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96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包括有笔杆套,笔杆套的后端卡接安装有后盖,笔杆套的前端设置有笔帽,笔杆套的前端内部设置有触发按压组件,笔杆套的中部内部设置有气源推动注射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预灌封针头的前端与患者的肌肉表面接触,直接按压,预灌封针头刺破皮肤表面的同时,触发套筒在限位套的限位作用下后压推动压力驱动杆直接刺破压缩气源的前端密封薄膜,使压缩气源内部的压缩气体瞬间释放推动预灌封针筒内部的预灌封胶塞,将预灌封针筒内部的液体药剂通过预灌封针头注射到患者肌肉,稳定的完成注射,避免手动推动注射器因为手抖影响注射效果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的痛苦。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注射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注射器。

技术介绍

[0002]注射器是在医疗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医疗工具,为了避免使用不卫生的注射器而造成病毒的交叉感染,在现在的医疗活动中已经渐渐的用一次性注射器代替了传统的注射器,注射器的使用主要依赖医护人员手动注射,一般人群在没有经过培训的情况下很难使用,但是现在有些病症,例如糖尿病病人需要自己注射胰岛素,一般的注射器使用起来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很大的痛苦,现有技术中,虽存在采用自动式机构做为驱动源的注射器,但是其组成较为复杂,会占据过大的空间,导致注射器的体积太大,不利携带使用,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一次性注射器。
[0003]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13940808U,公开日为2021年08月13日的中国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次性负压吸引注射器,包括:针筒、活塞杆、活塞和挡板,活塞杆的一端固定有活塞,活塞位于针筒的内腔中,且活塞与针筒内壁之间紧密接触,防止从活塞与针筒内壁之间漏气,破坏形成的负压。挡板倾斜固定在针筒的尾端,且挡板的一端朝向活塞杆设置。活塞杆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组环形卡槽,且这些卡槽沿着活塞杆的长度方向分布,挡板的朝向活塞杆的一端紧贴活塞杆的外表面设置,且至卡槽随活塞杆移动至挡板一端时,该端能够滑入卡槽中。注射器通过设置在注射器上的挡板和开设在活塞杆上的多组卡槽的配合,可满足不同囊性成分的抽吸的负压需求,并能够防止抽动注射器过程中双手抖动的情况。
[0004]为了解决持续抽动注射器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双手抖动的情况造成的注射部位的挪动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注射器的活塞杆上开多个卡槽,针筒尾部的挡板在抽出活塞杆的时候可以相对滑动,一旦挡板卡在卡槽处即不可回推活塞杆,但可以继续抽出活塞杆至下一个卡槽,以保证持续负压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需要手动按压推杆才能进行注射的情况,进而导致在初始进行注射时可能存在手抖扎针失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注射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包括注射器主体,注射器主体包括有笔杆套,笔杆套的后端卡接安装有后盖,笔杆套的前端设置有笔帽,笔杆套的前端内部设置有触发按压组件,笔杆套的中部内部设置有气源推动注射组件;触发按压组件包括有触发单元和限位单元,触发单元设置在笔杆套的内部前端,限位单元设置在触发单元的外部;气源推动注射组件包括有针筒单元和气动注射单元,针筒单元设置在笔杆套的中部,气动注射单元设置在针筒单元的后端,气动注射单元包括有压缩气源,压缩气源的内部设有压缩气体,压缩气源的前端口
处设置密封薄膜,压缩气源的后端与后盖的内表面相接触。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触发单元包括有套接在笔杆套前端的触发套筒,触发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压缩弹簧。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触发套筒为中孔的套筒结构,其后端贯穿定位套筒的侧壁。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限位单元包括有套接在触发套筒外表面中部的限位套,限位套的外部套接有定位套筒,定位套筒的内圈挡环与压缩弹簧的后端相接触,定位套筒的外表面与笔杆套的前端内表面卡接。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套设置有与触发套筒相适配的限位滑槽,定位套筒的中部设置有中孔的挡环。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针筒单元包括有前端与定位套筒后端相接触的针筒套筒,针筒套筒的内部套接有预灌封针筒,预灌封针筒的前端固定安装有预灌封针头。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筒套筒为透明材质,预灌封针筒的前端贯穿定位套筒、触发套筒的内部。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预灌封针头的外部套接有预灌封针帽,预灌封针帽的外表面与笔帽的内表面卡接,预灌封针筒的内表面中部滑动安装有预灌封胶塞。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灌封针筒的内部存有液体药剂,预灌封针帽对预灌封针头进行密封,预灌封胶塞在预灌封针筒的内部起到密封活塞的作用推动注射药剂。
