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有混水阀的大温差风岛单元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940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室内空调实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公开一种设置有混水阀的大温差风岛单元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大温差风岛单元、冷冻水泵、冷源、地板辐射供冷系统、混水阀、循环水泵;所述大温差风岛单元布置于空间中心位置,包括:风岛壳体,其底部两侧均设置有侧回风口;静压段,其内设置有静压箱,外壁均匀分布球型喷口;所述风岛壳体内腔内设置有与侧回风口相连接的初效过滤器,分集水器及立式模块机组;所述地板辐射供冷系统包括地板辐射盘管,所述立式模块机组包括表冷段,其内设置有表冷器,通过混水阀与辐射地板的分集水器连接,用于将末端空调系统的冷量输送给地板辐射供冷系统。冷量输送给地板辐射供冷系统。冷量输送给地板辐射供冷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置有混水阀的大温差风岛单元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室内空调实施
,特别涉及一种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公开一种设置有混水阀的大温差风岛单元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铁路站房、机场等高大空间,具有内部空间高、面积大、空间跨度大、人流密集等特点。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客对站房候车(机)厅内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
[0003]目前,站房、机场内常见的空调末端都是将球型喷口布置于候车(机)厅四周墙面,通过风管上的喷口将气流送入候车(机)厅内,然而这种方式下,由于目标空间跨度过大,空间中远离四周墙面的内区,气流难以到达,导致候车(机)厅内温度分布不均匀。为解决该所述问题,使空调喷口的送风尽可能覆盖到更大的区域,就需更高功率的送风机,这就导致空调送风机的能耗大大增加,同时又会造成新的问题,候车(机)厅内靠近风口位置的吹风感过强,乘客热舒适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为降低空调机组的风机能耗,降低风口位置的吹风感,提高乘客的热舒适性,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设置有混水阀的大温差风岛单元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设置有混水阀的大温差风岛单元空调系统,包括大温差风岛单元、冷冻水泵、冷源、地板辐射供冷系统、混水阀、循环水泵;
[0007]所述大温差风岛单元布置于空间中心位置,包括:风岛壳体,其底部两侧均设置有侧回风口;
[0008]静压段,其内设置有静压箱,外壁均匀分布球型喷口;
[0009]所述风岛壳体内腔内设置有与侧回风口相连接的初效过滤器,分集水器及立式模块机组;
[0010]所述立式模块机组包括表冷段,其内设置有表冷器,通过混水阀与辐射地板的分集水器连接,用于将末端空调系统的冷量输送给地板辐射供冷系统;
[0011]所述地板辐射供冷系统包括地板辐射盘管,辐射盘管所用冷水为表冷段回水,辐射盘管供水温度可通过调节混水阀开度调节。
[0012]进一步地,制冷机房与表冷段和分集水器之间均设置有冷水回水管道、冷水供水管道,表冷段与分集水器之间设置有分集水器供水管道,分集水器与地板辐射盘管之间通过供回水管道连通。
[0013]进一步地,所述立式模块机组还包括过滤段、风机段、消声段;
[0014]消声段内设置有消声装置,与静压箱相连接。
[0015]进一步地,过滤段内设置有中效过滤器;
[0016]一种设置有混水阀的大温差风岛单元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混水阀和循环水泵的联合控制,将集水器的部分回水与流入分水器的供水混合后再次输入分水器,进行二次利用。
[0017]进一步地,根据室外环境及实际冷需求改变混水阀的开度、循环水泵的启停调节,调整辐射地板的表面温度。
[0018]进一步地,根据地板表面温度反馈控制循环水泵的开关,当地板表面温度高于上限时,启动水泵;当地板表面温度低于下限时,关闭水泵。
[001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将分集水器设置于风岛单元内腔内,将立式模块机组表冷器的回水作为分水器供水来源,进入站房内敷设的辐射盘管释放冷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0021]2、本专利技术在系统循环中加入了混水阀、循环水泵,通过控制流量来调节地板辐射冷水系统的供水温度、流量,能根据室外气象条件与室内人员冷热需求进行动态调节,营造室内舒适热环境,操作简便。
[0022]3、本专利技术在系统循环中同时对站房候车厅使用空调与地板辐射供冷,相较于现有单末端空调系统能迅速调节候车厅内温度,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启或关闭,增大了送回水温差,减少了输送能耗。
[0023]4、本专利技术空调系统中的各大温差风岛单元与地板辐射供冷系统在空间上皆以风岛单元为中心分散的布置于站房候车厅,可根据候车厅内旅客聚集情况灵活启闭,减少能耗。采用大温差风岛单元作为空调系统末端,气流通过风岛顶部的球型喷口送入站房候车厅内,空气再经由位于风岛底部的回风口及初效果过滤装置进入立式模块空调机组内进行降温循环,相较于传统的候车厅四周吊顶送风提高了送风效率,提升了旅客热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一种设置有混水阀的大温差风岛单元空调系统原理图;
[0025]图2是大温差风岛单元示意图;
[0026]图3是大温差风岛单元俯视剖面图;
[0027]图4是大温差风岛单元透视图;
[0028]图5是大温差风岛单元管道连接示意图;
[0029]图6是大温差风岛单元管道连接透视图;
[0030]图中:1

