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6G多径多模智能传输优化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9506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6G多径多模智能传输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在多模复用和MIMO空间复用组合应用场景中,采用超奈奎斯特FTN信号重叠构建适应多径、多模传输的发射系统;在近距离超宽带通信时,先对发射端到接收端的超宽带UWB信号传输信道性能进行评估,再采用UWB技术进行传输;获取自然环境对信号的衰减值,当所述衰减值低于预设阈值时,采用可见光通信VLC接收装置对信号进行传输;接收FTN重叠压缩信号,对其中的音频信号进行干扰过滤。本方法能够减少自然环境对无线电波的影响,提高信号质量。提高信号质量。提高信号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6G多径多模智能传输优化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6G多径多模智能传输优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空间复用是用多个空间分离的接收器接收每个数据。基于多输入多输出的信号处理对于降低信道间串扰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天线元件数量的增加,基于多输入多输出的信号处理使传统的空间复用系统变得更加繁重,尤其是在Gbps这种高数据速率下。而对于OAM复用系统,高阶OAM模式的检测给接收机带来了挑战,因为高阶OAM波束有较大的发散角,随着距离的增加,接收机也需要更大的接收尺寸。同时每种类型的复用技术可实现的数据信道数量是有限的,并且使用任何一种方法来实现更多数量的信道相对比较困难。如果将两种复用技术相结合,二者可能会相互补充并提高系统性能。如果传统空间复用系统中的每个天线孔径可以发射多个独立的携带信息的OAM波束,则容纳的信道总数可以进一步增加,从而增加系统传输容量。此外,系统的复杂性可以通过利用正交调幅波束的正交性来降低。
[0003]使用OAM多路复用与传统MIMO复用相结合的16Gbps的毫米波通信链路已经得到证明。实验表明,OAM复用和传统的空间复用与多输入多输出处理相结合,可以相互兼容和补充,从而具备提高系统性能的潜力,但性能提升度仍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6G多径多模智能传输优化方法及系统,采用FTN信号重叠构建适应多径、多模传输的发射系统,在近距离超宽带通信时,对发射端到接收端的超宽带信号传输信道性能进行评估,当自然环境对信号的衰减值低于预设阈值时,采用可见光通信接收装置对信号进行传输,同时,在接收FTN重叠压缩信号过程中对音频信号进行干扰过滤,减少了自然环境对无线电波的影响,提高了信号质量。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6G多径多模智能传输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在多模复用和MIMO空间复用组合应用场景中,采用超奈奎斯特FTN信号重叠构建适应多径、多模传输的发射系统;
[0007]在近距离超宽带通信时,先对发射端到接收端的超宽带UWB信号传输信道性能进行评估,再采用UWB技术进行传输;
[0008]获取自然环境对信号的衰减值,当所述衰减值低于预设阈值时,采用可见光通信VLC接收装置对信号进行传输;
[0009]接收FTN重叠压缩信号,对其中的音频信号进行干扰过滤。
[0010]优选地,所述自然环境对信号的衰减值包括雨水通信信号的衰减值,其中,降雨量导致的衰减率为:
[0011]γ
R
=KR
A
[0012]式中,R为降雨量,K和A分水平、垂直两种不同情况下极化时的参数。
[0013]优选地,所述自然环境对信号的衰减值包括云、雾通信信号的衰减值,其中,云、雾衰减率的计算公式为:
[0014][0015]式中,f为工作频率,V
m
为能见度。
[0016]优选地,所述自然环境对信号的衰减值包括降雪通信信号的衰减值,其中,由降雪引起的电波衰减率为:
[0017]γ
s
=7.47
×
10
‑5f
×
I(1+5.77
×
10
‑5f3I
0.6
)
[0018]式中,f为工作频率,I为降雪强度。
[0019]优选地,所述可见光通信VLC接收装置包括LED灯、FTN信号接收器、光电探测器;其中,LED灯覆盖区域内携带FTN重叠发送的多流传输数据的光信号,通过自由空间传输到接收端的光电探测器,接收端的光电探测器接收到光信号后,将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对电信号进行均衡、解调、解码,恢复成原始的发送信号,FTN信号接收器将原始的发送信号进行重叠解压。
