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758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压电薄膜,其在压电体层的两面具有电极层,在电极层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并且电极层与引线的连接电阻低。一种压电薄膜,其具有:压电体层、设置于压电体层的两面的电极层、覆盖电极层而设置的具有贯穿孔的保护层、填充于贯穿孔的导电性的填充部件及与填充部件接触的引线,在至少一个引线中,当将与填充部件接触的区域的面方向的长度设为A、将面方向的长度A中的表面的长度设为B时,B/A为1.5以上,由此解决课题。由此解决课题。由此解决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压电薄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声转换器等中所使用的压电薄膜。

技术介绍

[0002]正在开发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等、使用塑料等挠性基板的柔性显示器。
[0003]在将这种柔性显示器用作如电视接收机等与图像一同再生声音的图像显示装置兼声音产生装置的情况下,需要作为用于产生声音的音响装置的扬声器。
[0004]在此,作为以往的扬声器形状,通常为漏斗状的所谓的锥形及球面状的圆顶型等。然而,若将这些扬声器内置于上述柔性显示器,则有可能损害作为柔性显示器的优点的轻质性及挠性。并且,在外置扬声器的情况下,携带等麻烦且很难设置于曲面状的壁,也有可能损害美观。
[0005]相对于此,作为能够用作不损害轻质性及挠性而能够与柔性显示器一体化的扬声器的压电薄膜,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压电薄膜(电声转换薄膜)。
[0006]该压电薄膜具有由在常温下具有粘弹性的高分子材料构成的粘弹性基质中分散压电体粒子而成的压电体层(高分子复合压电体)、形成于压电体层的两面的电极层(薄膜电极)及形成于电极层的表面的保护层,并且基于动态粘弹性测定的在频率1Hz下的损耗角正切成为0.1以上的极大值存在于0~50℃的温度范围内。
[0007]以往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292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0011]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压电薄膜具有优异的压电特性。并且,该压电薄膜的压电体层是在高分子材料中分散压电体粒子而成的,因此使用该压电体层的压电薄膜具有良好的挠性。
[0012]因此,根据该压电薄膜,例如能够实现可用于柔性扬声器等的具有挠性且具有良好的压电特性的电声转换薄膜等。
[0013]为了驱动这种在压电体层的两面具有电极层且覆盖电极层而具有保护层的压电薄膜,需要用引线连接电极层与驱动用电源装置等外部装置。
[0014]连接压电薄膜的电极层与引线的方法,可以考虑各种方法。作为一例,可例示在保护层设置贯穿孔,向该贯穿孔填充由导电糊料等构成的导电性材料来连接导电性材料与引线,由此连接电极层与引线的方法。
[0015]在此,即使为何种连接方法,为了高效地驱动压电薄膜即压电体层,优选电极层与引线的连接电阻低。
[001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这种以往技术的问题点,并且提供一种压电薄膜,在压电
体层的两面具有电极层,在电极层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能够降低电极层与引线的连接电阻。
[0017]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0018]为了解决该课题,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结构。
[0019][1]一种压电薄膜,其特征在于,具有:压电体层、设置于压电体层的两面的电极层、覆盖电极层而设置的具有一个以上的贯穿孔的保护层、填充于保护层的贯穿孔的导电性的填充部件及与填充部件接触而设置的用于与外部装置连接的引线,
[0020]在至少一个引线中,当将表面的至少与填充部件接触的区域的面方向的长度设为A、将面方向的长度A中的表面的长度设为B时,B/A为1.5以上。
[0021][2]根据[1]所述的压电薄膜,其中,
[0022]保护层的贯穿孔被填充部件填满。
[0023][3]根据[1]或[2]所述的压电薄膜,其中,
[0024]引线具有导电性的主体及包覆主体的导电性的包覆层。
[0025][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薄膜,其中,
[0026]填充部件从保护层的贯穿孔连续存在至保护层的与引线相对的表面。
[0027][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薄膜,其中,
[0028]引线的至少与填充部件接触的区域的表面具备具有面方向的长度比开放端更长的部分的凹部及具有面方向的长度比基部更长的部分的凸部中的至少一者。
[0029][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薄膜,其中,
[0030]引线为片状。
[0031][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薄膜,其中,
[0032]压电体层为在包含高分子材料的基质中包含压电体粒子的高分子复合压电体。
[0033][8]根据[7]所述的压电薄膜,其中,
[0034]高分子材料具有氰乙基。
[0035]专利技术效果
[0036]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压电体层的两面具有电极层,在使用在电极层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的压电薄膜的压电薄膜中,能够降低电极层与引线等的连接电阻。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压电薄膜的一例的图。
[0038]图2是图1所示的压电薄膜的概略俯视图。
[0039]图3是图1所示的压电薄膜的概略局部放大图。
[0040]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压电薄膜的另一例的一部分的图。
[0041]图5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压电薄膜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
[0042]图6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压电薄膜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
[0043]图7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压电薄膜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
[0044]图8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压电薄膜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
[0045]图9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压电薄膜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
[0046]图10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压电薄膜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
[0047]图11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压电薄膜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
[0048]图12是用于说明实施例中的电阻的测定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压电薄膜进行详细说明。
[0050]以下所记载的构成要件的说明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实施方式而完成的,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种实施方式。
[0051]在本说明书中,用“~”来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记载于“~”前后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而包括的范围。
[0052]并且,以下所示的图均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图,各层的厚度、贯穿孔的大小、各部件(部位)的位置关系及各部件的大小等与实际的对象不同。
[0053]图1及图2中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压电薄膜的一例。
[0054]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将压电薄膜沿厚度方向切断的剖面的图。图2是图1所示的压电薄膜的俯视图。另外,压电薄膜的厚度方向为后述的压电体层、电极层及保护层等的层叠方向。并且,俯视图为从厚度方向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压电薄膜的图。
[0055]如图1所示,压电薄膜10具有压电体层12、层叠于压电体层12的一个表面的第1电极层14、层叠于第1电极层14的表面的第1保护层18、层叠于压电体层12的另一个表面的第2电极层16、层叠于第2电极层16的表面的第2保护层20、第1引线32与第2引线34及第1填充部件36与第2填充部件38。
[0056]在本专利技术的压电薄膜10中,在第1保护层18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压电薄膜,其特征在于,该压电薄膜具有:压电体层、设置于所述压电体层的两面的电极层、覆盖所述电极层而设置的具有一个以上贯穿孔的保护层、填充于所述保护层的所述贯穿孔的导电性的填充部件、及与所述填充部件接触而设置的用于与外部装置连接的引线,在至少一个所述引线中,当将表面的至少与所述填充部件接触的区域的面方向的长度设为A、将所述面方向的长度A中的表面的长度设为B时,B/A为1.5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薄膜,其中,所述保护层的所述贯穿孔被所述填充部件填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电薄膜,其中,所述引线具有导电性的主体及包覆所述主体的导电性的包覆层。4.根据权利要求1至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香川裕介田原朋子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