大温差风岛单元;2

冷冻水泵;3

冷源;4

地板辐射冷水系统;5

混水阀;6

循环水泵;
[0031]1‑
1:风岛主体壳体;1

2:静压段;1

3:球型喷口;1

4:侧回风口;1

5:初效过滤器;1

6:检修门;1

7:分集水器;1

8:风机段;1

9:表冷段;1

10:中效过滤器;1

11:消声段;
[0032]2‑
1:冷水回水管道;2

2:冷水供水管道;2

3:分集水器供水管道;2

4:分集水器回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4]参见图1、图2、图3、图5,一种设置有混水阀的大温差风岛单元空调系统,包括包括大温差风岛单元1、冷冻水泵2、冷水机组3、地板辐射冷水系统4、混水阀5、循环水泵6。
[0035]大温差风岛单元1,包括风岛主体壳体1

1、静压段1

2、球型喷口1

3、侧回风口1

4、初效过滤器1

5、检修门1

6、分集水器1

7、风机段1

8、表冷段1

9、中效过滤器1

10、消声段1

11。
[0036]系统中的冷冻水泵2启动,冷水通过冷水供水管道2

2从制冷机房被输配到设置于大温差风岛单元1内的表冷段1

9,进入表冷器对流经表冷器表面的空气后进行降温,冷水流经表冷器后水温升高,一部分冷水直接返回制冷机房,另一部分冷水通过管道进入分集水器1

7后进入地板辐射盘管4内,将冷量释放于站房候车厅内再通过分集水器回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有混水阀的大温差风岛单元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温差风岛单元(1)、冷冻水泵(2)、冷源(3)、地板辐射供冷系统(4)、混水阀(5)、循环水泵(6);所述大温差风岛单元(1)布置于空间中心位置,包括:风岛壳体(1

1),其底部两侧均设置有侧回风口(1

4);静压段(1

2),其内设置有静压箱,外壁均匀分布球型喷口(1

3);所述风岛壳体(1

1)内腔内设置有与侧回风口(1

4)相连接的初效过滤器(1

5),分集水器(1

7)及立式模块机组;所述立式模块机组包括表冷段(1

9),其内设置有表冷器,通过混水阀(5)与辐射地板的分集水器(1

7)连接,用于将末端空调系统的冷量输送给地板辐射供冷系统;所述地板辐射供冷系统(4)包括地板辐射盘管,辐射盘管所用冷水为表冷段(1

9)回水,辐射盘管供水温度可通过调节混水阀开度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混水阀的大温差风岛单元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制冷机房与表冷段(1

9)和分集水器(1

7)之间均设置有冷水回水管道(2

1)、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磊刘婧睿邓保顺侯卫华马江燕马强江晶晶任浩白青松黄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