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857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3
本申请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能够在不改变发光材料的情况下,提高显示面板的光取出效率。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层;多个像素结构,设置于所述衬底层的一侧;光取出层,设置于所述像素结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一侧;所述光取出层靠近所述像素结构的一侧具有多个交替设置的第一凹陷结构和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凹陷结构的凹陷顶点远离所述像素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凸起顶点靠近所述像素结构;多个所述第一凹陷结构包括至少两种凹陷深度,所述凹陷深度为所述第一凹陷结构在所述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至少两个相邻所述第一凹陷结构的所述凹陷深度不同。陷深度不同。陷深度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或者QLED(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等由于其自发光的特点,已经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等各种显示装置中。通常通过优化发光材料进行提升光取出效率,但是现有的发光材料的技术研究已经到达瓶颈阶段,对于发光效率的提升空间有限。在不改变发光材料的基础上,如何提高发光器件的光取出效率,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在不改变发光材料的情况下,提高显示面板的光取出效率。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0005]衬底层;
[0006]多个像素结构,设置于所述衬底层的一侧;
[0007]光取出层,设置于所述像素结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一侧;
[0008]所述光取出层靠近所述像素结构的一侧具有多个交替设置的第一凹陷结构和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凹陷结构的凹陷顶点远离所述像素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凸起顶点靠近所述像素结构;
[0009]多个所述第一凹陷结构包括至少两种凹陷深度,所述凹陷深度为所述第一凹陷结构在所述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至少两个相邻所述第一凹陷结构的所述凹陷深度不同。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像素结构包括发光器件;
[0011]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0012]驱动背板,设置于所述衬底层与所述发光器件之间,所述驱动背板包括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与所述发光器件电连接;
[0013]所述光取出层包括平坦层和/或滤光层。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0015]反射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器件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
[0016]所述光取出层设置于所述驱动背板与所述发光器件之间;
[0017]所述出光侧为所述衬底层远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0019]在所述光取出层包括所述平坦层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凹陷结构和所述第一凸起结
构设置于所述平坦层靠近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
[0020]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平坦层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的形状与所述平坦层靠近所述第一电极一侧表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发光层靠近所述第一电极一侧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形状相匹配。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光取出层包括所述滤光层的情况下,所述滤光层与所述发光器件之间设置有平坦层,所述第一凹陷结构和所述第一凸起结构设置于所述滤光层靠近所述平坦层的一侧;
[0022]所述平坦层靠近所述滤光层一侧表面的形状与所述滤光层靠近所述平坦层一侧表面的形状相匹配。
[00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取出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器件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
[0024]所述出光侧为所述发光器件远离所述衬底层的一侧。
[00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取出层远离所述像素结构的一侧具有多个交替设置的第二凹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凹陷结构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凹陷结构的形状相匹配。
[00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凹陷结构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二凸起结构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凹陷结构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
[00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两种凹陷深度的所述第一凹陷结构交替排列;和/或,
[0028]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凹陷结构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面积不同。
[00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包括至少两种凸起高度,所述凸起高度为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在所述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至少两种凸起高度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交替排列;和/或,
[0030]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凹陷结构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面积不同。
[00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陷深度不同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凹陷结构的距离范围为1.2μm至2.1μm;和/或,
[0032]所述凹陷深度相同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凹陷结构的距离范围为3.4μm至5.5μm;和/或,
[0033]至少一种所述凹陷深度的范围为1μm至2μm;和/或,
[0034]至少两种所述凹陷深度的比值为范围为1/3至3/4;和/或,
[0035]相邻的所述凸起顶点与所述凹陷顶点的连线与所述显示面板厚度方向的夹角范围为45
°
至60
°
;和/或,
[0036]至少一种所述凹陷深度对应的所述第一凹陷结构的凹陷表面包括弧形曲面或弯折面;和/或,
[0037]至少一种所述凸起高度对应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包括尖端凸起;和/或,
[0038]所述第一凹陷结构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003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像素结构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覆盖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凹陷结构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
[0040]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0041]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004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光取出层,光取出层设置于像素结构靠近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一侧,出光侧也是显示侧;光取出层靠近像素结构的一侧具有多个交替设置的第一凹陷结构和第一凸起结构,第一凹陷结构的凹陷顶点远离像素结构,第一凸起结构的凸起顶点靠近像素结构;多个第一凹陷结构包括至少两种凹陷深度,凹陷深度为第一凹陷结构在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因此,相当于光取出层的凸起朝向显示侧,则光线从像素结构出射后经过光取出层射出显示面板,则光取出层可以起到凸透镜的作用,凸透镜对于光线具有聚拢效果,设置在显示面板出光侧的光取出层可以提高显示面板光线正视角度出射光线的量,可以将较大视角出射光线聚拢至趋向于正视角方向出射,提高大视角出射光线利用率,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光取出效率。另外,设置至少两种凹陷深度的第一凹陷结构,可以使得光出射经过的透镜表面的曲率种类,进一步提高聚光效果,提高光取出效率。光取出效率的提高,可以进一步降低在同等显示条件下的驱动功耗。
附图说明
[004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
[0044]图2为本申请示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
[0045]图3为本申请示例提供的又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层;多个像素结构,设置于所述衬底层的一侧;光取出层,设置于所述像素结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一侧;所述光取出层靠近所述像素结构的一侧具有多个交替设置的第一凹陷结构和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凹陷结构的凹陷顶点远离所述像素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凸起顶点靠近所述像素结构;多个所述第一凹陷结构包括至少两种凹陷深度,所述凹陷深度为所述第一凹陷结构在所述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至少两个相邻所述第一凹陷结构的所述凹陷深度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结构包括发光器件;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背板,设置于所述衬底层与所述发光器件之间,所述驱动背板包括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与所述发光器件电连接;所述光取出层包括平坦层和/或滤光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器件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所述光取出层设置于所述驱动背板与所述发光器件之间;所述出光侧为所述衬底层远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在所述光取出层包括所述平坦层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凹陷结构和所述第一凸起结构设置于所述平坦层靠近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平坦层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的形状与所述平坦层靠近所述第一电极一侧表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发光层靠近所述第一电极一侧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形状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取出层包括所述滤光层的情况下,所述滤光层与所述发光器件之间设置有平坦层,所述第一凹陷结构和所述第一凸起结构设置于所述滤光层靠近所述平坦层的一侧;所述平坦层靠近所述滤光层一侧表面的形状与所述滤光层靠近所述平坦层一侧表面的形状相匹配。6.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取出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器件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所述出光侧为所述发光器件远离所述衬底层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孟华尤娟娟许程周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