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粒铸推进剂浇铸液料流动截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941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粒铸推进剂浇铸液料流动截止方法,包括:步骤一,将装配好的模具固定在浇铸罐内,将罗伯特夹保持在打开状态,将浇铸软管的一端自下而上穿过罗伯特夹的固定孔后,固定在模具底盖的尾管上;步骤二,将罗伯特夹移动至尾管下方,将带有开关的浇铸软管连接至浇铸液料容器;步骤三,关闭浇铸管路开关,分别对浇铸罐和液料容器进行真空处理4h;步骤四,根据工艺规程要求降低液料容器内真空度,开启浇铸管路开关,使浇铸液料填满药粒床后关闭浇铸管路开关;步骤五,将浇铸罐与液料容器内压力恢复至大气压,将罗伯特夹关闭并截断软管,将浇铸模具转运至下一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安全性,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强度。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粒铸推进剂浇铸液料流动截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推进剂制造
,涉及粒铸推进剂,具体涉及一种粒铸推进剂浇铸液料流动截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粒铸工艺装药形式灵活,既可以实现自由装填式装药,也可以方便地实现壳体粘结式装药,药柱尺寸不受限制,还可浇铸出复杂结构的异型药柱,因此广泛的应用于改性双基推进剂装药的制备生产中。粒铸推进剂浇铸工序是推进剂成形的关键工序,其工艺原理是利用真空度的差别,将浇铸液料从储罐中流经管路压进浇铸罐的模具中,使液料填满模具中药粒间的缝隙,从而得到均匀度较高的固液混合物。
[0003]浇铸工序的示意图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浇铸管路是连接浇铸模具和液料罐的重要通道,浇铸液料需要流经浇铸管路进入模具中完成浇铸作业。主要工艺流程见图2,具体操作如下:
[0004]第一,在浇铸作业开始之前,浇铸管路与模具底盖进行连接固定,目前为人员借助铜丝与防爆钳完成操作,该过程人员与工具均不接触危险物料。
[0005]第二,人机隔离情况下,通过液料罐与浇铸罐的真空压力差,将液料通过浇铸管路压入浇铸模具中,为了防止药粒塑化不完全而影响推进剂成型质量,液料浇铸高度通常超过药粒上部约1cm左右。
[0006]第三,浇铸流程结束之后,为防止液料回流,模具端的管路首先需要封闭,目前为人员借助铜丝与防爆钳完成操作,将液料管路进行180
°
弯折后使用铜丝紧固,由于管路中存在浇铸液料,紧固过程存在人员对液料的挤压作用,该过程危险性较大。
[0007]由于管路封闭过程中,人员需要进入现场,打开浇铸罐操作窗口后,使用工具对充满浇铸液料的管路进行弯折和紧固,人员通过钳子拧紧铜丝的过程可能引发物料的爆炸,因此该方法存在着安全风险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0008]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申请公布号为CN 10843829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给出一种扎带自动扎紧切断装置及方法,该方法使用电机进行扎带的自动拉紧,然而不能有效的进行扎带的安装与定位,难以实现粒铸推进剂工艺的管路封闭环节完全人机隔离,并且扎紧过程仍然无法避免对物料产生机械刺激,存在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粒铸推进剂浇铸液料流动截止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方法仍然存在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1]一种粒铸推进剂浇铸液料流动截止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步骤一,将装配好的模具固定在浇铸罐内,将罗伯特夹保持在打开状态,将浇铸软管的一端自下而上穿过罗伯特夹的固定孔后,固定在模具底盖的尾管上。
[0013]步骤二,将罗伯特夹移动至尾管下方,将带有开关的浇铸软管连接至浇铸液料容器。
[0014]步骤三,关闭浇铸管路开关,分别对浇铸罐和液料容器进行真空处理4h。
[0015]步骤四,根据工艺规程要求降低液料容器内真空度,开启浇铸管路开关,使浇铸液料填满药粒床后关闭浇铸管路开关。
[0016]步骤五,将浇铸罐与液料容器内压力恢复至大气压,将罗伯特夹关闭并截断软管,将浇铸模具转运至下一工序。
