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油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9150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油瓶包括瓶体,瓶体上端设有瓶口,其特征在于瓶口外侧面为光滑面,瓶口处设有压口端盖,所述压口端盖包括压口盖和自开启端盖,所述压口盖的内圈挡和外圈挡之间设有下端开口的压口槽,瓶口上端插入压口槽中,内圈挡处设有隔板,隔板一侧设有向上凸出的出油嘴,一侧设有向下凹陷的注油漏斗口,圈顶上方设有自开启端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加工成本低的优点。低的优点。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油瓶


[0001]本技术属于油瓶
,具体涉及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油瓶。

技术介绍

[0002]高硼硅玻璃化学性能稳定,具有耐高温、高强度、高硬度、高透光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玻璃杯、玻璃瓶、调味瓶、油瓶、油壶的制作中,高硼硅玻璃瓶制作时,原材料主要是高硼硅玻璃管材,将其高温烧软,然后放置到模具中旋转吹制成型或者固定吹制成型。现有技术的高硼硅玻璃瓶,其瓶口普遍收口设计,瓶口外侧加工螺纹,用于搭配螺纹瓶盖使用,上述瓶口加工时,需要把高硼硅玻璃管放在机器上,再用另一个点火的装置,边旋转边快速的加热玻璃管的瓶口,等加热到一定程度时,再通过塑形机不停的旋转,做出瓶口的形状,然后再不断的加热,最后形成一个光滑的瓶口,接下来就是要把瓶口取下放到模具机上,再通过模具机对光滑的瓶口进行加热,当玻璃管开始融化时,通过螺纹模具对瓶口进行螺纹的塑形,一段时间后加工出螺纹。在上述加工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一直加热)和时间,废品率高,导致高硼硅玻璃瓶的加工成本高。例如中国专利局2016年9月14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205568825U,名称为“一种自动开合盖的油壶”的技术专利技术,其包括壶体、壶盖,所述的壶体与壶盖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壶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把手,壶体的正上方设置有壶嘴和回流口;所述的壶盖的外侧设有活动翻盖,壶盖的内侧设有配重,该活动翻盖与配重间通过铰链转动方式连接;上述结构的壶体与壶盖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壶体采用高硼硅玻璃管材时,就会出现加工成本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油瓶,其瓶体采用高硼硅玻璃管制作,无需加工螺纹,降低加工成本,压口端盖直接按压在瓶口上,使用方便。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即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油瓶,包括瓶体,瓶体上端设有瓶口,瓶口外侧面为光滑面,其特征在于瓶口处设有压口端盖,所述压口端盖包括压口盖和自开启端盖,所述压口盖包括内圈挡、外圈挡和圈顶,内圈挡和外圈挡之间设有下端开口的压口槽,瓶口上端插入压口槽中,内圈挡处设有隔板,隔板一侧设有向上凸出的出油嘴,一侧设有向下凹陷的注油漏斗口,圈顶上方设有自开启端盖,自开启端盖包括壳体、盖板和活动盖板,壳体为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壳体下端与圈顶连接,壳体上端设有盖板,出油嘴上方的盖板处设有盖板活动翻盖孔,出油嘴前侧的壳体上设有壳体活动翻盖孔,盖板活动翻盖孔和壳体活动翻盖孔相通,上述两孔相通之处设有翻盖支撑杆,翻盖支撑杆的两端连接在盖板底部,活动翻盖为L型,包括一体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安装在盖板活动翻盖孔处,其后侧下方设有配重块支架,配重块支架上安装有配重块,配重块支架通过销轴与自开启盖板底部铰接,竖直板安装在壳体活动翻盖孔处。
[0006]本技术的瓶体采用高硼硅玻璃管制作,其瓶口外侧面为光滑面,无需加工螺
纹,降低了加工成本和废品率。
[0007]本技术的压口盖和自开启端盖均为塑料制品,压口槽宽度略小于瓶口处的玻璃厚度,压口盖通过压口槽按压到瓶口后,通过挤压力和摩擦力牢牢固定在瓶口上且密封性好。
[0008]本技术用于盛装油、酱油、醋等液体,配合自开启端盖使用,开合方便。
[0009]当瓶体处于竖直状态时,在配重块的作用下,活动翻盖位于盖板活动翻盖孔和壳体活动翻盖孔处,整个自开启端盖处于密封状态,当握住瓶体,倾斜倒油时,活动翻盖可随瓶体倾斜角度变化绕销轴转动,实现自动开启翻盖,瓶体内的油通过出油嘴、壳体活动翻盖孔倒出,当瓶体复位后,活动翻盖自动复位。
[0010]本技术的自开启端盖的壳体与压口盖之间可以采用螺纹、卡扣等现有技术已知的方式连接,也可以将自开启端盖的壳体与压口盖做成一体式结构。
[0011]本技术的自开启端盖的壳体和盖板之间,可以采用螺纹、扣合等现有技术已知的方式连接,也可以将壳体和盖板做成一体式结构。
[0012]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的自开启端盖的壳体与压口盖之间,自开启端盖的壳体和盖板之间不可以同时做成一体式结构。
[0013]当需要向瓶体中加油时,可以拆下盖板(当盖板与壳体为非一体结构时)或直接拆下整个自开启端盖(当自开启端盖与压口盖为非一体结构时),通过注油漏斗口向瓶体中加油。
[0014]本技术的注油漏斗口用于向瓶体中加油,其采用漏斗形状,可以作为漏斗使用,加油时使用方便,而且注油漏斗还起到通气孔的作用(通过出油嘴向外倒油时)。
[0015]进一步的,本技术的盖板活动翻盖孔两侧的盖板设有向下凹陷的盖板槽,配重块支架通过销轴铰接在两侧的盖板槽的槽璧之间。
[0016]盖板活动翻盖孔两侧设置盖板槽,既方便铰接配重块支架,又方便手捏住盖板进行操作。
[0017]进一步的,本技术的瓶体和瓶口的直径相同。
[0018]即本技术无需对瓶口进行收口加工,整个瓶身为一段高硼硅玻璃管,只需要加工瓶底,对瓶口处进行光滑处理,大大简化了工艺和加工难度,降低成本。
[0019]进一步的,本技术的内圈挡和/或外圈挡的内侧设有一体的密封凸起环。
[0020]本技术优选在内圈挡、外圈挡的内侧各设置一个密封凸起环,可以进一步增强压口盖与瓶口连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0021]进一步的,本技术的内圈挡的隔板自出油嘴向注油漏斗口倾斜向下。
[0022]隔板倾斜设置,可以防止油在隔板上残留。
[0023]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加工成本低的优点。
[0024]1)本技术无需加工瓶口螺纹,甚至无需对瓶口收口,简化了工艺,降低了能源消耗和加工时间,降低了废品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0025]2)压口端盖和瓶口之间采用按压的方式连接,安装方便,连接牢固,配合密封凸起环,可以保证瓶口和压口盖之间的密封性,自开启端盖自动开合,使用方便,拆下盖板或自开启端盖,可以方便的进行注油操作;
[0026]3)盖板活动翻盖孔两侧设置盖板槽,方便手捏住盖板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图2中的A

