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非均质边坡的新型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边坡的支护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非均质边坡的新型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非均质边坡由于边坡内层理、节理等不连续面发育,岩层松软破碎,支护难度大,边坡返修成本较高,各岩质层间粘接系数较小,施工途中,容易造成大面的滑坡事故,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和施工进度。目前框架梁的边坡防护都是单独的锚索框架梁或者锚杆框架梁结构进行边坡防护,虽然能有效防护边坡,但是没有考虑边坡地质层的分布形式,对于整个边坡,在较为稳定的地层部分使用锚杆结合框架梁的方式进行支护也可以达到防护效果,而全部进行锚索结合框架梁的结构进行边坡防护,因此在材料和施工成本上会造成较大的浪费。
[0003]基于上述背景,针对该类岩质边坡开发一种既能够满足边坡防护工程需求,同时能够节省工程投资,减少施工成本的新型边坡支护结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非均质边坡的新型支护结构,包括锚索,锚杆,框架梁。框架梁为网格式结构,根据边坡岩层软硬、松散、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非均质边坡的新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索、锚杆、框架梁;框架梁为网格式结构,在框架梁节点处设置锚索或锚杆,在节点与节点之间设置锚杆;对边坡使用锚索—锚杆—锚索对边坡进行组合防护,将锚索、锚杆浇筑到框架梁内,将整个支护结构和边坡连为一个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均质边坡的新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梁为网格式结构,框架梁节点间距为3米,框架梁宽度为30cm,高度为7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均质边坡的新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锚索锚固段嵌入稳定岩层的长度为5
‑
8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均质边坡的新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渠孟飞,姜涛,邱恩喜,杜宪武,孙希望,张蕊,聂文峰,邵永波,舒中文,肖飞知,张鹏元,吴坤,万旭升,路建国,晏忠瑞,刘凤云,王知深,钟昌茂,熊小田,肖杰,潘宏宇,郝生,陈秋玲,何巧玲,王彬,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