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889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隔膜本体,隔膜本体中混合有聚合物,且聚合物呈交联网格状分布在隔膜本体中,隔膜本体外表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组亲液耐热涂层和至少一组陶瓷膜层,亲液耐热涂层由纳米纤维素纤维和聚偏氟乙烯交织成网格结构,且亲液耐热涂层的网格结构中分散填充有无机颗粒,通过在隔膜中混合亲液聚合物以及涂覆亲液耐热涂层和陶瓷膜层,提高电池隔膜的亲液性从而提高电池隔膜的浸润性,提升隔膜的热收缩性能,从而可保证隔膜机械性能的同时,使隔膜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离子电导率。使隔膜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离子电导率。使隔膜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离子电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
,具体为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主要有PE隔膜,PP隔膜。然而PE、PP隔膜熔点低,热稳定性差,而具有严重的热收缩特性。这一特性会导致隔膜面积变小,从而极易引发电池内短路导致热失控,同时传统隔膜材料如PE、PP类材料由于本身的疏水特性,使得PE、PP类隔膜对电解液的浸润特性不够好,为此我们提出了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隔膜,包括隔膜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本体中混合有聚合物,且聚合物呈交联网格状分布在隔膜本体中,所述隔膜本体外表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组亲液耐热涂层和至少一组陶瓷膜层,所述亲液耐热涂层由纳米纤维素纤维和聚偏氟乙烯交织成网格结构,且亲液耐热涂层的网格结构中分散填充有无机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本体的孔隙率为30~68%,透气度为45~430sec/100cc,且隔膜本体的厚度为6μm—25μm,所述陶瓷膜层的厚度为1.1μm—5.6μm,所述亲液耐热涂层的厚度为1μm—4.5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液耐热涂层中纳米纤维素纤维、无机颗粒和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比为1:(1~5.5):(1~5);所述聚合物与隔膜本体的质量比为1:(10~1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由包括丙烯酸酯类单体、丙烯酰胺类单体、乙烯基苯类单体、乙烯基吡啶类中的至少一种单体聚合反应形成,且聚合物中的no/nc≥2/7;所述丙烯酸酯单体包括一丙烯酸酯、二丙烯酸酯、三丙烯酸酯、四丙烯酸酯、五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乙烯基苯单体包括二乙烯基苯,三乙烯基苯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液耐热涂层中无机颗粒选自SiO2、Al2O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融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