A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压口盖的立体结构视图;
[0031]图5为本技术盖板和活动翻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如图中所示:1.盖板;1

1.盖板槽;1

2.翻盖支撑杆;1

3.销轴;1

4.配重块支架;1

5.配重块安装孔;2.活动翻盖;3.壳体;4.压口盖;4

1.出油嘴;4

2.圈顶;4

3.外圈挡;4

4.内圈挡;4

5.密封凸起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压口端盖的油瓶,包括瓶体,瓶体上端设有瓶口,其特征在于瓶口外侧面为光滑面,瓶口处设有压口端盖,所述压口端盖包括压口盖和自开启端盖,所述压口盖包括内圈挡、外圈挡和圈顶,内圈挡和外圈挡之间设有下端开口的压口槽,瓶口上端插入压口槽中,内圈挡处设有隔板,隔板一侧设有向上凸出的出油嘴,一侧设有向下凹陷的注油漏斗口,圈顶上方设有自开启端盖,自开启端盖包括壳体、盖板和活动盖板,壳体为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壳体下端与圈顶连接,壳体上端设有盖板,出油嘴上方的盖板处设有盖板活动翻盖孔,出油嘴前侧的壳体上设有壳体活动翻盖孔,盖板活动翻盖孔和壳体活动翻盖孔相通,上述两孔相通之处设有翻盖支撑杆,翻盖支撑杆的两端连接在盖板底部,活动翻盖为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绪孜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