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盗窃小型箱式变电站,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变电箱,变电箱包括外部箱体,外部箱体两侧箱板在靠近密码防盗门一侧的内部开设有入气排孔,入气排孔与开设在外部箱体周侧箱板内部的气室连通,气室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排板和填充石棉,外部箱体背板内部气室内侧臂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内通孔,且对称分布,内通孔的端口处均固定连接有引气风扇,外部箱体顶板的内部开设有与箱体内部互通的排气排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主动促进气体在变电站内部的循坏,实现对变电站内部的气体交换,且利用排板和填充石棉,不仅可大大提升了变电站的防潮能力,而且可大大增强外部箱体的保温性能以及耐热耐火性能。增强外部箱体的保温性能以及耐热耐火性能。增强外部箱体的保温性能以及耐热耐火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盗窃小型箱式变电站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防盗窃小型箱式变电站。
技术介绍
[0002]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适用于矿山、工厂企业、油气田和风力发电站,它替代了原有的土建配电房、配电站,成为新型的成套变配电装置。
[0003]目前的防盗型箱式变电站一般设置在暴露的户外,会直接受到天气的影响,而为了保证变电站在夏天能正常的通风散热,其一般会在箱式变电站表面积开设通风孔,并配置散热风扇,来促进内部气体的流通,达到散热的目的,但是由于内部环境可与外界滑接进行直接的接触,不仅容易受湿气影响,而且长时间后变电站内部容易积尘,会影响到变电站的使用寿命,且目前的箱式变电站由于是钢质结构,内部的热量比较容易向外界传导扩散,在冬季的保温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防盗窃小型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箱,变电箱包括外部箱体和密码防盗门,外部箱体的正面设置有密码防盗门,外部箱体两侧箱板在靠近密码防盗门一侧的内部开设有入气排孔,入气排孔与开设在外部箱体周侧箱板内部的气室连通,在两侧箱板区域内的气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排板和填充石棉,气室在排板所在位置的下方开设有向外贯通的尘孔,气室在排板靠近外部箱体背板一侧直至靠近内通孔的区域内均填充有填充石棉,内通孔开设在外部箱体背板内部气室内侧臂板的中心位置,且对称分布,内通孔的端口处均固定连接有引气风扇,外部箱体顶板的内部开设有与箱体内部互通的排气排孔;通过在外部箱体的内部开设气室,并在气室内部设置入气排孔、排板、填充石棉、内通孔、引气风扇以及排气排孔,可主动促进气体在变电站内部的循坏,实现对变电站内部的气体交换,以此做到对变电设备的散热,且利用排板和填充石棉,可对引入的气体进行降尘和除湿过滤,不仅可避免湿气的引入,大大提升了变电站的防潮能力,而且可避免灰尘进入变电站内部,对电路造成影响,大大提升了变电站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在外部箱体的箱板内部设置填充石棉,不仅可一定程度上对引入气体内部的水分进行吸收,而且可大大增强外部箱体的保温性能以及耐热耐火性能,可避免冬季时热量散失的速度,提升热量保留的时间。
[0006]进一步地,排板似齿状等距分布,其之间可形成S型气道。
[0007]进一步地,尘孔开设在排板之间。
[0008]进一步地,填充石棉呈L状填充布置在气室的转折位置,且内部通过多个定位板定
位。
[0009]进一步地,入气排孔设置在外部箱体两侧箱板的中及下位置。
[0010]进一步地,内通孔为与引气风扇同半径的安装和换气孔道。
[0011]进一步地,排气排孔由多个与外部箱体内部连通的梳子状气道组成。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在外部箱体的内部开设气室,并在气室内部设置入气排孔、排板、填充石棉、内通孔、引气风扇以及排气排孔,可主动促进气体在变电站内部的循坏,实现对变电站内部的气体交换,以此做到对变电设备的散热,且利用排板和填充石棉,可对引入的气体进行降尘和除湿过滤,不仅可避免湿气的引入,大大提升了变电站的防潮能力,而且可避免灰尘进入变电站内部,对电路造成影响,大大提升了变电站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14]2、本技术通过在外部箱体的箱板内部设置填充石棉,不仅可一定程度上对引入气体内部的水分进行吸收,而且可大大增强外部箱体的保温性能以及耐热耐火性能,可避免冬季时热量散失的速度,提升热量保留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外部箱体侧板剖面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外部箱体周侧板剖面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外部箱体剖面后视图;
