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水管井封堵止水工具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954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水管井封堵止水工具及施工方法,涉及建筑行业技术领域。该降水管井封堵止水工具及施工方法,具体操作如下:现场施工时,将一个直径300mm的钢管C放入降水管井顶部,顶标高距离混凝土面150mm,把直径300mm的钢管C固定。该降水管井封堵止水工具及施工方法,不仅能防止管井外侧渗漏,同时解决了管井内侧的渗漏问题。该方法主要在管井顶部使用一个带凹槽的套管,凹槽在管井的外侧形成了止水环,解决了井外渗漏问题。管井内侧在封堵填充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标高达到凹槽位置时,在凹槽位置加装一个钢丝网片,然后继续接着向上浇筑封堵混凝土,钢丝网片解决了混凝土凝固沉降问题,结合凹槽即达到了止水的效果。结合凹槽即达到了止水的效果。结合凹槽即达到了止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水管井封堵止水工具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行业
,具体为一种降水管井封堵止水工具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下结构施工往往出现地下水丰富而涉及基坑降水工程,降水过程留置的降水管井分布在地下结构底板处,因此预留的管井后期封堵时要保证其施工质量,不能产生渗漏。
[0003]基坑降水管井封堵的常规方法在管井顶部使用带止水环的钢套管,该方法施工对管井进行封堵时,外侧止水环已经埋入混凝土,起到了止水的作用。但是管井内侧渗漏的问题并未解决。管井内填充混凝土尽行封堵时,管井内的地下水无法完全抽干净,从而导致混凝土会被稀释。浇筑完成后,随着混凝土的凝固,会产生细微的下沉,这样很难保证管井内侧不发生渗漏。
[0004]而一种降水管井封堵止水工具及施工方法,不仅解决了套管外侧的渗水问题,同时解决套管内侧渗水及混凝土凝固沉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水管井封堵止水工具及施工方法,解决了基坑降水管井封堵的常规方法在管井顶部使用带止水环的钢套管,该方法施工对管井进行封堵时,外侧止水环已经埋入混凝土,起到了止水的作用。但是管井内侧渗漏的问题并未解决。管井内填充混凝土尽行封堵时,管井内的地下水无法完全抽干净,从而导致混凝土会被稀释。浇筑完成后,随着混凝土的凝固,会产生细微的下沉,这样很难保证管井内侧不发生渗漏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降水管井封堵止水工具及施工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0009]现场施工时,将一个直径300mm的钢管放入降水管井顶部,顶标高距离混凝土面150mm,把直径300mm的钢管固定,然后进行直径300mm的钢管外侧的底板结构施工,进行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施工前,在直径300mm的钢管的顶部做一个管井顶部放大口,再进行地下室底板混凝土的浇筑,此时地下室底板结构施工完;
[0010]地下降水达到设计要求可以对降水管井进行封闭时,对直径300mm的钢管内的二次浇筑高一等级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前先将管井顶部放大口处凿毛并冲洗清理干净,再将直径300mm的钢管内水泵取出后及时进行二次浇筑高一等级微膨胀混凝土施工,待二次浇筑高一等级微膨胀混凝土浇筑施工至凹槽位置时,将直径280mm钢丝网片安装好后接着浇筑施工二次浇筑高一等级微膨胀混凝土至地下室底板混凝土的顶面,直径280mm钢丝网片下部的二次浇筑高一等级微膨胀混凝土中会有地下水流入将二次浇筑高一等级微膨胀混凝土稀释,通过直径280mm钢丝网片的隔断使直径280mm钢丝网片的上部不产生下
沉,且凹槽起到止水作用;
[0011]部件的具体情况如下:
[0012]所述直径280mm钢丝网片主要构造为一块直径280mm的钢丝网片,该网片固定于
①②
两根Φ16钢筋上,再通过
①②
两根Φ16钢筋将直径280mm钢丝网片固定于直径300mm的钢管上面的凹槽的底部;
[0013]所述凹槽为直径300mm的钢管上的凹槽,凹槽的宽度为150mm,高度为150mm,凹槽底部设置直径280mm钢丝网片,通过
①②
两根Φ16钢筋固定在凹槽处;
