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墙机调节切割深度的底部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679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刨墙机调节切割深度的底部支架结构,包括底部向内凹陷的主壳体,主壳体底部凹陷且形成腔室,第一腔室中设有刀具,第二腔室设有出尘口;主壳体的底部设有底盖,底盖一侧铰接在主壳体上,另外一侧设有调节部,刀具从贯穿槽露出,底盖覆盖在主壳体底部;调节部上设有长槽,通过螺丝穿过调节部的长槽与主壳体进行固定,底盖绕铰接轴旋转时,底盖一侧能相对刀具发生高度位置的变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底盖作为整体覆盖的部件,也作为深度调节的机构,当其作为支撑时对机器来说受力均匀,机器不会受力后偏向一边。底盖将主壳体的底部堵隔,刀具向后甩的灰尘进入腔室中,刨磨的灰尘会被收集,增强了灰尘收集的作用。增强了灰尘收集的作用。增强了灰尘收集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刨墙机调节切割深度的底部支架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墙面处理领域,涉及刨墙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刨墙机可以调节切割深度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刨墙机是一种用于刨除旧墙面腻子层的机器,用于房屋装修。
[0003]具体结构如专利公告号CN105952172A公开的刨墙机的余边刨除装置和刨墙机,包括带把手的壳体,壳体的底部具有螺旋刀片叠加的刀具,在刀具旋转的过程中有刨墙的动作,可将墙面刨除。
[0004]为了改变上述的刀具进刀深度,在CN113458889A中公开了可调节工作齿工作深度的支架。缺点在于1、支架位于一侧,如另外一侧下压过力,会倾斜,即一端可能会翘起;2、该结构对打磨的灰尘无处理能力,工作中没有集灰作用,飞扬的灰尘都暴露在机器周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刨墙机调节切割深度的底部支架结构。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刨墙机调节切割深度的底部支架结构,包括底部向内凹陷的主壳体,主壳体底部凹陷且形成腔室,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中设有刀具,第二腔室设有出尘口;
[0007]其特征在于,主壳体的底部设有底盖,所述底盖一侧铰接在主壳体上,另外一侧设有调节部,底盖上设有贯穿槽,刀具从贯穿槽露出,底盖覆盖在主壳体底部;
[0008]所述底盖的铰接位置设于第二腔室侧边,所述调节部凸出于所述的底盖,调节部上设有长槽,调节部与主壳体侧面重合,通过螺丝穿过调节部的长槽与主壳体进行固定,所述底盖绕铰接轴旋转时,底盖一侧能相对刀具发生高度位置的变化;
[0009]初始状态下底盖贴靠在第一腔室开口位置和第二腔室开口位置,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过渡位置与底盖保持间距,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与底盖呈90度弯折,调节部为片状体。
[0011]进一步的,底盖的两侧设有侧挡边,在深度调节的抬高状态下,底盖和主壳体之间形成打开的间隙,侧挡边堵在第二腔室两侧,防止两侧留有间隙。
[0012]进一步的,底盖的前端设有前挡边,位于刀具前方。
[0013]进一步的,侧挡边延伸部位的后方设有铰接部。
[0014]进一步的,调节部设在底盖的前端,所述调节部上设有刻度,从上至下分布。
[0015]进一步的,底盖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筋条,所述的上表面面向第二腔室,筋条延伸方向与刀具的轴心线平行。
[0016]进一步的,所述底盖的两侧设有侧挡边,包括前侧挡边和后侧挡边,在深度调节的抬高状态下,底盖和主壳体之间形成打开的间隙,前侧挡边堵在第一腔室两侧,后侧挡边堵
在第二腔室两侧,防止打开时两侧留有间隙。
[0017]另一技术方案,刨墙机调节切割深度的底部支架结构,包括底部向内凹陷的主壳体,主壳体底部凹陷且形成腔室,腔室前方设有刀具,腔室后方设有出尘口;
[0018]其特征在于,主壳体的底部设有底盖,所述底盖一侧铰接在主壳体上,另外一侧设有调节部,底盖上设有贯穿槽,刀具从贯穿槽露出,底盖覆盖在主壳体底部;
[0019]所述底盖的铰接位置设于腔室后方的侧边,所述调节部凸出于所述的底盖,调节部上设有长槽,调节部与主壳体侧面重合,通过螺丝穿过调节部的长槽与主壳体进行固定,所述底盖绕铰接轴旋转时,底盖一侧能相对刀具发生高度位置的变化。
[0020]进一步的,所述底盖的两侧设有侧挡边;
[0021]初始状态下底盖贴靠在腔室的开口位置,刨除墙壁的灰尘进入腔室至出尘口。
[0022]在深度调节的抬高状态下,底盖和主壳体之间形成打开的间隙,侧挡边堵在腔室两侧,防止打开时两侧留有间隙。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用底盖作为整体覆盖的部件,也作为深度调节的机构,当其作为支撑时对机器来说受力均匀,机器不会受力后偏向一边。底盖将主壳体的底部堵隔,刀具向后甩的灰尘进入腔室中,刨磨的灰尘会被收集,增强了灰尘收集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4]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0025]图1为本技术初始状态图。
[0026]图2为本技术抬高后状态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分解示意图一。
[0028]图4为本技术分解示意图二。
[0029]图中,1主壳体;2出尘口;3刀具;4底盖;41调节部;42长槽;43刻度;44侧挡边;44

