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分鲜竹沥制备工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9451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7
一种区分鲜竹沥产品三种不同制备工艺的方法,包括供试品制备、色谱分析、数据处理过程以及利用G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区分鲜竹沥制备工艺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区分鲜竹沥产品的不同制备工艺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鲜竹沥为禾本科植物粉绿竹Phyllostachys glauca McClure、净竹Phyllostachys nuda McClure及同属数种植物的鲜茎秆加热后自然沥出的液体,其主要存在以下几类成分:酚酸类成分、黄酮类成分、多糖类成分、氨基酸类成分等,其中酚酸类成分被证明为鲜竹沥止咳祛痰的药效成分。现代研究表明鲜竹沥具有清热祛痰、降脂降压等疗效,临床上主要用于痰热壅肺、咳嗽、呃逆、急性咽喉炎等症的治疗,被中医誉为“痰家圣剂”。
[0003]尽管鲜竹沥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但尚无系统、全面的化学成分分析报道,其药效作用物质基础不明确,制约了其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我们通过翻阅标准与文献,发现仅《中国药典》(1977版)发布鲜竹沥的质量标准,而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鲜竹沥质量标准中仅有性状、酸碱度、相对密度、总固体等检查项以及以酪氨酸为对照的薄层色谱鉴别项目,且均未涉及含量测定内容,现行的检测手段难以通过全面检测其成分,区分鲜竹沥的制备工艺,保障鲜竹沥的产品质量。
[0004]鲜竹沥传统炮制方法主要分为两种:烧制法和干馏法。随着现代科技发展,鲜竹沥生产逐步扩大化、产业化,而炮制方法多样,包括烧制法,干馏法,水煮法和渗漉法等。不同炮制方法制备的鲜竹沥成分存在较大差异,相同的炮制方法又有不同的炮制工艺参数,这些因素导致产品成分差异,进而导致药理药效的差异和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因此急需在遵循古法炮制基础上,构建既能适用于现代化工业生产又能保证鲜竹沥药理药效的鲜竹沥炮制工艺。现有已报道的鲜竹沥化学成分的测定方法主要是液相色谱联用以及气相色谱联用,如通过HPLC、大孔吸附树脂对鲜竹沥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高分辨质谱(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um,HRMS)、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分离单体的结构,该工艺过程繁琐。GC

MS作为一种可用于对热稳定性好、低分子量、易气化的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其特点是适合待测物痕量分析且可通过谱库对物质进行分析鉴定。由于鲜竹沥中酚酸类成分为挥发性小分子物质,适合采用GC

MS方法对不同工艺制备的鲜竹沥进行物质基础研究。
[0005]申请号为202011269464.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GC

MS法鉴别区分鲜竹沥不同炮制工艺的方法,属于中药检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供试液的制备:取鲜竹沥样品,以甲醇作为溶剂制备供试液;(2)将供试液注入GC

MS,进行定性分析,根据定性分析结果,对鲜竹沥的制备工艺进行鉴别区分。通过对鲜竹沥中苯酚、愈创木酚、4

甲基愈创木酚、4

乙基愈创木酚、6

甲氧基愈创木酚5个酚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确定鲜竹沥的炮制工艺。为鲜竹沥的质量控制和疗效保障提供了有力手段。但该专利技术仅针对愈创木酚、4

甲基愈创木酚、4

乙基愈创木酚、6

甲氧基愈创木酚这几个酚类成分进行检测,其目的是为了区分不同的炮制工艺。而鲜竹沥中的药效成分应该不仅仅是酚类成分,对于中药而言,我们应该
尽可能的将全部能检测的成分纳入我们的检测中进行评价与区分,全面的评价该工艺的鲜竹沥中的成分,评价结果才更准确,更具代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能区分鲜竹沥产品三种不同制备工艺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样品制备方法更简单,能够同时快速测定鲜竹沥中多种成分。
[0007]本专利技术基于GC

MS技术分别对常见的火烤法、干馏法、水煮法制备的鲜竹沥的成分建立测定方法,确定三种工艺制备的鲜竹沥特征物质,方便且快速的通过一种手段就可以区分三种工艺制备的鲜竹沥,可为后期研究鲜竹沥止咳祛痰疗效研究奠定物质基础。
[0008]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区分鲜竹沥产品三种不同制备工艺的方法,其包括步骤:
[0010]S1、供试品制备的过程;
[0011]S2,色谱分析的过程;以及
[0012]S3、数据处理过程:
[0013]根据不同制备工艺制备的鲜竹沥化学成分总流离子图确定其化学成分组成,绘制不同制备工艺制备的鲜竹沥的总流离子图;
[0014]S4、利用GC