[0014]所述直径300mm的钢管插入管井顶部放大口中50mm,管井顶部放大口的长宽高分别为700mm*700mm*200mm。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水管井封堵止水工具及施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该降水管井封堵止水工具及施工方法,不仅能防止管井外侧渗漏,同时解决了管井内侧的渗漏问题。该方法主要在管井顶部使用一个带凹槽的套管,凹槽在管井的外侧形成了止水环,解决了井外渗漏问题。管井内侧在封堵填充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标高达到凹槽位置时,在凹槽位置加装一个钢丝网片,然后继续接着向上浇筑封堵混凝土,钢丝网片解决了混凝土凝固沉降问题,结合凹槽即达到了止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地下室底板降水管井整体剖面大样图;
[0019]图2为局部放大大样图;
[0020]图3为降水管井顶部钢管大样图;
[0021]图4为钢丝网片大样图;
[0022]图中:A(地下室底板混凝土)、B(二次浇筑高一等级微膨胀混凝土)、C(直径300mm钢管,中间带凹槽)、D(凹槽,宽度和高度分别为b2、h1)、E(直径280mm钢丝网片)、F(垫层混凝土)、G(管井顶部放大口,长、宽、高分别为b1、b1、h2)、H1(地下室底板厚度)、H2(1/2H1,底板厚度的一半)、h3(钢管插入二次浇筑混凝土的高度,50mm),



是两根Φ16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降水管井封堵止水工具及施工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0025]现场施工时,将一个直径300mm的钢管C放入降水管井顶部,顶标高距离混凝土面150mm,把直径300mm的钢管C固定,然后进行直径300mm的钢管C外侧的底板结构施工,进行地下室底板混凝土A施工前,在直径300mm的钢管C的顶部做一个管井顶部放大口G,再进行地下室底板混凝土A的浇筑,此时地下室底板结构施工完;
[0026]地下降水达到设计要求可以对降水管井进行封闭时,对直径300mm的钢管C内的二
次浇筑高一等级微膨胀混凝土B进行浇筑,浇筑前先将管井顶部放大口G处凿毛并冲洗清理干净,再将直径300mm的钢管C内水泵取出后及时进行二次浇筑高一等级微膨胀混凝土B施工,待二次浇筑高一等级微膨胀混凝土B浇筑施工至凹槽D位置时,将直径280mm钢丝网片E安装好后接着浇筑施工二次浇筑高一等级微膨胀混凝土B至地下室底板混凝土A的顶面,直径280mm钢丝网片E下部的二次浇筑高一等级微膨胀混凝土B中会有地下水流入将二次浇筑高一等级微膨胀混凝土B稀释,通过直径280mm钢丝网片E的隔断使直径280mm钢丝网片E的上部不产生下沉,且凹槽D起到止水作用;
[0027]部件的具体情况如下:
[0028]直径280mm钢丝网片E主要构造为一块直径280mm的钢丝网片,该网片固定于
①②
两根Φ16钢筋上,再通过
①②
两根Φ16钢筋将直径280mm钢丝网片E固定于直径300mm的钢管C上面的凹槽D的底部;
[0029]凹槽D为直径300mm的钢管C上的凹槽,凹槽D的宽度为150mmb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水管井封堵止水工具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如下:现场施工时,将一个直径300mm的钢管(C)放入降水管井顶部,顶标高距离混凝土面150mm,把直径300mm的钢管(C)固定,然后进行直径300mm的钢管(C)外侧的底板结构施工,进行地下室底板混凝土(A)施工前,在直径300mm的钢管(C)的顶部做一个管井顶部放大口(G),再进行地下室底板混凝土(A)的浇筑,此时地下室底板结构施工完;地下降水达到设计要求可以对降水管井进行封闭时,对直径300mm的钢管(C)内的二次浇筑高一等级微膨胀混凝土(B)进行浇筑,浇筑前先将管井顶部放大口(G)处凿毛并冲洗清理干净,再将直径300mm的钢管(C)内水泵取出后及时进行二次浇筑高一等级微膨胀混凝土(B)施工,待二次浇筑高一等级微膨胀混凝土(B)浇筑施工至凹槽(D)位置时,将直径280mm钢丝网片(E)安装好后接着浇筑施工二次浇筑高一等级微膨胀混凝土(B)至地下室底板混凝土(A)的顶面,直径280mm钢丝网片(E)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峰袁本锋袁鸿才童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