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浓缩池安全运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901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乙炔浓缩池处理技术领域,是一种乙炔浓缩池安全运行装置,其包括浓缩池和第一浓缩泵,浓缩池上部进口固定连通有电石渣浆液进液管线,浓缩池上部出口固定连通有上清液出液管线,浓缩池底部第一出口与第一浓缩泵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处理管线,第一浓缩泵出口固定连通有第二处理管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在积水坑设置潜水泵和远传液位计,同时,潜水泵和远传液位计实现联锁控制,可以第一时间处理因浓缩泵泄漏造成大量浓浆液泄漏,造成浓缩泵泵体损坏的问题,避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提高了装置安全系数,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高效的特点。高效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乙炔浓缩池安全运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乙炔浓缩池处理
,是一种乙炔浓缩池安全运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石湿法乙炔制PVC工艺中,为正确处理电石渣废水,减少污水排放量,节约污水处理费用,达到综合利用。电石与水在发生器内进行反应生成乙炔气的同时,产生的电石渣浆液通过发生器溢流管,溢流至浓缩池进行沉降分离,上部清液流入上清液池,再由上清液泵输送至发生器中循环使用,而浓缩池底部的浓浆液由浓缩泵输送至压滤工序处理。浓缩泵安装在地面以下5米的地坑里,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浓浆液中含有矽铁,长时间运行对浓缩泵的蜗壳和管道造成冲刷变薄,导致泄漏大量的浓浆液淹没地坑,造成浓缩泵泵体损坏,产生经济损失,人员在应急处理时,容易被浓浆液腐蚀灼伤,造成人身伤害等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乙炔浓缩池安全运行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 乙炔浓缩池处理浓浆液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因浓缩泵泄漏造成大量浓浆液泄漏而造成浓缩泵泵体损坏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乙炔浓缩池安全运行装置,包括浓缩池和第一浓缩泵,浓缩池上部进口固定连通有电石渣浆液进液管线,浓缩池上部出口固定连通有上清液出液管线,浓缩池底部第一出口与第一浓缩泵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处理管线,第一浓缩泵出口固定连通有第二处理管线,对应第一浓缩泵下方设置有积水坑,积水坑内固定安装有潜水泵和远传液位计,潜水泵与浓缩池顶部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积液回收管线,潜水泵与远传液位计之间电连接
[0005]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6]上述还包括第二浓缩泵,浓缩池底部第二出口与第二浓缩泵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三处理管线,第二浓缩泵出口与第二处理管线之间固定连通有第四处理管线。
[0007]上述还包括将第三浓缩泵,浓缩池底部第三出口与第三浓缩泵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五处理管线,第三浓缩泵出口与第四处理管线之间固定连通有第六处理管线。
[0008]上述第一处理管线、第三处理管线和第五处理管线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流量调节阀和截止阀,第六处理管线管线上固定安装有截止阀,第六处理管线与第二浓缩泵之间的第四处理管线上固定安装有截止阀,第四处理管线与第一浓缩泵之间的第二处理管线上固定安装有截止阀。
[0009]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在积水坑设置潜水泵和远传液位计,同时,潜水泵和远传液位计实现联锁控制,可以第一时间处理因浓缩泵泄漏造成大量浓浆液泄漏,造成浓缩泵泵体损坏的问题,避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提高了装置安全系数,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0]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11]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浓缩池,2为第一浓缩泵,3为第二浓缩泵,4为第三浓缩泵,5为潜水泵,6为远传液位计,7为电石渣浆液进液管线,8为上清液出液管线,9为第一处理管线,10为第二处理管线,11为第三处理管线,12为第四处理管线,13为第五处理管线,14为第六处理管线,15为积液回收管线,16为流量调节阀,17为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3]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5]如附图1所示,该乙炔浓缩池安全运行装置包括浓缩池1和第一浓缩泵2,浓缩池1上部进口固定连通有电石渣浆液进液管线7,浓缩池1上部出口固定连通有上清液出液管线8,浓缩池1底部第一出口与第一浓缩泵2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处理管线9,第一浓缩泵2出口固定连通有第二处理管线10,对应第一浓缩泵2下方设置有积水坑,积水坑内固定安装有潜水泵5和远传液位计6,潜水泵5与浓缩池1顶部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积液回收管线15,潜水泵5与远传液位计6之间电连接。
[0016]本技术通过在积水坑设置潜水泵5和远传液位计6,同时,潜水泵5和远传液位计6实现联锁控制,可以第一时间处理因第一浓缩泵2泄漏造成大量浓浆液泄漏,造成第一浓缩泵2泵体损坏的问题,当第一浓缩泵2发生泄漏,一定时间内在积水坑内积存大量积水时,通过远传液位计6监测积水坑液位高度,当积水坑中远传液位计6的液位到达一定高度时,触发联锁,潜水泵5自动启动,及时将积水坑积水抽走,避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提高了装置安全系数。
[0017]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乙炔浓缩池安全运行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18]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第二浓缩泵3,浓缩池1底部第二出口与第二浓缩泵3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三处理管线11,第二浓缩泵3出口与第二处理管线10之间固定连通有第四处理管线12。在使用过程中,当第一浓缩泵2出现故障损坏时,可及时切换第二浓缩泵3,及时更换或修理。
[0019]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将第三浓缩泵4,浓缩池1底部第三出口与第三浓缩泵4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五处理管线13,第三浓缩泵4出口与第四处理管线12之间固定连通有第六处理管线14。在使用过程中,第三浓缩泵4作为备用泵,可随时切换使用。
[0020]如附图1所示,第一处理管线9、第三处理管线11和第五处理管线13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流量调节阀16和截止阀17,第六处理管线14管线上固定安装有截止阀17,第六处理管线14与第二浓缩泵3之间的第四处理管线12上固定安装有截止阀17,第四处理管线12与第一浓缩泵2之间的第二处理管线10上固定安装有截止阀17。
[0021]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
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0022]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电石渣浆液由电石渣浆液进液管线7送至浓缩池1中,在浓缩池1中进行沉降分离,上清液由上清液出液管线8送至上清液池进行处理,底部的浓缩液由第一处理管线9和第二处理管线10送至后续的压滤工序进行处理。
[0023]当积水坑中远传液位计6的液位到达一定高度时,远传液位计6联锁潜水泵5自动启动,积水坑里的积水由潜水泵5送至浓缩池1里,当远传液位计6的液位下降至一定高度时,潜水泵5自动停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乙炔浓缩池安全运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浓缩池和第一浓缩泵,浓缩池上部进口固定连通有电石渣浆液进液管线,浓缩池上部出口固定连通有上清液出液管线,浓缩池底部第一出口与第一浓缩泵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处理管线,第一浓缩泵出口固定连通有第二处理管线,对应第一浓缩泵下方设置有积水坑,积水坑内固定安装有潜水泵和远传液位计,潜水泵与浓缩池顶部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积液回收管线,潜水泵与远传液位计之间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炔浓缩池安全运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浓缩泵,浓缩池底部第二出口与第二浓缩泵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三处理管线,第二浓缩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刚刘凯徐东红张涛袁金华李莉李文强吕军莉韩永寿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圣雄氯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