MS分析方法区分不同制备工艺的鲜竹沥:
[0015]S4

1、对不同工艺鲜竹沥的总流离子图,通过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
[0016]S4

2、根据不同工艺鲜竹沥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差异,从不同工艺鲜竹沥中共鉴定出54种成分;其中,火烤法、干馏法和水煮法分别鉴定出20、46、12种成分;
[0017]S4

3、火烤法和干馏法制备的鲜竹沥分别含有酚类(14.93%,24.61%)和醛类(15.01%,19.26%),而水煮法中主要化合物为酯类(9.24%);
[0018]根据不同工艺成分韦恩图结果,因水煮法成分与火烤法和干馏法差异较大,而火烤法和干馏法成分组成相似,但两者在组成和含量上有一定的差异;据此根据成分差异对工艺进行区分。
[0019]步骤S3中,采用标准质谱图库和文献资料分析不同工艺制备的鲜竹沥化学成分总流离子图确定其化学成分组成,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含量,得到保留时间(Retention time,RT)及峰面积(Intensity)等相关数据,绘制不同工艺鲜竹沥的总流离子图;通过SIMCA软件进行PCA及OPLS

DA等多元统计分析,同时使用SPSS软件进行t检验(t

test)判断有无统计学意义。
[0020]步骤S4中,不同工艺鲜竹沥的总流离子图包括147个成分峰,但峰高及峰的数目存在差异,通过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不同工艺鲜竹沥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从不同工艺鲜竹沥中共鉴定出54种成分,包括酚类16种、酯类11种、酮类8种、醛类7种、羧酸类3种、醇类2种和其他类7种。
[0021]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区分鲜竹沥产品三种不同制备工艺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样品制备方法更简单,建立能够同时快速测定鲜竹沥中多种成分的分析方法。本专利技术基于GC

MS技术分别对常见的火烤法、干馏法、水煮法制备的鲜竹沥的成分建立测定方法,确定三种工艺制
备的鲜竹沥特征物质,方便且快速的通过一种手段就可以区分三种工艺制备的鲜竹沥,可为后期研究鲜竹沥止咳祛痰疗效研究奠定物质基础。
[0023]2、本专利技术区分鲜竹沥产品三种不同制备工艺的方法,通过全部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区分鲜竹沥产品三种不同制备工艺的方法,其包括步骤:S1、供试品制备的过程;S2,色谱分析的过程;以及S3、数据处理过程:根据不同制备工艺制备的鲜竹沥化学成分总流离子图确定其化学成分组成,绘制不同制备工艺制备的鲜竹沥的总流离子图;S4、利用GC

MS分析方法区分不同制备工艺的鲜竹沥:S4

1、对不同工艺鲜竹沥的总流离子图,通过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S4

2、根据不同工艺鲜竹沥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差异,从不同工艺鲜竹沥中共鉴定出54种成分;其中,火烤法、干馏法和水煮法分别鉴定出20、46、12种成分;S4

3、火烤法和干馏法制备的鲜竹沥分别含有酚类14.93%,24.61%和醛类15.01%,19.26%,而水煮法中主要化合物为酯类9.24%;根据不同工艺成分韦恩图结果,因水煮法成分与火烤法和干馏法差异较大,而火烤法和干馏法成分组成相似,但两者在组成和含量上有一定的差异;据此根据成分差异对工艺进行区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分鲜竹沥产品三种不同制备工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采用标准质谱图库和文献资料分析不同工艺制备的鲜竹沥化学成分总流离子图确定其化学成分组成,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含量,得到保留时间及峰面积相关数据,使用Origin 软件绘制不同工艺鲜竹沥的总流离子图;通过SIMCA软件进行PCA及OPLS

DA等多元统计分析,同时使用SPSS 软件进行t检验判断有无统计学意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分鲜竹沥产品三种不同制备工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不同工艺鲜竹沥的总流离子图包括147个成分峰,但峰高及峰的数目存在差异,通过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雨恬伍振峰杨明王学成徐焕华张超张询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