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回收热泵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72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能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余热回收热泵机组,包括:机组本体;燃气热泵装置,所述燃气热泵装置设于所述机组本体内;燃气锅炉装置,所述燃气锅炉装置设于所述机组本体内,所述燃气锅炉装置和所述燃气热泵装置之间通过管道结构循环贯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热网出水管道,对第一再热器和第二再热器内的烟气进行加热,降低烟气的浓度,从而达到可以排放的标准,减少污染;设置燃气热泵装置和燃气锅炉装置一体化,重复循环的过程,提高烟气余热回收的效率,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回收热泵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能源
,具体为一种余热回收热泵机组。

技术介绍

[0002]垃圾发电、冶金、供热锅炉房、石油化工等多行业在进行烟气排放时,大量热量随烟气排出,排烟热损失是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一般在5%~12%,占锅炉总热损失的80%或更高。因此,烟气的余热回收对生产节能降耗具有重要影响。但常规吸收式热泵机组,不能实现余热回收一体化,过程非常复杂,操作不便,并且不能进一步降低排烟的温度,导致余热回收效率比较低。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余热回收热泵机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热泵机组。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余热回收热泵机组,包括:
[0006]机组本体;
[0007]燃气热泵装置,所述燃气热泵装置设于所述机组本体内;
[0008]燃气锅炉装置,所述燃气锅炉装置设于所述机组本体内,所述燃气锅炉装置和所述燃气热泵装置之间通过管道结构循环贯通。
[0009]优选的,所述燃气热泵装置由燃气热泵、第一初级取热器、第一二级取热器、第一再热器以及第一排烟管道组成,且烟气依次经过燃气热泵、第一初级取热器、第一二级取热器、第一再热器以及第一排烟管道。
[0010]优选的,所述燃气热泵上设有燃气入口以及烟气出口。
[0011]优选的,所述燃气锅炉装置由燃气锅炉、第二初级取热器、第二二级取热器、第二再热器以及第二排烟管道组成,且且烟气依次经过燃气锅炉、第二初级取热器、第二二级取热器、第二再热器以及第二排烟管道。
[0012]优选的,所述燃气锅炉上也设有燃气入口以及烟气出口。
[0013]优选的,所述管道结构由热网出水管道、热网回水管道、出烟管道、回烟管道、第一烟气管道以及第二烟气管道构成。
[0014]优选的,所述热网出水管道连接燃气锅炉和第一再热器以及第二再热器。
[0015]优选的,所述热网回水管道连接第一再热器、第二再热器、第一初级取热器、第二初级取热器、燃气热泵以及燃气锅炉。
[0016]优选的,所述出烟管道和回烟管道均连接燃气热泵和第一二级取热器以及第二二级取热器。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烟气管道连接燃气热泵、第一初级取热器、第一二级取热器以及第一再热器,所述第二烟气管道连接燃气锅炉、第二初级取热器、第二二级取热器和第二再热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通过设置热网出水管道,对第一再热器和第二再热器内的烟气进行加热,降低烟气的浓度,从而达到可以排放的标准,减少污染。
[0020]2.本技术通过设置燃气热泵装置和燃气锅炉装置一体化,重复循环的过程,提高烟气余热回收的效率,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燃气热泵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燃气锅炉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机组本体;11、热网出水管道;12、热网回水管道;13、出烟管道;14、回烟管道;
[0026]2、燃气热泵装置;21、燃气热泵;22、第一初级取热器;23、第一二级取热器;24、第一再热器;25、第一排烟管道;26、第一烟气管道;
[0027]3、锅炉装置;31、燃气锅炉;32、第二初级取热器;33、第二二级取热器;34、第二再热器;35、第二排烟管道;36、第二烟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31]一种余热回收热泵机组,包括:
[0032]机组本体1。
[0033]值得补充说明的是,机组本体1上设有电控箱,用于整个机组作业。
[0034]燃气热泵装置2,燃气热泵装置2设于机组本体1内;燃气热泵装置2由燃气热泵21、第一初级取热器22、第一二级取热器23、第一再热器24以及第一排烟管道25组成,且烟气依次经过燃气热泵21、第一初级取热器22、第一二级取热器23、第一再热器24以及第一排烟管道25;燃气热泵21上设有燃气入口以及烟气出口。
[0035]天然气首先作为驱动热源,通过燃气入口进入燃气热泵21,燃气热泵21后产生的烟气在其发生器中放热,随后从第一烟气管道26排出,进入第一初级取热器22,实现第一步的烟气热气换热,当烟气进行第一次降温后,再从第一初级取热器22的第一烟气管道26排出,进入第一二级取热器23,实现第二次的烟气热气换热,使得烟气温度二次降低,此时实
现了烟气的余热一部分回收;接着二次降温的烟气,再从第一二级取热器23的第一烟气管道26排出,进入第一再热器24内再次降温,此时降温的烟气再通过第一再热器24的热网出水管道11内的热水进行加热,降低烟气的浓度,从而达到可以排放的标准,减少污染,最后烟气从第一排烟管道25排出。
[0036]燃气锅炉装置3,燃气锅炉装置3设于机组本体1内,燃气锅炉装置3和燃气热泵装置2之间通过管道结构循环贯通;燃气锅炉装置3由燃气锅炉31、第二初级取热器32、第二二级取热器33、第二再热器34以及第二排烟管道35组成,且且烟气依次经过燃气锅炉31、第二初级取热器32、第二二级取热器33、第二再热器34以及第二排烟管道35;燃气锅炉31上也设有燃气入口以及烟气出口;管道结构由热网出水管道11、热网回水管道12、出烟管道13、回烟管道14、第一烟气管道26以及第二烟气管道36构成;热网出水管道11连接燃气锅炉31和第一再热器24以及第二再热器34;热网回水管道12连接第一再热器24、第二再热器34、第一初级取热器22、第二初级取热器32、燃气热泵21以及燃气锅炉31。出烟管道13和回烟管道14均连接燃气热泵21和第一二级取热器23以及第二二级取热器33;第一烟气管道26连接燃气热泵21、第一初级取热器22、第一二级取热器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回收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组本体(1);燃气热泵装置(2),所述燃气热泵装置(2)设于所述机组本体(1)内;燃气锅炉装置(3),所述燃气锅炉装置(3)设于所述机组本体(1)内,所述燃气锅炉装置(3)和所述燃气热泵装置(2)之间通过管道结构循环贯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热泵装置(2)由燃气热泵(21)、第一初级取热器(22)、第一二级取热器(23)、第一再热器(24)以及第一排烟管道(25)组成,且烟气依次经过燃气热泵(21)、第一初级取热器(22)、第一二级取热器(23)、第一再热器(24)以及第一排烟管道(2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回收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热泵(21)上设有燃气入口以及烟气出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锅炉装置(3)由燃气锅炉(31)、第二初级取热器(32)、第二二级取热器(33)、第二再热器(34)以及第二排烟管道(35)组成,且且烟气依次经过燃气锅炉(31)、第二初级取热器(32)、第二二级取热器(33)、第二再热器(34)以及第二排烟管道(35)。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余热回收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艳周祺皓于德庆林旭邹雨田陈梦琪尹义康王宝明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