T2。驱动电路720连接到第一及第二变压器Tl和T2的一 次侧,而第一及第二变压器Tl和T2的二次侧连接到第一及第二灯管711和712的一侧。第一及第二灯管711、712的另一侧分别通过电阻器R3及R4连接到基准电压 Vref,第一及第二灯管711、712借由基准电压Vref及提供给第一及第二灯管711、712的电 压之间的电压差被点亮。基准电压Vref为接地电压。自第一及第二灯管711、712穿过二 极管D1、D2的总电流IFB提供给控制器730作为反馈电流。第一及第二变压器T1、T2的二 次侧彼此连接,而在第一及第二变压器Τ1、Τ2之间的节点E为中心点,由第一灯管711形成 的负载与由第二灯管712形成的负载是对称的,节点E连接到和接地点串连的电阻器Rl及 R2上,控制器730检测在Rl及R2之间的电压Vd。当第一及第二灯管711、712正常连接与 工作时,第一及第二变压器T1、T2的二次侧通过相同的电流,故连接到节点E到接地端的电 阻器Rl及R2将无电流通过,电压检测点的电压为零。若任一灯管开路时,两变压器的差异 电流将通过电阻器Rl及R2,使电压检测点的电压升高,电压Vd超过一个参考值而使保护电 路动作,此时控制器730提供一个断开信号到驱动电路720,关闭驱动电路720。但是,当两 灯管同时开路时,电压检测点的电压Vd并未超过该参考值,同样无法触发保护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非对称保护检测电路,用以准确检测出IXD 背光源的灯管是否有异常情形,且若有任一灯管发生异常,皆可被检测出来。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非对称保护检测电路包括至少一灯管模块,灯 管模块其包括第一灯管;多支第二灯管;第一变压器,包括第一一次侧及第一二次侧,第 一二次侧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端连接到第一灯管的一侧;多个第二变压器,分别 包括一第二一次侧及一第二二次侧,各第二二次侧具有一第四端及一第三端,各第三端连 接至一该第二灯管的一侧;多个阻抗,第二端及些第四端分别经由一阻抗接地,第二端及阻 抗连接于一第一连接点,各第四端及阻抗的连接点并接于一第二连接点;以及电压差分压 单元,其一端与该第一连接点连接,另一端与该第二连接点连接,产生一电压检测点。承上所述,于非对称保护检测电路中,其中之一灯管异常时,相加后的电压不为零电压,使电压保护检测电路可轻易检测出任一灯管的异常。当所有灯管皆异常时,电流保护 检测电路检测的电流值几乎为零,因此,任一支灯管异常时,本专利技术的非对称保护检测电路 皆可检测出来。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IXD背光源的灯管异常检测电路图;图2为公知IXD背光源的桥式相位检测装置的电路图3为公知对称式电压保护检测电路的电路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非对称保护检测电路一形态的电路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非对称保护检测电路另一形态的电路图;图6为图5的非对称保护检测电路的电压保护检测电路的电路示 意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的非对称保护检测电路正常工作波形图;以及图7B至7D为本专利技术的非对称保护检测电路异常工作波形图。并且,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1,非对称保护检测电路10:灯管模块11、720、81、91 驱动电路15、15,、85、95 电压保护检测电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对称保护检测电路,该非对称保护检测电路包括至少一灯管模块,该灯管模块包括:一第一灯管;多支第二灯管;一第一变压器,包括一第一一次侧及一第一二次侧,该第一二次侧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到该第一灯管的一侧;多个第二变压器,分别包括一第二一次侧及一第二二次侧,所述多个第二二次侧分别具有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所述多个第三端分别连接至一该第二灯管的一侧;多个阻抗,该第二端及所述多个第四端分别经由一该阻抗接地,该第二端及该阻抗连接于一第一连接点,各该第四端及该阻抗的连接点并接于一第二连接点;以及一电压差分压单元,其一端与该第一连接点连接,另一端与该第二连接点连接,于其间产生一电压检测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祖华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