[0020]优选地,所述接收FTN重叠压缩信号,对其中的音频信号进行干扰过滤包括:
[0021]通过部署在FTN信号接收器上的SOFM网络构建神经网络,将噪音通过人工智能模型转译成文字或字符,过滤掉其中的乱码及连续重复字符,并通过音素映射对转译后的数据进行校对,过滤掉无线电波噪音。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6G多径多模智能传输优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0023]构建模块,用于在多模复用和MIMO空间复用组合应用场景中,采用超奈奎斯特FTN信号重叠构建适应多径、多模传输的发射系统;
[0024]评估模块,用于在近距离超宽带通信时,先对发射端到接收端的超宽带UWB信号传输信道性能进行评估,再采用UWB技术进行传输;
[0025]传输模块,用于获取自然环境对信号的衰减值,当所述衰减值低于预设阈值时,采用可见光通信VLC接收装置对信号进行传输;
[0026]过滤模块,用于接收FTN重叠压缩信号,对其中的音频信号进行干扰过滤。
[0027]优选地,所述自然环境对信号的衰减值包括雨水通信信号的衰减值,其中,降雨量导致的衰减率为:
[0028]γ
R
=KR
A
[0029]式中,R为降雨量,K和A分水平、垂直两种不同情况下极化时的参数。
[0030]优选地,所述自然环境对信号的衰减值包括云、雾通信信号的衰减值,其中,云、雾衰减率的计算公式为:
[0031][0032]式中,f为工作频率,V
m
为能见度。
[0033]优选地,所述自然环境对信号的衰减值包括降雪通信信号的衰减值,其中,由降雪引起的电波衰减率为:
[0034]γ
s
=7.47
×
10
‑5f
×
I(1+5.77
×
10
‑5f3I
0.6
)
[0035]式中,f为工作频率,I为降雪强度。
[0036]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FTN信号重叠构建适应多径、多模传输的发射系统,在近距离超宽带通信时,对发射端到接收端的超宽带信号传输信道性能进行评估,当自然环境对信号的衰减值低于预设阈值时,采用可见光通信接收装置对信号进行传输,同时,在接收FTN重叠压缩信号过程中对音频信号进行干扰过滤,减少了自然环境对无线电波的影响,提高了信号质量。
[0037]通过参照以下附图及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38]图1是6G多径多模智能传输优化方法流程图;
[0039]图2是可见光通信VLC接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0]图3是6G多径多模智能传输优化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6G多径多模智能传输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多模复用和MIMO空间复用组合应用场景中,采用超奈奎斯特FTN信号重叠构建适应多径、多模传输的发射系统;在近距离超宽带通信时,先对发射端到接收端的超宽带UWB信号传输信道性能进行评估,再采用UWB技术进行传输;获取自然环境对信号的衰减值,当所述衰减值低于预设阈值时,采用可见光通信VLC接收装置对信号进行传输;接收FTN重叠压缩信号,对其中的音频信号进行干扰过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环境对信号的衰减值包括雨水通信信号的衰减值,其中,降雨量导致的衰减率为:γR=KR
A
式中,R为降雨量,K为水平情况下极化时的参数;A为垂直情况下极化时的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环境对信号的衰减值包括云、雾通信信号的衰减值,其中,云、雾衰减率的计算公式为:式中,f为工作频率,V
m
为能见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环境对信号的衰减值包括降雪通信信号的衰减值,其中,由降雪引起的电波衰减率为:γ
s
=7.47
×
10
‑5f
×
I(1+5.77
×
10
‑5f3I
0.6
)式中,f为工作频率,I为降雪强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通信VLC接收装置包括LED灯、FTN信号接收器、光电探测器;其中,LED灯覆盖区域内携带FTN重叠发送的多流传输数据的光信号,通过自由空间传输到接收端的光电探测器,接收端的光电探测器接收到光信号后,将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对电信号进行均衡、解调、解码,恢复成原始的发送信号,FTN信号接收器将原始的发送信号进行重叠解压。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进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