1后侧挡边;44

2前侧挡边;45贯穿槽;5腔室;51第一腔室;52第二腔室。
实施方式
[0030]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2]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刨墙机进行合理的调节,调节部41件如何与灰尘收集功能结合。
[0033]图1

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底部向内凹陷的主壳体1,主壳体1底部凹陷且形成腔室5,腔室5前方设有刀具3,腔室5后方设有出尘口2,出尘口2可以连接集尘袋。
[0034]主壳体1的底部设有一底盖4,底盖4覆盖在主壳体1底部,将腔室5的开口堵隔。
[0035]底盖4后侧设有两个铰接部,铰接在主壳体1上,前侧设有调节部41,底盖4上设有贯穿槽45,刀具3从贯穿槽45露出,底盖4覆盖在主壳体1底部。
[0036]底盖4的铰接位置设于腔室5后方的侧边,因此底盖4以铰接位置转动时,前方有更大的抬高调节范围。
[0037]调节部41凸出于底盖4,调节部41与底盖4呈90度弯折,调节部41为片状体,调节部41上设有长槽42,调节部41与主壳体1侧面重合,通过螺丝穿过调节部41的长槽42与主壳体1进行固定,当螺丝松开时底盖4翻转调节高度,然后锁定螺丝进行高度位置的固定。
[0038]调节部41设在底盖4的前端,调节部41上还设有刻度43,从上至下分布,可以根据刻度43来预估高度,但是这种预估有较大的误差,最好的方式是测量底盖4底面与刀具3最低点的距离来确定切割深度。
[0039]底盖4作为整体覆盖的部件,也作为深度调节的机构,当其作为支撑时对机器来说受力均匀,机器不会受力后偏向一边。
[0040]刀具3工作时向后甩的灰尘进入腔室5中,刨磨的灰尘会被收集,即甩入出尘口2内。
[0041]优选的,腔室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刨墙机调节切割深度的底部支架结构,包括底部向内凹陷的主壳体,主壳体底部凹陷且形成腔室,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中设有刀具,第二腔室设有出尘口;其特征在于,主壳体的底部设有底盖,所述底盖一侧铰接在主壳体上,另外一侧设有调节部,底盖上设有贯穿槽,刀具从贯穿槽露出,底盖覆盖在主壳体底部;所述底盖的铰接位置设于第二腔室侧边,所述调节部凸出于所述的底盖,调节部上设有长槽,调节部与主壳体侧面重合,通过螺丝穿过调节部的长槽与主壳体进行固定,所述底盖绕铰接轴旋转时,底盖一侧能相对刀具发生高度位置的变化;初始状态下底盖贴靠在第一腔室开口位置和第二腔室开口位置,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过渡位置与底盖保持间距,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刨墙机调节切割深度的底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与底盖呈90度弯折,调节部为片状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刨墙机调节切割深度的底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底盖的两侧设有侧挡边,在深度调节的抬高状态下,底盖和主壳体之间形成打开的间隙,侧挡边堵在第二腔室两侧,防止两侧留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刨墙机调节切割深度的底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底盖的前端设有前挡边,位于刀具前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刨墙机调节切割深度的底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侧挡边延伸部位的后方设有铰接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刨墙机调节切割深度的底部支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灵巧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龙珏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