[001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气动注射单元包括有套接在预灌封针筒后端外部的压力驱动杆,压力驱动杆的外侧壁设置有与触发套筒后端相适配的卡槽,压缩气源设置在压力驱动杆的后端。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驱动杆的后端设置有尖锐插口可以在触发套筒的推动下刺破压缩气源的前端封闭薄膜释放压缩气体,压力驱动杆的内部与预灌封针筒的卡接处设置有密封塞。
[001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9]1、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注射器,笔杆套为笔筒形态,内部装配各种组件便于手持按压操作,笔帽与后盖从前后端起到封闭的作用。
[0020]2、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注射器,拔出笔帽,笔帽与预灌封针帽固定一起被拔出露出预灌封针头,将预灌封针头的前端与患者的肌肉表面接触,直接按压,预灌封针头刺破皮肤表面的同时,触发套筒在限位套的限位作用下后压推动压力驱动杆直接刺破压缩气源的前端密封薄膜,使压缩气源内部的压缩气体瞬间释放推动预灌封针筒内部的预灌封胶塞,将预灌封针筒内部存有的液体药剂通过预灌封针头注射到患者肌肉,稳定的完成注射,避免手动推动注射器因为手抖影响注射效果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
[0021]3、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注射器,触发套筒起到推动压力驱动杆刺破压缩气源并释放的作用,限位套对触发套筒的移动起到限位的作用,定位套筒起到定位的作用同时配合压缩弹簧在注射完成后推动触发套筒复位完成卡合自锁,便于安装笔帽和预灌封针帽后进行收集等待集中处理,避免造成二次使用污染。
[0022]4、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利用在笔型注射器中装载气瓶,将其做为
压缩气源,以压缩气源中的压缩空气为驱动,精简注射器的整体构造,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现有技术采用自动式机构做为驱动源的注射器,组成较为复杂,占据过大的空间,不利携带使用等问题,使得注射器的体积得以小型化,并且使用时更加稳定,使用者可以轻易的上手使用。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整体剖面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按压触发剖面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气源推动剖面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主体拆解示意图。
[0029]图中:1、注射器主体;11、笔杆套;12、后盖;13、笔帽;2、触发按压组件;21、触发套筒;22、限位套;23、定位套筒;24、压缩弹簧;3、气源推动注射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包括注射器主体(1),所述注射器主体(1)包括有笔杆套(11),所述笔杆套(11)的后端卡接安装有后盖(12),所述笔杆套(11)的前端设置有笔帽(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套(11)的前端设置有触发按压组件(2),所述笔杆套(11)的中部设置有气源推动注射组件(3);所述触发按压组件(2)包括有触发单元和限位单元,所述触发单元设置在所述笔杆套(11)的前端,所述限位单元设置在所述触发单元的外部;以及所述气源推动注射组件(3)包括有针筒单元和气动注射单元,所述针筒单元设置在所述笔杆套(11)的中部,所述气动注射单元设置在所述针筒单元的后端,所述气动注射单元包括有压缩气源(36),所述压缩气源(36)的内部设有压缩气体,所述压缩气源(36)的前端口处设置密封薄膜,所述压缩气源(36)的后端与所述后盖(12)的内表面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单元包括有套接在所述笔杆套(11)前端的触发套筒(21),所述触发套筒(21)的内部设置有压缩弹簧(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建森翁晨俊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森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