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佳庆专利>正文

防滴漏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9019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滴漏瓶盖,由上盖和下盖组成,在下盖的上部设置有围堰、出水堰和出水回水孔;出水回水孔开设在瓶盖的中心位置;出水堰呈敞开封闭状,设置在出水回水孔外围;围堰呈螺旋封闭状,设置在出水堰外围;围堰与出水堰相连,围堰的高度低于出水堰的高度,在围堰与出水堰之间形成一个螺旋凹槽,螺旋凹槽的底面呈以出水回水孔为最低点的斜坡状。将它匹配安装在瓶子上,使用时,每次倾倒液体后的残液都能从螺旋凹槽流入出水回水孔中而实现残液的回流,因而能始终保持瓶体、桌面或案板干净;它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经济实用。它特别适合匹配在各种酒瓶、食油瓶、酱油瓶和酜醋瓶等瓶子上。(*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於液体容器的附件,特别涉及瓶子的瓶盖。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有各种酒瓶、食油瓶、酱油瓶和酜醋瓶等,这 些瓶子的瓶盖在需要倾倒瓶中液体时,大都是开启瓶盖后让其从瓶嘴 口倾出,这样每次倾倒后的残液就会沿瓶体滴漏到桌面或案板上,导 致污染使环境不雅,给清洁卫生带来无尽地烦恼,另外还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瓶盖存在的上述缺陷,拟设计制造一种防滴漏瓶 盖,将它匹配安装在各种酒瓶、食油瓶、酱油瓶或酜醋瓶等瓶子的 瓶嘴上,使之每次倾倒液体后的残液都能回流到瓶内而不会沿瓶体滴 漏到桌面或案板上,始终保持瓶体、桌面或案板干净。为实现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滴漏瓶盖,由上盖和下盖组成,其特征是在下盖的上部 设置有围堰、出水堰和出水回水孔;出水回水孔开设在瓶盖的中心位 置;出水堰呈敞开状,设置在出水回水孔外围;围堰呈螺旋封闭状, 设置在出水堰外围;围堰与出水堰相连,围堰的高度低于出水堰的高 度,在围堰与出水堰之间形成一个螺旋凹槽,螺旋凹槽的底面呈以出 水回水孔为最低点的斜坡状。本技术结构的防滴漏瓶盖,先将下盖匹配安装在瓶子的瓶嘴 上,再将上盖外套在下盖上。使用时,拧开上盖,从下盖的出水堰一 方倾倒液体,每次倾倒后的残液都能沿出水堰外壁流入螺旋凹槽再流 入出水回水孔中而实现残液的回流,不会沿瓶体滴漏到桌面或案板 上,因而能始终保持瓶体、桌面或案板干净,它完全克服了现有技术 普通瓶盖存在的缺陷;它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经济实用。它特 别适合匹配在各种酒瓶、食油瓶、酱油瓶和酜醋瓶等瓶子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滴漏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盖,2—下盖,201—围堰,202—出水堰,203—螺 旋凹槽,204—出水回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防滴漏瓶盖的具体结构。一种防滴漏瓶盖,由上盖1和下盖2组成,其特征是在下盖2的上部设置有围堰201、出水堰202和出水回水孔204;出水回水孔 204开设在瓶盖的中心位置;出水堰202呈敞开状,设置在出水回水 孔204外围;围堰201呈螺旋封闭状,设置在出水堰202外围;围堰 201与出水堰202相连,围堰201的高度低于出水堰202的高度,在 围堰201与出水堰202之间形成一个螺旋凹槽203,螺旋凹槽203的 底面呈以出水回水孔204为最低点的斜坡状。权利要求1、一种防滴漏瓶盖,由上盖(1)和下盖(2)组成,其特征是在下盖(2)的上部设置有围堰(201)、出水堰(202)和出水回水孔(204);出水回水孔(204)开设在瓶盖的中心位置;出水堰(202)呈敞开状,设置在出水回水孔(204)外围;围堰(201)呈螺旋封闭状,设置在出水堰(202)外围;围堰(201)与出水堰(202)相连,围堰(201)的高度低于出水堰(202)的高度,在围堰(201)与出水堰(202)之间形成一个螺旋凹槽(203),螺旋凹槽(203)的底面呈以出水回水孔(204)为最低点的斜坡状。专利摘要一种防滴漏瓶盖,由上盖和下盖组成,在下盖的上部设置有围堰、出水堰和出水回水孔;出水回水孔开设在瓶盖的中心位置;出水堰呈敞开封闭状,设置在出水回水孔外围;围堰呈螺旋封闭状,设置在出水堰外围;围堰与出水堰相连,围堰的高度低于出水堰的高度,在围堰与出水堰之间形成一个螺旋凹槽,螺旋凹槽的底面呈以出水回水孔为最低点的斜坡状。将它匹配安装在瓶子上,使用时,每次倾倒液体后的残液都能从螺旋凹槽流入出水回水孔中而实现残液的回流,因而能始终保持瓶体、桌面或案板干净;它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经济实用。它特别适合匹配在各种酒瓶、食油瓶、酱油瓶和酜醋瓶等瓶子上。文档编号B65D47/40GK201343227SQ20092012633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6日专利技术者曾佳庆 申请人:曾佳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滴漏瓶盖,由上盖(1)和下盖(2)组成,其特征是:在下盖(2)的上部设置有围堰(201)、出水堰(202)和出水回水孔(204);出水回水孔(204)开设在瓶盖的中心位置;出水堰(202)呈敞开状,设置在出水回水孔(204)外围;围堰(201)呈螺旋封闭状,设置在出水堰(202)外围;围堰(201)与出水堰(202)相连,围堰(201)的高度低于出水堰(202)的高度,在围堰(201)与出水堰(202)之间形成一个螺旋凹槽(203),螺旋凹槽(203)的底面呈以出水回水孔(204)为最低点的斜坡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佳庆
申请(专利权)人:曾佳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