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缆索吊小车吊钩可视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884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缆索吊小车吊钩可视化装置,包括吊车主体以及设置于吊车主体底部的固定端,吊车主体的底部以及固定端顶部对称设置有多组放线轮并通过拉线连接,吊车主体以及固定端上均设有检测模块并靠近放线轮布置,吊车主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安装箱,安装箱内设有控制器以及蓄电池,检测模块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申请既可以通过摄像头直接观察吊运物的状态,又能通过激光测距的方式,了解物体与山体侧壁之间的距离,以便对吊运物品进行调整,避免发生碰撞,而且工作人员那可以通过后台将所采集的信息进行汇总并以3D图形进行展示,预算其下放地点,以便辅助夜间吊运施工。以便辅助夜间吊运施工。以便辅助夜间吊运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缆索吊小车吊钩可视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吊运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缆索吊小车吊钩可视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吊运设备是在取料之后即开始垂直或垂直兼有水平的工作行程,到达目的地后卸载,再空行程到取料地点,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然后再进行第二次吊运或搬运,是工业、交通、建筑企业中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减轻繁重体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工具和设备,吊运设备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之中,先进的电气、光学、计算机技术在起重设备上得到应用,使操作更简化、省力和更安全可靠。
[0003]在峡谷吊运使用中,走线滑车为常用的工具,固定端在峡谷上方通过滑线车垂直升降完成工具、材料等物品的运输,但是在夜间进行吊运时,仅依靠灯光,施工人员无法观察到固定端与滑线车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无法观察到山体与吊运物品之间的距离,不能有效避免安全隐患以及物品与山体发生碰撞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表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缆索吊小车吊钩可视化装置,以解决现有吊运设备,不具备勘测功能,在夜间使用时,吊运的安全与稳定性较差的缺点。
[0005]一种智能缆索吊小车吊钩可视化装置,包括吊车主体以及设置于吊车主体底部的固定端,所述吊车主体的底部以及固定端顶部对称设置有多组放线轮并通过拉线连接,所述吊车主体以及固定端上均设有检测模块并靠近放线轮布置,所述吊车主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设有控制器以及蓄电池,所述检测模块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7]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摄像头和激光测距仪,所述摄像头位于安装箱底部竖直朝下布置并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激光测距仪设置有4个,其中两个所述激光测距仪设置于吊车主体两侧朝下布置,另外两个所述激光测距仪水平设置于固定端两侧并朝远离放线轮一侧布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为可变焦的红外线摄像头。
[0009]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以及激光测距仪上均设有网桥,所述控制器和多个网桥与地面上的接受主机远程控制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箱顶面的中心处嵌设有太阳能板电池组件,所述太阳能板电池组件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0011]进一步的,安装箱顶部还设有两块遮雨板,所述遮雨板的底部凸出设置有插条,所述插条滑动插接于安装箱内,所述安装箱的内侧壁还设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用于带动两块遮雨板进行贴合或展开。
[0012]进一步的,所述插条的表面为齿条状结构,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齿圈,两
根所述插条分别位于齿圈的上下方并与齿圈啮合。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4]本申请既可以通过摄像头直接观察吊运物的状态,又能通过激光测距的方式,了解物体与山体侧壁之间的距离,以便对吊运物品进行调整,避免发生碰撞,而且工作人员那可以通过后台将所采集的信息进行汇总并以3D图形进行展示,预算其下放地点,以便辅助夜间吊运施工。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施例中吊车主体和固定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施例中安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施例中安装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吊车主体;2、固定端;3、检测模块;31、摄像头;32、激光测距仪;4、安装箱;5、遮雨板;6、插条;7、微型电机;8、太阳能板电池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0]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1]结合图1

3所示,一种智能缆索吊小车吊钩可视化装置,包括:
[0022]吊车主体1,由两块间隔布置矩形板组成,且两块矩形板之间设有若干根;连接轴,部分连接轴上设有滑轮,顶部的滑轮用于进行走线并带动整个吊车主体1进行移动,底部的滑轮则配合底面上的卷升起扬对物品进行拉伸起吊;
[0023]固定端2,设置于吊车主体1下方,主要用于与吊运物品进行连接固定,其顶部设有定滑轮并通过绳索进行连接;
[0024]检测模块3,用于检测吊运物品与吊车主体1以及山体之间的距离,从而辅助其工作人员进行调节,避免安全事故;
[0025]安装箱4,固定设置于吊车主体1一侧,内部存放有蓄电池以及控制线路通断的控制器,该蓄电池与检测模块3电性连接。
[0026]具体的;检测模块3分为一个摄像头31和四个激光测距仪32,其中摄像头31设置于安装箱4底部并竖直朝下布置,主要用于实时监测起吊物的状态,两个激光测距仪32设置于吊车主体1底部并位于摄像头31两侧布置,另外两个激光测距仪32则设置于固定端2的两侧并分别朝远离固定端2的一侧布置,且这两个激光测距仪32还应单独设置电池用于供电。
[0027]为了确保昼夜都能对吊运物体进行实时监测,摄像头31应设置为可变焦式的昼夜两用摄像头31,且该摄像头31还具有一定角度调节功能,方便施工人员能够更好的对吊运物品的状态进行监测,同时随着吊运物品的上升或下降时,摄像头31进行自动变焦,使得摄像头31所拍摄的范围更大,方便施工人员清晰的观察周围情况。
[0028]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对上述检测模块3所采集的信息进行集中汇总,应在每个摄像头31和红外线测距仪上设置网桥,并同时在地面设置一个接受主机,该主机与网桥搭建的局域网进行连接,以便于将检测模块3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而且该主机还可以利用3D成像技术,通过采集的数据来模拟其吊运过程,并预判下放低点,从而提高吊运输送的准确性,操作更加便利。
[0029]为了防止下雨天使用时,雨水顺着安装箱4的缝隙进入内部并破坏电路,安装箱4的顶部还应设置有遮雨板5,该遮雨板5设置有两块并呈“人”形布置,且底部设置有插条6,该插条6滑动插接于安装箱4的顶板内部。
[0030]由于该施工地点为峡谷,因此其上方无遮挡物,为了充分利用其太阳能资源,应在其安装箱4的顶面嵌设一块太阳能板,并利用太阳能电池组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储藏于蓄电池内,以便于检测模块3进行长期使用,仅只需要对固定端2上的激光测距仪32进行更换电池,使用更加便利。
[0031]为了达到既可以在阴雨天进行遮挡,又能在晴天利用太阳能的效果,两块遮雨板5的插条6上均设置有齿块,安装箱内还设置有一个微型电机7,该电机的输出端上套设有齿套,从而利用电机的旋转来驱动两个遮雨板5进行相对或背向运动,从而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缆索吊小车吊钩可视化装置,包括吊车主体(1)以及设置于吊车主体(1)底部的固定端(2),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车主体(1)的底部以及固定端(2)顶部对称设置有多组放线轮并通过拉线连接,所述吊车主体(1)以及固定端(2)上均设有检测模块(3)并靠近放线轮布置,所述吊车主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安装箱(4),所述安装箱(4)内设有控制器以及蓄电池,所述检测模块(3)与控制器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智能缆索吊小车吊钩可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3)包括摄像头(31)和激光测距仪(32),所述摄像头(31)位于安装箱(4)底部竖直朝下布置并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激光测距仪(32)设置有4个,其中两个所述激光测距仪(32)设置于吊车主体(1)两侧朝下布置,另外两个所述激光测距仪(32)水平设置于固定端(2)两侧并朝远离放线轮一侧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智能缆索吊小车吊钩可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31)为可变焦的红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晋张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易通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