[0019]图5是本技术剖面后外部箱体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变电箱;101、外部箱体;102、密码防盗门;1011、入气排孔;1012、气室;1013、排板;1014、尘孔;1015、填充石棉;1016、内通孔;1017、引气风扇;1018、排气排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
‑
5所示,一种防盗窃小型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箱1,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将变电箱1置于合适的位置,然后根据预设的线路接电即可使用,使用过程中,其会引动两侧的气体经过过滤后进入变电箱1的内部,而变电箱1内部的气体则会顶部路径排出,以此完成内部气体的交换,实现对变电站的散热;
[0024]变电箱1包括外部箱体101和密码防盗门102,外部箱体101为小型箱式变电站外部保护外壳,其正面开放,并安装有密码防盗门102,而两侧箱板在靠近密码防盗门102一侧中及下位置的内部开设有两排入气排孔1011,而入气排孔1011倾斜向下设置,其与开设在外部箱体101两侧及背部箱板内部的C型气室1012连通,其中在两侧箱板内的气室101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排板1013和填充石棉1015,其中排板1013位于入气排孔1011和填充石棉1015之间,似齿状等距分布,其之间可形成S型气道,且在其之间的下方开设有向外贯通的尘孔1014,而填充石棉1015填充在排板1013靠近外部箱体101背板一侧直至靠近内通孔1016的区域,呈L状填充布置在气室1012的转折位置,且内部通过多个定位板定位,而内通孔1016
为与引气风扇1017同半径的安装和换气孔道,开设在外部箱体101背板内部气室1012内侧臂板的中心位置,且对称分布,在端口处均固定连接有引气风扇1017,外部箱体101顶板的内部开设有与箱体内部互通的排气排孔1018,排气排孔1018由多个与外部箱体101内部连通的梳子状气道组成;
[0025]综上所述,在进行防盗窃小型箱式变电站的使用时,首先可将其移运至指定的位置,然后根据预设的图纸进行电路的布置和连接,在完成电路的接电后即可使用,在使用时,其内部的引气风扇1017会开始工作,对气室1012内部的气体进行牵引,此时两侧的冷气会通过入气排孔1011进入气室1012,然后在排板1013之间沿S型路径流动,并在末端进入填充石棉1015的内部,然后沿着填充石棉1015可流动至内通孔1016处,最后在引气风扇1017的作用下,进入外部箱体101的内部,并吹拂在变电设备表面,而内部的热气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盗窃小型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箱(1)包括外部箱体(101)和密码防盗门(102),所述外部箱体(101)的正面设置有密码防盗门(102),所述外部箱体(101)两侧箱板在靠近密码防盗门(102)一侧的内部开设有入气排孔(1011),所述入气排孔(1011)与开设在外部箱体(101)周侧箱板内部的气室(1012)连通,在两侧箱板区域内的所述气室(10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排板(1013)和填充石棉(1015),所述气室(1012)在排板(1013)所在位置的下方开设有向外贯通的尘孔(1014),所述气室(1012)在排板(1013)靠近外部箱体(101)背板一侧直至靠近内通孔(1016)的区域内均填充有填充石棉(1015),所述内通孔(1016)开设在外部箱体(101)背板内部气室(1012)内侧臂板的中心位置,且对称分布,所述内通孔(1016)的端口处均固定连接有引气风扇(1017),所述外部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东,付常德,蔡佳楠,
申请(专利权)人:孙明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