[0017]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0018]所述粒铸推进剂的成形工艺为充隙浇铸工艺,浇铸液料在压力驱动下自底部进入模具以充满药粒床间的空隙。
[0019]所述的模具的内径范围为40mm~500mm。
[0020]所述的软管的外径范围为10mm~40mm。
[0021]所述的罗伯特夹的内径范围为10mm~40mm,与软管的外径相匹配。
[002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3](Ⅰ)本专利技术结合物料特性,可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安全性,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对于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0024](Ⅱ)本专利技术采用罗伯特夹部件实现浇铸液料流动截止,为粒铸推进剂浇铸工序管路封闭环节的人机隔离工艺设计提供了建设性思路,具有安全、高效、方便的优点,可以将其应用于人机隔离工艺样机的工艺与设备设计中,有利于粒铸推进剂成形自动化工艺的实现。
[0025](Ⅲ)本方法适用于各种常见尺寸的粒铸推进剂浇铸过程;本方法适用于各种浇铸流量的粒铸推进剂浇铸过程;本方法适用于多种型号的罗伯特夹结构。
[0026](Ⅳ)本专利技术针对改双推进剂造粒浇铸工艺中液料充隙流动的特性,采用便携式罗伯特夹截止流动的原理,实现浇铸液料方便止流。该方法具有截止效果好、安全性高、效率高等优点,为粒铸改双推进剂浇铸工序管路封闭作业的自动化改进建立了良好的原理基础。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浇铸工序示意图。
[0028]图2为浇铸工序操作过程示意图。
[0029]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所有原料和设备,如无特殊说明,全部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原料和设备。
[0031]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技术构思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罗伯特夹的浇铸液料流动截止方法。首先,罗伯特夹防止液料回流的作用原理为将软管内壁贴紧,锁定结构可靠性强,高度匹配了浇铸工艺液料在软管中流动的特点;其次,罗伯特夹采用聚氯乙烯等塑料材质,开关过程产生的挤压小,几乎不对液料产生摩擦作用,安全风险相对较低;此外,罗伯特夹体积
小、成本低、易更换,便于安装在浇铸管路上,仅需要单方向的作用即可完成关闭,并且可以随模具转运至后续工位。基于以上特点,这种浇铸液料流动截止方法具有良好的管路封闭效果和工艺匹配性。
[0032]以下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3]实施例1:
[0034]本实施例给出一种粒铸推进剂浇铸液料流动截止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步骤一,将装配好的Φ40mm陪试样模具固定在陪试样浇铸罐内,将内径12mm的罗伯特夹保持在打开状态,将外径12mm的浇铸软管一端自下而上穿过罗伯特夹的固定孔后,固定在模具底盖的尾管上。
[0036]步骤二,将罗伯特夹移动至尾管下方,将带有开关的浇铸软管插入盛有浇铸液料的烧杯中。
[0037]步骤三,关闭浇铸管路开关,分别对浇铸罐和液料容器以

0.095MPa的真空处理4h。
[0038]步骤四,液料容器的环境压力提高至

0.035MPa,开启浇铸管路开关,使浇铸液料填满药粒床后关闭浇铸管路开关。
[0039]步骤五,将浇铸罐与液料容器内压力恢复至大气压,将罗伯特夹关闭并在其以下截断软管,将浇铸模具转运至下一工序。
[0040]本实施例的工艺操作情况表明,使用基于罗伯特夹的粒铸推进剂浇铸液料流动截止方法,可以有效的取代陪试样浇铸原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粒铸推进剂浇铸液料流动截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装配好的模具固定在浇铸罐内,将罗伯特夹保持在打开状态,将浇铸软管的一端自下而上穿过罗伯特夹的固定孔后,固定在模具底盖的尾管上;步骤二,将罗伯特夹移动至尾管下方,将带有开关的浇铸软管连接至浇铸液料容器;步骤三,关闭浇铸管路开关,分别对浇铸罐和液料容器进行真空处理4h;步骤四,根据工艺规程要求降低液料容器内真空度,开启浇铸管路开关,使浇铸液料填满药粒床后关闭浇铸管路开关;步骤五,将浇铸罐与液料容器内压力恢复至大气压,将罗伯特夹关闭并截断软管,将浇铸模具转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京胡雨博刘萌何琦文吴雄岗任治王晗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